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刘鸿儒曾大胆提出"中国要发展股票市场,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进入90年代初期,当中国股票市场违规交易泛滥、暴涨暴跌面临取缔之时,他向中央承诺要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道路,使得中国的的股票市场试点在争议声中被保留下来;在1992年深圳"8·10"认购证抢购风波后受命组建中国证监会,并担任了中国证监会的首任主席...【网友评论

 

刘鸿儒简介
1959年于苏联莫斯科大学经济专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任处长、局长。1979至1980年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1980至1989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后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1992-1995年,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辞职后任中国金融学院院长【详细】
刘鸿儒股市语录集

·股票市场价格猛涨,上边有意见;股价猛跌,下边有意见;不涨不跌,所有人都有意见。

·阳光是有效的消毒剂,电灯是最好的警察。

尊重市场规律,提高透明度,一直是刘鸿儒的治市理念。

·中国不发展期货市场是最大的风险

期货市场本身具有规避风险的功能,中国如不加快发展期货市场,市场经济下价格波动的风险就很难规避【详细】

·我一生的重大转折,是啃下了《资本论》

刘鸿儒认为在苏联的学习是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而当初啃下《资本论》,在他的一生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一直影响到他后来的工作。【详细】

·争论的最大赢家是整个市场

我国股票市场在争论中产生,也在争论中发展和成长。【详细】

曾救中国股市于“生死一线”间
  力挽狂澜 力挺中国股票试点

1990年5月,一直处于自发状态的中国股市一夜之间突然狂热起来。在深圳,深圳证券公司、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和深圳国投的三个证券交易窗口前的马路上挤满了人。当时场外交易泛滥,股票暴涨暴跌,供不应求的发行数额和财富效应,勾起人们的股票发财梦。股票热引起高层人士的关注和争论,深沪两个股票市场面临被政府部门撤销的压力。

 

珠海特区10周年庆典后,江泽民约他在回京的飞机上谈话。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中,刘鸿儒就江泽民所听到的各种议论逐一作答,并说股票市场的试点,可以暂不扩大,但不能撤。最后临下飞机时,江泽民说:"股票市场的试点应该保留下来,继续试验,暂不扩大。"中国的股票市场度过一次劫难。

 

尽管后来刘鸿儒一再谦虚地说,"保留这片改革成果,是党中央的英明决定",但知情人士都说,是刘鸿儒影响了中央的决策,在关键时刻救了中国股市。 【详细】

  邓小平南巡讲话 坚定信心

股市试点保留了下来,但姓"资"姓"社"的争论仍在继续,困扰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直至1992年初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提出"允许看,但要坚持试",才得以解决。当刘鸿儒听到南巡讲话后。有种一块石头终于落地的感觉,"彻底没有顾虑了,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干劲更大了。"干劲更大的刘鸿儒当了一段时间的"明星"。中宣部组织各大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负责人在北京开会,让他做报告。他被看成了股票市场的专家。【详细】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了,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以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错误。”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详细】【全文】

  临危受命 开荒修路打基础
   8·10事件催生了中国证监会

1992年2月后,体改委联合有关部委制定了13项股份制试点配套法规,随后各地股份制公司很快地发展起来,出现了新一轮股票热。同年8月10日爆发了深圳“8·10事件”:在深圳有关部门发放新股认购申请表的过程中,由于申请表供不应求,加上组织不严密和一些舞弊行为,申购人群采取了一些过激行为,受其影响,深圳股市几乎全面停顿。

【深圳市委原书记李灏自爆8·10股市事件内幕】

救火:刘鸿儒认为,原先那种有限量发售抽签表方式,症结在于抽签表的发售数量有限,人为造成申购股票机会的不平等,甚至还可能出现黑箱操作和腐败现象。于是在1993年,提出了"无限量发售申请表"发行方式。从青岛啤酒发行起,拉着整车现金到全国各地抢购股票的队伍逐渐消失了。

 

92年的股市暴涨暴跌: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仅仅3天,登顶1420点 ,暴涨570%。“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响猛跌22.2%。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 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朱镕基“钦点” 刘鸿儒走马上任

谁来出任第一任证监会主席?不少人建议由刘鸿儒出山。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证券委主任朱镕基找到刘鸿儒,让其担任证监会主席。朱镕基在上海当市长时,刘鸿儒调查研究证券市场,曾找他共同研究过许多问题,后来在其他一些事情上刘也作过朱的"参谋",相互比较熟悉。朱镕基找刘鸿儒谈了几次,刘当时感到有一定压力,但成立证监会的事情比较急迫,最后答应了下来。刘鸿儒当时曾这样讲,这项工作是火山口,实在要我做,时间也不能长,一旦机构建立、市场稳定、规范确立之后,我就离开这个口。【详细】

 

