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当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赞叹日本即将取代美国时,日本却遭遇“十年失落”;当90年代西方人惊呼太平洋时代即将到来时,泰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却倒在了金融灾难之中。新世纪西方人美言:“21世纪将属于中国”,国际游资在一片赞誉声中纷纷前来抬轿,人民币升值预期愈来愈强烈。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会不会也倒在大国梦醒之后的金融危机之中呢?
泰国:金融开放过快酿灭顶之灾
20世纪90年代早期,泰国从一个大米出口国一跃成为东南亚轻工制造业和旅游业的明星。但到了90年代中期,泰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征兆。
危机爆发于1997年,但隐患在数年前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已埋下。与中国经济类似的是,泰国当时也处于加快金融业开放、推进本币可兑换及利率自由化的进程之中。不同的是,为了把曼谷建成可与香港相匹敌的国际金融中心,泰国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浮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以及衍生产品市场发育等领域采取了密集度过高、步伐过快的金融业改革开放措施:1989年实行利率浮动,1990年允许外汇自由兑换,之后又陆续推出多项自由化措施,包括1995~1996年将其境内开办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升格为全面银行,并允许其增设机构,使外资银行的数目迅速接近本土银行。
上述改革确实使泰国一度实现培育金融市场的目的,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一,境外资金大量流入,民间机构借外债之风盛行,导致外债总额节节攀升。1996年,泰国外债急剧上升至占GDP的62%,其中短期外债的比重超过50%,已远远超出国家外汇储备总量;
其二,大量外资流入房地产行业,致使房地产价格在1991~1994年间上升了285%。金融公司投放于房地产的贷款比重高达25%。由于空置率偏高,地产商不得不面临开发用外汇、售房收本币的货币错配风险;
其三,金融自由化和外资的大量流入,使泰国股市、楼市乃至整体经济都出现过度繁荣。1990~1995年,泰国GDP的平均增幅高达9.04%。与此同时,房租、楼价、劳动力价格和消费品价格出现全面上扬,这不但严重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导致经常项目赤字急剧扩大,还使泰铢面临汇率暴跌的巨大压力;
其四,泰国虽然迅速推进金融自由化,但泰铢仍然钉住美元,致使本币币值被大大高估,矛盾积累至一触即发的地步;
其五,没有认真贯彻金融机构改革优先的原则,金融自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过于急促,以致当市场化改革基本到位后,本地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业务素质仍十分低下,金融管理人才相当匮乏,监管法规仍不完善,甚至当衍生产品市场迅速发展之后,泰国央行的大部分监管人员仍然对此缺乏认识;
其六,金融自由化不仅发育了过度繁荣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还为外资大规模兴风作浪及取胜后的撤出提供了平台和便利。过早问世的衍生产品市场,为对冲基金以超出其自身实际资金数十倍的效应冲击泰铢和泰国资本市场扫清了道路。
在外资及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泰国经济损失惨重,直到今天,泰国股指也只有1994年高峰时的一半。
作者:
孙时联柴青山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