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如狼:中国金融安全和三只小猪
三只小猪,各自筑房,就被老狼各个攻破;而联手抗敌,凶恶的老狼就变成了一锅汤。
正是因为深谙此理,以1936年罗斯福总统注意到热钱影响为肇始,美国海关和商务部从“纸”办公时代,就开始构建监管的信息共享网络。当前中国面对的热钱,超过史上所有新兴经济体曾经历的规模,商务部、外管局和海关稍早宣布联手从源头治理,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维护中国金融安全,需要的不仅是联手,更是联网。中国亟需构建自己的“金融信息共享网络”。
据路透社7月10日报道,2008年,中国人体会着“通货膨胀”之痛,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会留意,1-5月顺差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却在不断增加,这显然来自非经常项目的净外汇流入中隐藏着的,就是通胀的主力推手之一:人们俗称的热钱。
为对冲“热钱”,人行要印刷更多的人民币,加剧通胀;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金融危机。就像曾经在墨西哥、泰国、韩国和俄国发生过的一样,无论是见好就收,还是大事不妙,快速撤离的热钱都重创该国的经济和金融秩序。
据报道,中国1-5月外汇储备增长20%,但有第三方分析机构推测实际增速可能是去年的两倍。
研究机构Stone-McCarthy在北京的分析师Logan Wright解释称,中国官方数据排除了外汇储备转向国家投资公司和人行要求银行用外汇作为准备金的部分,1-5月外汇储备增量中,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只能解释30%,保守估计1700亿美元左右热钱流入中国,超过了史上所有新兴经济体曾经历的规模。
热钱如狼,但打击热钱,中国难免投鼠忌器。
首先,严格控制外商投资和贸易,恐怕影响本已受挫的真实贸易;中国显然也不希望热钱转入地下钱庄。中国通胀率也已超过实际利率,建议动用利率工具的声浪此起彼伏,但央行迟迟没有动作,担心更多热钱追逐利差而来当是原因之一。而人民币今年明显加速升值意在对抗通胀效果也不理想甚至有些事与愿违,外储明显增加就是佐证。但经16次提升准备金,提高准备金的办法恐难以为继,否则难免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热钱之战中其实最让人挠头的是,如此大规模的热钱,监管当局却不掌握他们如何曲径通幽。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监管部门彼此信息和数据的割裂,是热钱所鉆的最大空子。
(作者赵岩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版权声明』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作者:
赵岩
编辑:
吕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