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出品

2012-09-25 第08期
导读  今年3个多月以来,光明乳业已经连续出现5次问题,前后3次向公众道歉。网友不禁质疑,再三道歉却没有改观,光明乳业对得起“光明”二字吗?更有媒体猛批,光明若不吸取教训,痛改前非狠抓质量,将会重蹈三鹿的覆辙。
要点
  • Talk 1从安徽颍上6名学生饮奶后不适到光明优倍渗入清洗液体,从减脂奶酪菌落数超标到“酸败门”,再到小小光明宝宝奶酪被曝违规添加乳矿物盐,3个多月光明出现5次问题。
  • Tallk 22004年,伊利、蒙牛、光明的市值分别为23.8亿、82.1亿、75亿。八年过去,三巨头的局面如今已变成双雄之争。伊利和蒙牛市值分别达322亿、416亿,而光明仅88.6亿元。
  • Talk 3面对频发的质量问题,光明一方面疲于送检、下架、道歉,另一方面却不反思过失,反抱怨起国家抽检制度。三鹿是被"抽"死的吗?媒体担忧光明若不改前非,离三鹿不远矣。
光明3个多月来出现5次问题,诚信何在?

先来回顾一下,3个多月以来,光明乳业连续出现的5次问题。

6月15日,安徽颍上县两所小学78名学生在食用学校发放的营养餐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光明乳业表示:“公司获悉此事后非常重视”;

6月26日,光明乳品二厂在6月25日进行常规的设备维护保养中,自动阀切换时发生故障导致管道内食品设备清洗用碱水渗入当时流水线上的950mL优倍牛奶中,混入的清洗剂为碱性清洁剂。光明乳业表示:“已对涉事厂长作出免职处分”;

7月20日,广州公布抽查光明乳业某批次840片50%减脂奶酪,其中有2片菌落数超标。光明乳业表示:“发生以上事件我们深表歉意,我们会承担由此带来的全部责任。就以上事件,我们再次向广大消费者郑重道歉”;

9月初,上海、武昌、扬州再次爆出“酸败门”。据统计,有900多位顾客投诉光明鲜牛奶出现味道怪异、涨袋、饮用后发生腹泻等问题。光明乳业随后就此对消费者致歉并表示,初步分析产品发生酸败的原因是配送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9月18日,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生产的“小小光明宝宝奶酪”被曝违规添加乳矿物盐。光明方面这次又给出了“标注错误”、“不存在安全问题”、“利于人体吸收的营养补充剂”等回应。

就在“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出问题不久,上海市质监局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光明乳业自去年12月11日起,擅自更改了“宝宝乳酪”产品配方,光明存在隐瞒相关事实的“不诚信行为”。鉴于光明公司擅自更改产品配方行为,未向监管部门报告,市质监部门将依法处罚。

上海市质监局新闻发言人沈伟民措辞严厉,直接针对光明此前的放任、狡辩态度进行了批评,直指光明乳业需要对这一事件作出解释。“企业的态度决定一切,光明品牌必须对得起‘光明’二字”。

面对频发的质量问题,光明一方面疲于送检、下架、道歉,另一方面却不反思自己的过失,抱怨起了国家抽检制度。我们注意到,在光明乳业对5次质量问题的回应中,“合格”、“无害”等词语论点尤为显眼,遗憾的是,光明并未给这些论点以强有力的论据支撑,无论是检测报告、添加剂说明,在回应时均没有提供或补充说明。

事实上,当年在“7·21”动车事故的时候,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使用了个性化语言,就已经为应对负面舆情提供了反例,“至于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一度成为热词,被网友指责、调侃。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卫生部的禁令,光明居然无动于衷,继续使用以前存在安全隐患的配方。在我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企业才这么对待消费者?不用仔细想,一定是没有道德的小生产作坊。但是,光明却是上市10年,市值接近百亿的知名企业。

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企业应注重诚信,尤其是食品企业更应该把产品质量、企业诚信放在首位,产品出了问题应及时向社会公开事情的真相,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以诚恳的态度争取公众的理解。规避问题、忽视质量只会失信于人。

对于光明的种种行为,很多消费者已经不买账了,更有网友指其“撞了南墙才回头”,为时已晚,公司诚信尽失。

2012年上半年光明毛利率和净利率情况
光明乳业

光明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但和2010年持平,二季度平均毛利率较一季度仅微增0.3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上半年净利率为1.5%,是近几年相对较高的。相比较2007年的2.6%,还是有明显差距。(资料来源:国泰君安)

光明10年由盛而衰,缘何被动挨打?

