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拒绝感恩映射当今社会的道德癌症
2007年05月08日 17:39投票数: 顶一下  【

深圳歌手丛飞的名字是从他得病后才被人们广泛认识的。他的名字经由传媒的连续报道再次成为人们的话题,已经不再是他好善乐施的动人事迹,而是他所资助的个别人知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的新闻。

被丛飞事迹感动而辞职照看丛飞的林燕告诉记者,丛飞患病住院后,他资助过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但没有来看他。在一所大学教书的受助者竟然十分反感媒体在报道中提到他的名字,认为这让自己很没面子。丛飞曾多次资助一位学音乐的女子,并帮她在深圳找工作。林燕打电话给她,希望来看看丛飞。

但几个月过去了,却没看到她的影子。这位女子甚至告诉记者丛飞“另有所图”!而一位受助人的家长居然给丛飞打来催款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这样的事令人难以置信,但还是“令人信服”地发生了。

人之所以优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伦理,有同情之心,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感。——即便是动物,还有一些反哺本能。人缺失了这些特质,不是因为进化障碍,就是由于“退化返祖”。

中国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丛飞的多年善举已经可以称为“涌泉之恩”,有人希望接受过“涌泉之恩”者到医院看望丛飞,这如果算是报答,也只是“滴水相报”。可是那位教师那个歌手就连“滴水相报”都予以拒绝!身为师表的教师,却认为被人资助过“没有面子”,但他没有意识到,当他说出这句话时,他已经把教师甚至做人的颜面丢弃干净了。

我们为他担心的是,万一他的学生知道这个老师的如此德行,他还有什么“面子”展现在课堂之上?至于那个揣测丛飞“另有所图”的女歌手,那个追着要钱的家长,我们不必去做道德分析了,因为他们不具备道德分析的基础。

尽管施予不能作为回报的订单,但感恩之心却是人们对施予者的起码“回执”。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人在丛飞患病时给予热情的关怀和问候,这些都是人们对一个乐善者的“回执”。

而林燕虽然没有接受过丛飞的资助却辞职在医院照看他,更是让人看到“善有善报”——她是社会回赠给丛飞的无价“道德红包”!其实,丛飞本人的善举也是一种感恩的结果:在他穷困潦倒时,正是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资助他成为歌手。

感恩是一种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济,拒绝感恩则是道德的癌细胞,它吞噬着社会善良机体,让人们对善举失去反应,使人们对善良变得麻木。我们通常所说是“孝道”、“尊师”等等,都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感恩。

可是在官僚机制中,在商业社会里,人们往往因为信奉权力和金钱拜物教,造成“有奶便是娘,断奶娘滚蛋”和“人在位,茶奉上;人一走,茶就凉”的社会风气,一些人在有求于人时是奴隶加乞丐,在无求于人时是皇帝兼施主。一个不会感恩的“实用主义”社会,是无法提供持续性善良的。

丛飞身边不知感恩的人尽管是少数,但足以作为我们感恩教育的反面教材。

 

 

 

   编辑: yuchl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