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外汇投资公司:“中国式淡马锡”争议
2007年08月20日 13:41中国经营报投票数: 顶一下  【

运行模式

有评论认为,国际上投行的年平均利润率大致在10%左右,美国长期国债的年平均收益率大多在5%以下,如果年平均收益率低于10%,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就会面临亏损的局面。此外,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投资经验不足,是否能够获得比国际投行的年平均利润率更高的投资收益,仍是未知数。

“对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由谁来负责?由谁来监督?在投资决策上,是不是要成立董事会来决定?但是,如果董事会的成员只能是相关部委的领导,则在投资决策制定上,可能牵涉部门太多,缺乏效率。新成立的公司将直属于国务院,与各个部是平级的,这就意味着其他部门只能与之协商而不能监管。比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就无权监管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行为。采取什么方式来监管国家外汇公司的运作?总之,对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持续发展来说,重要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间架结构的构建。”何帆说。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朱英姿认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定位至少有三:一是追求超额回报,实现国家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二是对当前金融系统流动性的收缩;三是对冲宏观经济的波动。

“其实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我们不妨看看当初对中央汇金公司的定位,央行给出的诠释是:‘代表国家对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高效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汇储备保值增值负责’。”朱英姿表示,“中央汇金公司设有一个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大部分来自国家各方要员,包括财政部、外汇管理局、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虽然中央汇金公司采取了公司形式,但它是一个非盈利机构,基本职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董事会的成员协调各方调控目标,而在总经理层面落实到收益率为主要运作目标。由此看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是有可能一肩多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在适当的治理结构下,在保证投资收益的前提下,保证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相关报道见A16

透视

“淡马锡模式”的中国隐忧

自设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传闻开始,这家还在筹备当中的公司就被媒体冠以“中国淡马锡”的称号。

淡马锡是新加坡著名的国有控股公司之一,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成为许多国家争相效仿的对象。“淡马锡模式”在国企改制的浪潮中曾被广泛谈起,在淡马锡先后购得民生银行4.6%的股权和中国建设银行5.1%的股权后,人们逐渐见识到它的积极投资策略。

然而也有舆论认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应该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时,“淡马锡”模式的借鉴意义何在呢?

独特的淡马锡

成立于1974年的淡马锡,隶属于新加坡财政部,是新加坡的国有投资机构。资料显示,淡马锡主要在通讯传媒、金融服务、交通物流、能源等重要行业投资,投资额达1030亿新元,约等于5000多亿元人民币,控股和参股40多家企业,包括掌控新加坡电信、星展银行、新加坡港务等重要企业。

有国外媒体曾估算,淡马锡所投资企业的股票市值占到整个新加坡市场的47%,31年以来,淡马锡的年均投资回报达到18%。

淡马锡虽然是政府控股,却完全按市场方式经营。淡马锡对子公司的管理按照《公司法》和一般商业公司的模式派出股东,通过下属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的运作进行监管。淡马锡旗下公司董事会的构成,基本上是政府公务员与民间企业家各一半,公务员代表政府出资的利益,更多考虑国家宏观的公正因素;民间企业界人士则保证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运营效率。

作为股东,淡马锡严格按照市场规则监督属下企业,不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投资、商业和运营决策。这些决策由他们各自的管理团队来制定,并由各自的董事会监管。如果需要股东的批准,他们会向所有的投资者征求意见。至于属下企业集团的投资政策,淡马锡完全交由各自的董事会与专业团队负责,基本上不介入。

另外,淡马锡并不直接任命所投资的公司管理者,而是由属下公司积极工作,向国际寻求合适的经理人。鼓励所属企业到境外聘请专业董事与职业经理人是淡马锡的重要政策。

作者: 郝远超   编辑: 廖书敏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