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评级机构从来没有如此被群起而攻之。即使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中,随意蒸发无数投资者资金的惠誉、穆迪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大公国际今天发布的一份P2P行业的负面清单,遭遇P2P公司群起抵制。其中一些明显的反常指之处,比如说陆金所处在负面清单中,拍拍贷所在区域写错了。
这些细节差错被用来说明这家公司行事仓促、不专业,继而引发P2P行业需要“经授权的评级”,或者“暂不需要评级”,或者“大公国际是否有评级资格”这样的观点。
但实际上这些问题有的并非关键,有的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推脱。
1)大公评级报告的核心问题是模式:谁付费?
大公报告的核心问题在哪里?不是水准低,专业性还有慢慢提升的可能。问题的核心是模式。一份商业机构出具的“公益”报告,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是立不住脚的。
评级公司出现以来的百余年中,评级的模式一直是发行人付费。比如你要发债券了,邀请一家评级机构给你评级,你还要出钱,让人调查你,评好评坏他说了算。
在这种模式建立之初,这是一种发行人花钱买信用的方式,发行人有需求。这种模式虽然兴盛不衰,但一直有道德风险上的诟病,评级公司是否因为发行人的付费、付费多少而操纵评级?
理论上说,市场机制可以形成平衡,即评级公司最终会在当期获利、长期存续和评级公正之间取得平衡,形成具备公信力的评级报告。
但伴随着危机一次一次出现,这种模式受到的质疑也越多,金融危机之后,投资人付费的评级公司数量开始增多。就是说你如果要去投资某个公司、某只债券,你可以付费去获得评级公司的报告。
这个逻辑也很简单,如果你要进入这个市场投资,你去尽职调查的成本可能不小,但一家评级公司调查之后,可以买个N个投资人,成本就降低了。这是这种模式得以存在的基础。
大公的问题在哪里?它既没有向P2P公司收费,也没有向投资人发售的渠道、方式(此前也没有做过向投资人收费的评级)。
那么这样一份报告致命的道德风险就出现了:它是不是要利用“伤害权”来获利?未来任何一家介入这一领域的评级公司,不管它做得多么专业,数据模型多么完美,同样都面临这样的拷问!
2)你不想要的评级,投资者想要!
不管是大公执意发布一份问题清单,还是从百度、网贷之家等机构的经验和做法来看,投资者十分需要降低辨识成本,因此评级这个市场,是自然而然会产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某个行业协会说这个行业还在“初生阶段”,这个行业“模式不一”就会消弭。需求就是需求,大公不做,别家也会做,你降低了投资者选择的成本,投资者就会喜欢,这中间只是谁做得更好,更合适的问题。
2012年,经济学家、中诚信的创始人毛振华说,外界对于评级公司赋予了太多意义。“评级是给出意见,不是验证,这一点不同于会计师和律师,同样评级也不是监管的延伸。”
在评级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给评级强行赋予太多意义,这是市场信用的一部分,不是监管信用一部分。
对于行业来说,这也是有好处的。有一份公平、公正的评级(未必是公开的),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某种程度上还有可能让大家从巨量的网络推广费用中解脱出来。
从上面提到的模式来看,我更看好一些行业咨询顾问公司提供的相关评级和资信证明,从模式上看,这可以作为未来投资者付费咨询的增值服务,也可以单独向投资者付费提供。
从已经十分公开透明的公募基金行业的评价机构看,它们的主要模式是将评价卖给商业银行、销售公司等中介,以及主权基金、养老金等机构,这相当于在直接分发给投资人之前,先分发给了银行这样的超级中介和大型投资者。
但P2P的特性,决定了评价机构更多只能面向单一的投资人,P2P本来就是强调去中介的模式。
当然,咨询顾问机构也只是具备评级的优势,如果它们最终也找不到付钱的人,那么仍然逃脱不了滥用“伤害权”的风险。
免除了道德风险,公正公平才得以立足,这才是一项可以长期持续并保持公正的做法。
(苏曼丽,新京报首席记者,长期从事金融报道,imoney专栏作家,微信号:金融魅丽 ID:jinrongmeili)
(本文为作者向imoney独家供稿,未经imoney同意,严谨转载。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imoney微信公号,ID:my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