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供输匹配破解产能过剩
□本报记者 邢佰英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项目建成发电,其并入电网问题也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侧面导致产能相对过剩。为此,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力科学院的副总工程师白晓民、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分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解读智能电网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证券报:风电设备、多晶硅产业被政府有关部门判断为“产能过剩”,请问应如何理解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
白晓民:近期,有关新能源局部产业链环节的产能究竟是否过剩的讨论此起彼伏,但实际上,产能是否过剩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原因是,无论产能多少,若不能解决新能源并网发电的问题,都没有任何意义。
政府对新能源局部产业作出过剩的判断,主要是基于目前新能源的生产环节与应用环节不够匹配的现状而言,如相对于国际多晶硅的需求,国内产能趋于过剩;而从企业角度看,相比较我国风电、光伏资源的蕴藏总量,目前的产能尚不能称为过剩。双方的观点看似矛盾,实际是问题的两个方面。
胡学浩:所谓产能过剩,是近年风电、光伏产业出现一窝蜂投资热,这直接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电能质量不能保证,在并网检测中,发现电能不稳定,不符合电网接纳标准;二是安装无序化,目前国内的风电装机总量虽不算多,但集中在西北这类电网薄弱地区,因此全额上网难以保证,新能源电力的供输不匹配导致相对过剩。
如果加快对新能源建设规划、并网标准的制定,同时提高智能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目前所谓的产能过剩的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
中国证券报:请问智能电网建设近期有什么进展?
胡学浩:国家电网明年年初有望针对智能电网出台两项重要文件,一是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一是关键技术研究框架。
其中,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具体思路为:在2020年之前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为2009-2010年,主要是研究和试点;第二个阶段是2011-2015年,智能电网将大规模实施;第三阶段是2016-2020年,实现整体的完善和提升。智能电网涉及的投资额很难估算,其中仅电网技术这块就可能需要几万亿。
白晓民: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框架主要指从科学角度分析与智能电网有关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设备等各个领域涉及的重大研究立项与规划。从这一角度看,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建设将涉及多个部门配合完成,而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中,与协调配合相关的指标也将被优先考虑。
中国证券报:对于电力设备公司而言,最关注的莫过于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体系,国内与国际在这方面分别有怎样的进展?
胡学浩: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紧制定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其中包括近200项标准,具体标准的确定正在研究讨论中,未来将争取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标准。
白晓民:国际智能电网标准战略工作组(IEC SMB SG3)在5月发布了初步的智能电网标准清单(框架1),目前正在讨论分析阶段;美国标准技术协会在6月初颁布了首批16个智能电网协同标准框架的标准,今年6月份又发布了第二批标准清单,增补了15个标准,达到31个标准,同时提出14个优先标准。这14个优先标准中,电表的可升级标准被纳入其中,实际上,这样的标准制定体现了战略性研究思路,这一点值得我国的标准体系借鉴。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