2002年,光明乳业上市,这是继伊利股份1996年上市之后,国内乳制品业的又一个巨头登陆资本市场。两年后,后起的蒙牛乳业也踏入资本圈,并选择在香港上市,由此,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到2004年,伊利、蒙牛、光明的市值分别为23.8亿、82.1亿、75亿。可以说这场三巨头的较量起初不分伯仲。然而,8年过去,三巨头的局面如今已变成双雄之争。伊利和蒙牛市值分别达322亿、416亿,而光明仅88.6亿元。

10年间,中国乳制品业在资本市场悄然发生的变化。有的倒下了,有的由盛而衰,光明应该属于后者。一位接近光明乳业的人士表示,光明的成败皆在前董事长王佳芬手上,她苦心经营光明10多年,把企业做上市,但之后公司的产品结构滞后市场,当伊利和蒙牛都在常温奶上发力时,光明还依靠低温奶,被对手轻易地赶超乃至落后挨打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把衰败的责任都推到一人身上,显然有失公允。任何公司的成败都与公司治理结构分不开的。处于商海,不能及时调整战略,与时俱进,最终只能被市场抛弃。

2003年是分水岭。在此之前,乳制品市场最主流的产品还是低温奶。有食品分析师指出,低温奶的营养很好,价格比较高,保存条件也比较严格,自然更适合大中型城市的居民消费。由于华东的大中型城市集中度较高,因此地处上海的光明自然有着地理优势,而且王佳芬自1992年进入光明以来,一直在深耕完善华东地区的冷链系统和奶源建设,于是,华东区的肥水流入光明这块自家田也就水到渠成。可以说,光明占尽了优势。

光明上市后收入连续4年超过伊利。然而,一年之后,形势急转直下。

伊利率先推广常温奶,蒙牛紧随其后。这种产品携带方便、保存条件较低,价格更低廉,广袤的农村市场也因此一下子向伊利和蒙牛敞开大门。在乳业发达的欧洲,有70%的国家在饮用常温奶,一些欧洲国家基本上只喝常温奶,常温奶的市场份额比中国还高,例如,比利时为96.7%,西班牙为95.7%,法国为95.5%,葡萄牙为92.9%。

也就从那时起,伊利通过批量生产常温奶,年收入首次超过光明,此后一骑绝尘,而效仿伊利的蒙牛也后来居上,光明从天堂跌落到谷底。

“光明不是没有机会,如果当时果断改变产品结构,现在的局面就很难说了”,接近光明的人士为光明感到惋惜,“2005年常温奶在城市和农村风靡时,王佳芬拒绝和利乐包装合作常温奶,现在看来,这是个败招”。

这让笔者想起了百年柯达。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然而,全球胶卷消费市场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萎缩,作为曾经的摄影业巨头,体大身沉的柯达却牢牢抱住胶卷—这个让自己飞黄腾达的宝贝,陷入了深深的犹豫。由于担心其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柯达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最终被数字化潮流所淘汰。

再回到光明。后王佳芬时代的光明乳业,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2007年,低温奶的冷链系统在东部沿海地区布局完成,自此之后未有建设,同时,公司加进推出“优+”系列的常温奶对抗伊利的金典和蒙牛的特仑苏,到去年为止,常温奶已占主营收入的近40%,低温奶为17%。

但是,常温奶虽然门槛不高,但单一品牌只要做到一定规模,其他牌子要进来也很难有效益。“先入为主”的观念一直让使光明饱受伊利的金典和蒙牛的特仑苏压制。由于伊利和蒙牛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销售渠道也充分下沉到全国各地,错失良机的光明已难有所 作为,产品常年处于微利状态。以至于,8年后过后,光明被伊利和蒙牛远远甩在身后。

面对常年的被动挨打,光明乳业终于走上一条激进的道路。可叹的是,光明的路不太“光明”,在短时间内频繁曝出“质量门”事件。

2012上半年乳制品收入增速和光明二季度收入增速
光明乳业

2012上半年乳制品同比增速15%,上半年光明实现销售收入64.61亿元,同比增长16.9%。相比较另外两大巨头伊利和蒙牛,光明显然是由盛而衰。起初,三巨头的较量不分伯仲。到2004年,伊利、蒙牛、光明的市值分别为23.8亿、82.1亿、75亿。然而,8年过去,三巨头的局面如今已变成双雄之争。伊利和蒙牛市值分别达322亿、416亿,而光明仅88.6亿元。(资料来源:国泰君安)

众媒体猛批光明,不改前非离三鹿不远?