历史一刻:当年10月26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宣布成立。原国务院证券管理办公会议撤销。证券委员会由朱榕基兼主任,刘鸿儒、周道炯任副主任。为建立健全证券监管工作制度,国务院还成立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受国务院证券委指导、监督检查和归口管理。刘鸿儒任证监委主席。

  在规范中发展 在发展中规范

刚刚打开股票市场的笼子,就发生了这么多的疯狂行为,没有任何约束的疯涨,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此后连续数月的下跌就是例证。制度的缺陷成为最为紧迫的事。面对这种疯狂监管机构坐不住了,立规矩定方圆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为此,成立伊始的证监会即开始了紧张的立法工作。

 

当时,由于股市发展规模受到政策限制,刘鸿儒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强化规范、防范风险上,当然救火工作也没少做,但目标很明确,把市场风险降低到最小。先是《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炉,后是《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问世,这些法规在以后的若干年为证券市场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在1993年春天在天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证券会议上,刘鸿儒做了题为"股票市场的风险与管理"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后来有人将其上升为"基石论"。【详细】

  327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初,327国债即将到期。在期货市场上,多空双方围绕“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进行对赌,双方都动用了大量银行资金,发生了严重的违规行为。双方开出的仓单远远多于327国债的真实发行量。——他们为并不存在的标的赌掉了上亿元的国有资金。

 

见证:327国债期货事件---无法忘却的记忆:1995年2月23日,对于众多证券市场大鳄来说,这是难以忘怀的一天。这一天,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场大厮杀。有人从此发家,有人锒铛入狱…然而,它留给世人的却是无尽的回味与思考。岁月抹不去亲历者的记忆,时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的尉文渊为记者讲述当天的场景时,一切仍历历在目。【详细】

 

评说:“327国债期货事件集中反映了我们当时证券监管制度出现漏洞,不仅是股市,是整个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问题。要说刘老在这个事情上负有什么直接责任我看也不见得,但这个市场毕竟是由他在管。”原中国证券业协会研究部主任黄丹华说。

  遗憾---留下了股权分置的问题

 1992年春节后,为了解除人们对搞股份制和股票交易就是搞私有化的担心,刘鸿儒在向国务院汇报的时候,讲了如何体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原则。后来,在1992年体改委颁布的一项法规中明确,凡是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及其股本构成比例,由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当时上市公司的公有股占60%左右,40%是市场流通的。内部按此比例控制,是为了明显体现公有制为主的原则。

 

刘鸿儒感叹说,"从此留下了股权分置的问题,但这在当时是为了保留和推进股份制与股票市场不得已而为之。"他说,有的年轻人不了解历史背景,说国有股不流通的设计是不对的。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只能用机械的国有控股比例来解决。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改革保留下来了,但也留下了国有股流通的难题。"【详细】

  老骥伏枥 心系市场

离开证监会时,得了个亲切中蕴含无限敬意的称号--"刘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退休后的刘鸿儒,很是恰当。资本市场一举一动总关情,只不过方式有了变化,在任上,刘鸿儒以一线监管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卸任后,他以一名学者、专家的身份为其摇旗呐喊。

 

投资理财意识全面觉醒时刻  需要研究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等问题  改革融资制度为上市公司提供发展平台 

股市渐成次级市场 应加快融资制度创新  中小企业板应率先全流通  推出创业板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

 

离职后的刘鸿儒继续担任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直到2003年。同时他还在多个民间组织任职,在大学兼任教授,在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出版多种金融学术著作。作为“五道口”——中国金融学院的首任院长,他的“教父”地位在当前的金融界可以说是无人与之比肩。【详细】评价:刘鸿儒---中国金融才俊的辛勤园丁

附录:刘鸿儒任期内大事件及大盘走势
  股市大事件一览

时间

事件

1992年10月12日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1月

 深宝安 第一家境内发行转债上市公司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3年4月22日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993年6月1日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6月29日

 青岛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8月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9月30日

 第一例股权收购案:中国宝安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实业普通股超过5%

1993年10月25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3月14日

 刘鸿儒在上交所第四次会议上宣布"四不"救市政策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国家股转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陆家嘴 第一家国家股减资的公司、哈岁宝 第一家上网竞价发行股票

1994年7月28日

 人民日报:《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俗称“三大政策

1995年1月3日

 开始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

 上海国债市场出现 史称“327国债风波”

  1992年5月-1995年4月 沪指走势图
沪市老八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上市的仅有8支股票,即上海本地的延中实业(600601)、真空电子(600602),飞乐音响(小飞乐600651)、爱使电子(600652)、申华电工(600653)、飞乐股份(大飞乐600654)、豫园商城(600655),浙江的凤凰化工(600656)。
深市老五股
    与此同时,深市则有深发展(000001)、深万科(00002)、深宝安(000009)、深安达(000004)、深原野(000005)等五支股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