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真实基尼系数可能高达0.6 专家称强令民企涨薪更乱套
编者按
“十二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全国关注的焦点。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二五”期间的收入分配改革划定了方向。
收入分配改革究竟能否破题?目前的收入分配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是高还是低,其趋势是在下降还是上升?城乡收入差距乃至全方位收入差距是在扩大还是缩小?着力点究竟应该放在何处?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主办、董辅礽基金会特别支持的关于“收入分配现状与改革的研讨会”举行,与会嘉宾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与对话。
王羚
时间:
2010年11月17日
嘉宾:
王小鲁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华 生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
李 扬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李 实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
杨宜勇 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贾 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
杨燕青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主办:
第一财经日报社
董辅礽基金会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的资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个现象可能会影响到所有有关收入分配的数据和评论
争议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横向比较
高还是低?下降还是上升?
华生:从国际上横向比较,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管用什么口径计算,跟发展中国家相比,最保守地说是不低。根据我们的研究,如果按照国际标准将农户收入计入混合收入,2004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与国际同口径的比重约为44%,在发展中国家乃至中等发达国家中排前列,比如同期巴西是40.91%、印度28.07%。
同时,我们根据国际惯例的统计口径,将农户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中农林牧渔的收入从劳动者报酬中剔出计入混合收入,这样,中国与国际口径可比的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及占GDP的比重并未下降,反而一直在稳定攀升,从1992年的40.12%上升到43.79%。
需要强调的是,真正一直在下降的是农村经济的纯收入包括其劳动要素对GDP的贡献,而不是全社会公司化和工薪制就业的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所以,目前流行的关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一直在下降的观点其实是受了错误统计口径的误导。
王小鲁: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明显下降的趋势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华生的算法是,因为农民、个体工商户这些人既有劳动收入也有非劳动收入,所以统计里不能算成劳动报酬,把这些人全部从劳动报酬里扣除,剩下的是纯粹的工薪阶层的收入。单看工薪阶层收入,它在GDP里的比重可能不是下降的趋势。
原因很明显,因为中国正处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每年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工薪阶层的人数在不断扩大,农民的人数在减少,把工薪阶层的收入总量单拿出来计算占GDP的比重,可能不是下降的趋势。但这脱离了我们原来讨论的问题。我们原来讨论的是劳动者在GDP这块蛋糕中分得的那块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这个劳动者不能把农民排除,也不能把个体户中间的那部分劳动报酬排除。
如果把农民全部排除在外,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说劳动者报酬的比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我个人不同意这种方法。
我的基本结论是,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的趋势是明显的。我用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做了一个重新估算,把农民和城市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分别按不同的权重分成劳动报酬和非劳动报酬,得出比较可信的结果是: 2000年到2008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了8.9个百分点。按这样看,统计口径的改变并不能改变趋势。它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下降幅度,但整个下降趋势是客观存在的。
另外,关于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是不是过低,现在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统计数据。按照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劳动者报酬2008年占GDP的47.9%,但如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数据计算,扣除农村居民和城镇个体经营者的非劳动报酬部分(资本和土地的报酬),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只有30%甚至不到30%,严重偏低。即使完全不做扣除,也只占35%。因此,这两种统计数据差距巨大,不能简单根据其中一种数据下结论。我个人对资金流量表的劳动者报酬数据算法是有疑问的。城乡住户调查数据对高收入居民的收入有较大遗漏,但所遗漏的主要是非劳动收入,而劳动报酬数据我判断偏差不大。因此我认为后一个数据,即住户调查数据中的劳动者报酬比较可信。
贾康:看起来这个数据这十几年确实是在下降,但横向比较,有个最基本的结论,我们现在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在表上可看到的11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三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在金砖四国”其他三个国家10~23个百分点。
