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金钱快感VS穷人的叫苦连天
2006年12月29日 09:37南方网投票数: 顶一下

广东的公共财政必须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昨日(27日),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在广东商学院的报告会上发表了如上观点。记者获悉,目前我们国家城镇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的收入差距超过10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成为不和谐不稳定的诱引。(《信息时报》12月28日)

这几年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的严酷现实已成为另一种社会之痛,富人的金钱快感与穷人的叫苦连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目前我们收入贫富不均差距已是非常明显,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城镇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的收入差距超过10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成为不和谐不稳定的诱引。一些垄断行业凭借着垄断优势,毫无章法地攫取着国家的资金。据悉,电力行业一个抄表工年薪就可以达到10万元,而一些不景气的企业的职工的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如此的反差,和谐社会何谈之有?

如果说富人的金钱是通过自己的经商办企业获得的,大家还比较认可,因为经商办企业会有利润产生,而眼下的情景是,很多人的富有不是凭借着自己的劳动,多是利用了行业优势,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似乎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国际上通用的考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4,可我们国家却达到了0.5,并且有着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一现实差距,任凭差距越来越大,国家未来的前途令人堪忧。

更为让人担忧的是,爱心缺失正在成为富人的另一种社会流行病,在有关部门举办的慈善榜上,很少能看到富豪的身影。有些人富有之后不是想着怎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而是陷入了一种挥霍无度的困局,有的置豪宅,包小蜜,比阔斗富,而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却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这些人以炫耀自己的富有糟蹋着我们的社会品质,也在间接地制造着社会上的仇富情绪。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财富的积累,但是,一个人在富有之后应该有着基本的向善之心,不能为富不仁。这方面,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老人陈嘉庚堪称典范。陈嘉庚老人一生俭以奉用,在兴办教育上却十分慷慨,他把自己一生的资财都用于办教育上,实现了自己“毕生以社会公益事业为奋斗目标”的人生理念,因而赢得了世人的景仰和尊崇。

和谐社会也好,文明社会也好,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分配相对公平。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富人和穷人的问题。但是,如果富人的富有是建立在掠夺穷人的基础之上,这样的社会品质就令人置疑。一方面,富人充分地享受着金钱的快感,另一方面,穷人却在叫苦连天,这样的社会能安定吗?

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我们应该有着更为完善的措施,对于社会贫富不均问题,我们要靠二、三次分配来解决。要有一种社会氛围,要求财富集中拥有者要做慈善事业,帮助穷人,通过他们主动的行为来帮助一些贫困的地区、贫困的人群解决困难。而这些要靠制度,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仅仅凭着富人的自觉显然是不行的。社会氛围的营造也要官员们的身体力行,如果我们的官员没有起码的向善之心,所有的号召都是苍白无力的。作者:李红军

   编辑: mz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