“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去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是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8月25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如是表示。

怕被“抽死”的光明今年以来仍然事故不断。老百姓不禁疑惑:如此频繁的抽检,乳企都被“抽”怕了,为什么还是问题不断?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光明信誉一落千丈的同时,众多媒体的批评更是让其不寒而栗。安徽日报发表评论称,光明乳业若不吸取教训,痛改前非狠抓质量,将会重蹈三鹿的覆辙。

北京商报在《企业为何管不好自己的产品》文章中指出,我们虽然看到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危机,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样也与整个社会缺少诚信相关。企业对处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不敢轻信,而相应的政府机构对于企业也同样不敢免检,种种的相互设防无疑放大了整个产业的成本,让企业疲于奔命,处处设防,处处防不住。

每当地方政府自己辖区内的企业出了事,当地政府大多是“打三记手板”以示惩戒,而不是支持被损害利益的消费者一诉到底,让犯错误的企业真正面对市场的压力和惩罚。如果不是这样,消费者对于个别企业的怨气和不信任感将会发酵到对整个市场的不信任感,所有好企业坏企业,都承担着这样的无形成本,而中国经济也就迟迟走不出产品质量的低谷。

再看看中国经济时报的评论文章《“快被抽死了”为何还出问题?》,光明乳业屡现质量问题,应双重拷问。其一,这是对监管部门的拷问。最近几起质量门,没有一起是监管部门发现的,都是消费者发现的。抽检了4500多次为何依然没能发现问题?其二,这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拷问。企业应该以质量为生命,而光明乳业短时间内屡屡出现问题,是否说明内部监督机制失灵?

治病要治根,只停留在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层面,任何企业是解决不了质量问题的,什么时候把频繁的抽样检查当做督促企业前进的动力,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真正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乳品企业的质量问题可能才会得到有效遏制。

安徽日报的文章更是直截了当,《“质量至上”岂能纸上谈兵?》,文章指出,面对公众担忧,监管部门采取严厉措施,自然顺乎民意、合乎民心,但效果最关键。如果只制定质量安全制度,不去贯彻落实,制度等于“一纸空文”;如果只追求抽检次数,不顾抽检质量,抽检的意义也不大。

光明乳业连番出事,无疑暴露了存储、运输、配送等重要环节的管理空白,而不痛不痒的处罚更是让企业难以汲取教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至上”,要求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能是纸上谈兵。每次“质量门”,光明乳业都致歉,并声称坚决整改。然而,人们看到的还是问题依旧。看不到效果就感受不到诚意,抱怨多多也就难怪消费者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试想,如果产品质量过硬,抽检次数再多,也不会对企业不利,反而还做了免费广告。假如一年抽检几千次,却依然质量频频失控、问题层出不穷,那只能说企业自身得了“重病”。

总结

讳疾忌医,最终恐怕不是被抽检“抽死”,而是自己“病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三鹿”奶粉的惨痛教训犹在眼前,光明乳业如再不真正痛改前非,离三鹿的结局也就不远了。

声明:此稿未经凤凰财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光明不会被“抽死” 讳疾忌医只能“病死”
凤凰民调
  • 1.你以后还会购买光明的奶制品吗?(此问必选)
  • 2.你认为光明会不成为下一个三鹿?(此问必选)
  • 3.你认为光明10年由盛而衰原因何在?(此问必选)
推荐阅读

谁来拯救大船中远?

船长还是那个船长,船还是那艘船,但中远还没走过寒冬,却又走到十字路口。[详细]

美的放弃世袭

当70岁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将权力移交给方洪波时,交棒背后有怎样的何氏逻辑?[详细]

“公敌”三星

韩国人自称一生有三件事是无法避免的:死亡、税收和三星。[详细]

黄光裕再无机会?

身处高墙之内的黄光裕能否力挽狂澜,带领国美这艘大船继续向前走?[详细]

日企,谁能活着走出中国?

数据显示,日本三大电子巨头松下、索尼、夏普2011年业绩亏损总额超200亿美元。[详细]

联系我们

策划:晚惜
邮箱:wangkt@ifeng.com
官方微博:凤凰财经
版权声明:凤凰财经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