CPI向下走,PPI撑杆跳,宏观经济下一步的去向,到底要听谁的?这可是一个难题。
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6.3%,虽然仍是高位运行,但是已经降至10个月来单月新低,并连续3个月回落,通胀压力进一步减缓。
不过,这种貌似的利好并没有改变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本周,沪深股市一再创出近20个月以来的收市新低,两市成交额也刷新近21个月以来的地量。
而这似乎是在回应周一公布的PPI数据给市场带来的担忧。11日,统计局公布了工业品出厂价价格指数,即PPI,数据显示,7月PPI达到10%,创12年来的新高。
就在CPI逐月回落之际,PPI在5月份反超CPI并加速上涨,以8.2%、8.8%、10.0%,完成了加速上涨的三级跳。
PPI走高令人担忧,是因为它被视为CPI的先行指标,其大幅上涨显示了从上游生产到下游消费的价格传导压力加大,PPI的加速上涨会否传导到下游的CPI指数,引起新一轮的物价上涨,实在让人担心,因此CPI连续3个月回落的利好也大打折扣。
CPI和PPI背道而驰,经济走势到底应该看谁的脸色,二者这种相反的运行轨迹又应当如何理解?
“二者的背离关系,既矛盾又合理,现在看来PPI向CPI传导的可能性不大,通胀形势还是应该看CPI,而PPI的加速上涨则更多的影响到经济增速。”对于这种疑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
PPI就像堰塞湖
“判断通胀形势还是应该看CPI。”刘尚希的回答很明确。
“因为CPI反映最终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代表着通胀的水平,虽然PPI是CPI的先行指标,但是要看它能否传导到CPI,反映通胀水平的指标还是CPI,所以通胀水平还是要看CPI。”刘尚希解释道。
国际信息中心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祝宝良则表示,目前分析通胀形势应该看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能否传导到下游。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PPI加速上涨,完成三级跳的3个月里,消费品价格指数持续回落,4月我国CPI涨幅8.5%,5月CPI涨幅7.7%,6月CPI涨幅7.1%。
分类来看,CPI中与工业有关的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则同比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9%。
“由于中间环节企业消化了上游生产资料上涨的成本,所以最终在消费环节有些产品就没有表现出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对此,祝宝良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则指出,当前我国总需求增长已趋稳定,供求总量关系大体平衡,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生活消费品价格。
针对这种现象,刘尚希做了一个比喻,现在PPI的上涨就像一个堰塞湖,CPI则好比下游,湖水上涨对下游产生压力,但是只要堰塞湖的堤坝足够坚固,那么水就不会对下游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这个堤坝就是张立群所说的供求大体平衡,终端产品竞争激烈,据目前情况分析,这一堤坝还是足够坚固的。
增长速度被拖累
PPI加速上涨,不会很快传导到下游形成全面通胀压力,但这种压力同样不可忽视,因为它会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压力。
“PPI加速上涨,企业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势必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利润减少,大量效益不好的企业就会加速倒闭,大量企业倒闭则势必影响经济增长。”刘尚希这样描述PPI影响经济增长的线路图。
对此,张立群也指出,此次PPI上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它不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经营困难。
企业成本增加、经营困难则会直接导致就业和收入减少,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文魁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宏观层面讲,企业成本增加、经营困难的局面造成的中小企业的大量歇业、停产和倒闭,会带来就业的压力,出现蓝领工人从短缺到过剩的局面,最终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针对PPI加速上涨造成的企业经营困难局面,张立群指出,治理PPI加速上涨要注意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企业对成本增加因素的消化能力。
刘尚希则表示,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尽快启动增值税转型,增值税转型应该全面推开,没有必要再试点了。
作者:
吴丽华
编辑:
陈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