说到两个比重下降(编者注:即劳动收入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认为应先把初次分配、再分配做个界定,收入分配里所谓的分配总量是国民总收入而不是简单的GDP,很多时候大家直接用GDP来比较,也不是不行。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国民总收入即GNI的概念,初次分配在统计里面讲的首先是原始收入,形成为基础,同时要增加财产收入。我们感觉,现在统计局的可用数据中能比较好地反映收入分配全过程的是资金流量核算。
当然,我们最为担忧的是,两个比重有下降趋势,下降趋势是不是跟过度垄断有关,还有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等问题。
白重恩:我们是用各省支出法GDP来进行研究,并且花了很大精力剔除2003~2004年之间统计方法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者报酬占比仍然是稳定的下降,尤其在工业内部有一个稳定的下降。总体的劳动者报酬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在逐渐减少而农业中的劳动者报酬占比是几个产业中最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业内的劳动者报酬占比在下降。工业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的两大原因:一是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到社会上去了;二是垄断程度在增加,由此导致劳动者报酬下降。垄断部门的劳动报酬虽然比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高,但垄断部门的资本报酬更高,所以从比例上看,垄断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是低的。
我们的判断是,从趋势看劳动者报酬占比在下降,究其原因,一些重要因素有其合理性,比如农业在经济中比重的下降和国有企业的改制,但也有不合理因素,比如垄断程度的增加以及服务发展较慢。
华生:我同意从形式上看居民部门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下降的,但因为政府收入跟企业收入的统计上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遗漏。问题是,所有的遗漏、GDP缺掉的那一块,全都在居民部门,小鲁分析的所有隐性收入全在这一块,如果把这一块加上去,是不是下降,还得再说。
王小鲁:我算的还是下降,但是下降趋势减轻了很多,如果把隐性收入加上,实际上居民报酬下降幅度较小,而其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更大。
华生:把农户的收益加入进去衡量劳动者报酬,我认为也很不合理。中国正处在一个急剧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收入在直线下降,你把它放进去,劳动者报酬肯定下降,根据这个下降就说收入分配状况在恶化,这就会产生误导。
王小鲁:美国可以忽略把农民放在里面,但中国有一半人口是农民。讨论劳动者报酬,把农民放在外面,这个问题就变了。
李扬:初次分配讲的是要素分配,是劳动和资本对生产增加值的分割。政府只是有限介入,以生产税形式参加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因此,所谓劳动者报酬占比高低,要和适当的对象比,不要笼统地同政府收入比,而主要应同资本收入,即利润相比。因此,应该讨论的问题是:何以资本收入占比在初次分配中有提高趋势。这是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离开这个基本原理来讨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可能产生误导。在中国,在初次分配层面,除了劳动和资本这两个要素之外,还要加上土地。在西方国家,土地及其所获得的地租,曾经也是初次分配中的一个要素,所以才有生产的“三要素”说,才有被马克思所批判的收入分配的“三位一体”理论。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土地被完全资本化了。土地现在被视为资本的一部分,地租则相应成为利润的一部分。然而,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中国来说,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及其相应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讨论中国的初次分配,绝对不能回避这一块来源。我觉得,所谓国民收入漏统的问题、国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等等,都与这个要素有关。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的资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个现象可能会影响到所有有关收入分配的数据和评论。资本化本是一个财务概念,指的是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用之来分析经济发展过程,则指的是一个经济体中大量原本没有价格因而被经济主体无偿取得的生产要素,因进入市场交易过程而被定价,因而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来源的过程。在中国经很多要素都经历过这个资本化的过程,尤以土地为甚。因此,分析中国的收入分配,必须高度关注土地的资本化及其收入的分配问题。我以为,造成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土地的资本化收入的大部分并没有被土地的所有者——农民获得,而是被各类参与土地资本化的经济主体获得了。这些主体包括开发商、包括各级政府以及所有与土地资本化过程有关的中间机构和个人。
华生:其实我想强调的是,现在的问题是蛋糕越做越大,但分配得越来越不公平。如果说对策就是把蛋糕再切大一点,这个话有点文不对题。并不是说一增加劳动者报酬比重,收入分配问题就解决了,关键是要解决居民内部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我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把根子归结到贫富差距上。
中国大部分资产是国家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贫富差距会到这样一个地步,要找真正的原因。我为什么在城乡差距、城乡收入、劳动者报酬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如果你认为劳动者报酬低,那就提高,怎么提高?政府带头给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涨工资?国有企业先涨?这样,大家的意见就更大了。强令民营企业涨?就更乱了套。
我们必须认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真正的原因,真正有效的药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