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坏账与陆金所无关,那与什么有关?

2015-03-13 18:34:57

11号开始,有关陆金所4亿元坏账的消息引爆互联网金融圈,这样的大佬也出了大笔坏账?消息是这样说的:

陆金所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目前累计接近4亿借款出现问题,其中与陕西金紫阳集团的2.5亿借款已到期,平安国际方面不得不启用资金池偿还投资人本息。

今天上午,陆金所在官方网站发表一份声明,如下:

我们已注意到近期有关媒体报道,据了解,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确有一项应收账款业务目前已进入相关法律程序,详情不便透露。该项目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投资者权益完全不受影响,该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

陆金所一直有较强的风控体系和专业的流程管理,截至目前,未有陆金所用户受到任何投资损失。

从声明来看,陆金所确认了问题业务的事实,同时安抚投资者的情绪,这笔投资有第三方担保,本息不受影响。

但最后一句“该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让人难以理解。陆金所与平安保理是什么关系?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即使与P2P业务无关,陆金所是否就没有责任?

笔者今天就这些问题向陆金所寻求答案,但是很遗憾,并没有得到答复。

1. 陆金所与平安保理什么关系?

平安保理官网上说,该公司2012年3月6日成立,是基于陆金所成立的专业化保理公司。官网上有这样一张图:

从图上理解,平安保理公司的资产端有三个来源,陆金所分公司推送的项目以及自己发掘的机构项目,这些项目在平安保理的系统上要经过风控、财务、信审多重审核,由平安保理推送给陆金所平台,陆金所再推荐给个人或者机构投资人。

简单的讲,就是平安保理给陆金所提供项目。

2. 为什么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

如果你要说“陆金所仅仅是个撮合平台”也过得去,但未免也太强词夺理了。

实际上,陆金所不仅有P2P业务,还有B2B、F2F业务。

2013年下半年,陆金所开辟了第二平台——Lfex。

这个平台就是缺钱的企业通过信托、券商或其他融资渠道,把融资需求转化为一种金融产品在lfex上销售,这类金融资产既可以是某项收益权,也可以是信贷资产,还可以是应收账款等等。

在交易前,Lfex披露项目信息、潜在风险,并根据项目的基础信息,进行审计评级和项目筛选;在交易后,Lfex负责进行投后管理、风险控制、委托管理等。陆金所Lfex扮演的角色并非只是信息中介。

在Lfex上进行投资的都是机构投资者,陆金所并不为其提供平台兜底,但会为某些大型项目引入担保和保险。

如果陕西金紫阳集团的这款产品没有向个人客户销售,而是向Lfex平台上的机构投资者销售,那么确实与陆金所的P2P业务无关。

3. 陆金所有责任吗?

在中国现在的P2P行业里,没有像国外一样的纯信息撮合中介,平台或通过风险准备金、或通过担保、保险为项目担保,造成了刚性兑付的事实存在。

陆金所也一直以背靠平安集团、引入平安保险为其信用背书。

以陆金所如今的交易量和实力,即使有4亿元的坏账,相信也不会对它构成多大的威胁。

至今,陆金所除了一份语意不详的声明之外,未作任何解释。

资料显示,陕西金紫阳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2005年4月,是一家集粮食收购、加工、储存、销售和生态养殖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不过,据山西当地媒体报道,该公司去年资金链就已断裂,其董事长韩海被指涉嫌骗取银行贷款8000万元潜逃并于去年11月被警方抓获。

陆金所应该在去年11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陆金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三方担保是谁?本息能否保障?这些公众和投资人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现在依然是个谜。期待陆金所给公众和投资人更多的信息。

P2P行业在中国虽然很火,但其实很脆弱,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信心还有待提升,这需要行业的每一家企业的共同努力。尤其在突发事件上,更要以公开、透明的方式积极应对。

陆金所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标杆企业,在很多方面值得学习,但在该事件上闪烁其词的态度不免让人失望。

(苏曼丽,新京报首席记者,长期从事金融报道,imoney专栏作家,微信号:金融魅丽 ID:jinrongmeili)

(本文为作者向imoney独家供稿,未经imoney同意,严谨转载。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imoney微信公号,ID:myimoney。)

苏曼丽

新京报首席记者,长期从事金融报道,imoney专栏作家,微信号:金融魅丽 ID:jinrongmeili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imoney官方微信
扫描可关注
出品:凤凰金融imoney
编辑:杨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