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股”成色边走边看 研报“质检”不尴不尬(2)
研报“生物链”的背后
在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分析师担任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今年以来,多起研报事件与上市公司不无关系,甚至有上市公司干脆公告称研报内容不属实。这让投资者更加纳闷,分析师难道成了虚假信息的贩卖者?在“上市公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这一个循环的生物链条中,分析师是怎样的角色?
“其实分析师也是弱势群体!”不少券商分析师抱怨,在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当中,上市公司处于绝对的强势,公司出事的时候拒绝研究员调研,而特别热情地邀请研究员去调研的时候,往往又是公司有再融资想法、希望做高股价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关系,就会被拒绝采访,没办法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如果关系好,则会有比别人获得更多的一手信息。”多位研究员坦言。这也导致很多分析师在做研报结论时,很少给出卖出评级。在研究报告存在的生物链条中,研究员既要“讨好”上市公司的又要“讨好”基金公司,常常两头犯难。
“过去是靠关系作研究,现在研究的价值在不断增加。”陈晓升表示,历史上靠内幕信息换取基金公司的认可曾非常流行,但目前监管越来越多,获取内幕信息也越来越困难。同时,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更需要真正的研究,例如有家香港公司的一个季报就有150页,普通投资者谁会去读?未来研究越来越重要。
一位资深研究所所长表示,在所谓的内幕信息里,有敏感和非敏感之分,有些不属于法定信息披露范畴,但有助于投资判断,从分析师角度来说,需要去把握边界。例如分析师调研不应该只是问董秘,还要问客户、竞争者和上下游公司等,这些都对判断公司价值有意义。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在管理好法定信息披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上市公司非法定信息披露,改善投资者关系,帮助企业与市场沟通,帮助市场合理定价。
独立、诚信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研究所独立运行是一条可行之道,目前国内已有几家研究所不再是隶属券商的一个部门,而是作为独立的子公司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相关部门的利益输送。另一方面,诚信与市场口碑才是检验研究员的最终标尺。
相关专题:券商研报乱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