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人们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欣喜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痼疾借道应对危机重现,引发新的忧虑。这一问题再次被提上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事日程。[网友评论]

周小川:中国城镇化投资并不太超前

    周小川认为,中国必须在投资方面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城镇化过程中的投资需求正是这一新的增长点。[详细]

最新报道

相关评论

市场影响

正在加载中...

朱文晖:产能过剩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 大公报:国务院部署遏制产能过剩措施
  • 蔺常念:压缩产能对大型钢企影响不大
  • 钮文新:民企国企博弈 地位不同利益不同
  • 国务院推5项措施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 证券机构:信贷资金或流入产能过剩行业
  • 谢国忠:不要被经济复苏的假象蒙蔽

产能过剩定义及影响

   一、产能过剩

    产能即为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详细]

   二、适用范围

    传统的产能过剩,一般针对“生产性产业”而言。[详细]

   三、产能过剩的行业标准

    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判定行业严重过剩给出了六项指标。[详细]

   四、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详细]

   五、产能过剩在微观及宏观上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不利影响。[详细]

博友观察

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一览

产能过剩根源

叶檀:不要把产能过剩罪推到民企头上 需要指责的是诸侯经济
    解决产能过剩,有个最简单也是最愚蠢的办法,就是以结构重组的名义,把民营企业全部整合掉,如此一来,产能少了,大企业保住了,不就天下太平了吗?事实恰恰相反,在一些行业,恰恰是诸侯经济、政府信用的支持导致了产能过剩的结果。 [详细]
    叶檀:产能过剩与地王频出的病根在于税费结构不合理

唐尼陈:产能过剩病起干预依赖
    产能过剩在中国是个老问题。进入本世纪以来,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产业扶持与产业调控为主要手段的产业政策干预。对企业家来说,政策干预可以预知,可以争取,有扭转乾坤之神效,比看市场眼色行事轻松愉快得多。 [详细]

李琼:产能过剩中的深层次问题
    从市场经济基本逻辑来说,市场固然可能出现产能过剩,但企业和市场也具有自由调节的空间和能力。行业产能如果过剩,商品销路自然有问题,企业自然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死命生产,不劳政策来“压”。[详细]

专家视点

毛颖颖:产能过剩与四万亿投资

实际上,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救急”政策,恰恰是通货膨胀预期强烈、产能过剩加剧的原因。 [详细]

姚景源:产能过剩与四万亿投资无关

李华新 国家统计局姚景源日前表示,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是长期产能积累的结果,不是四万亿投资造成的。([详细]

专家呼吁不要误读产能过剩限制令

邓聿文 日前,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环呼吁不要误读产能过剩限制令[详细]

产能过剩如何应对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限制投资难根治产能过剩
    “如果下一步总需求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可能再次需要数量控制手段抑制投资,使治理产能过剩客观上成为应对宏观偏热失衡的单边紧缩工具。”卢锋担心,这样可能使产业政策“越俎代庖”承担宏观政策的职能。[详细]

中国经济周刊:行政手段无力根治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单以行政手段自然无力根治盘根错节的产能过剩。因此,根本之计除了不断提升限产限批覆盖的广度和执行的力度,更为重要的是,重拾改革开放初期背水一战的勇气,直面事关经济社会全局更深层次的矛盾。[详细]

马红漫:抑制产能过剩需“因人而异”
    首先应明确的是,产能过剩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因为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供过于求,只有产能超过需求才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地努力提高,去主动满足社会需求。一定比例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其次,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也是一件好事情。[详细]

发改委:尽快出台产业调整目录

最新报道

更多

最新评论

更多

市场影响

更多

专题推荐

更多

哈药总厂怪味悬疑

苦涩的农夫山泉

专题策划制作:吕强、王方涛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