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5月CPI“越线” 央行“计将安出”?
2007年06月13日 15:24每日经济新闻投票数: 顶一下  【

■聚焦CPI·声音

“不是月底就是月初”

今年以来,央行两次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时间分别为3月18日和5月18日。而国家统计局正常发布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数据的时间为每月的12日。前两次加息都是月度CPI数据出来之后,央行据以参考而做出加息等调控决策。

可见,每月的CPI数据对于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此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五月的CPI数据如期而来,不知针对此次CPI创新高的成绩,央行的货币政策会不会在又一个18日出台?

“不是月底就是月初”,谢国忠对此猜测。他分析认为,18日也有可能,加息的确切时日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市场产生的预期的作用。

“这个不好说”,赵晓对此表示,央行出台货币政策往往不是看一个指标,还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今年前两次政策的出台时间相似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刘春香

“加息要缓行”

关于央行是否会加息,有专家认为应当缓行。

记者:“你认为会加息吗?近期会加息吗?”

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副所长刘尚希:“有的建议说赶紧央行加息,我觉得这个措施要缓行,要看一看再说,现在我觉得有针对性地来解决这些问题,针对食品价格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但是这个息加不加,CPI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一个要素,而且还看CPI涨到什么程度,不是说CPI涨一点,他就马上要加息。”据央视

“是否加息还得观察”

市场上加息预期再度升温,专家对此怎么看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说:“今年的物价走势可能会是驼峰型,在一年里会有两个高点,这次是高点之一,下次有可能在9、10月份,但全年下来恐怕不会超过3%,因此我觉得是否加息还是得观察。”

李扬表示,是否加息还要考虑汇率因素,因为加息将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此外我国总体上还是储蓄大于投资,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为354248亿元,同比增加1875亿元,资金出于相对过剩,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加息还有待观望。据央视

■聚焦CPI·全球视野

抑通胀风险各央行协同加息

近几个月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机构不断传出加息消息。2月21日,日本央行将基本利率从0.25%升至0.5%,继去年7月解除零利率政策后再次采取紧缩银根行动。5月10日,英国央行将基本利率从5.25%升至5.5%,为6年来最高水平。6月6日,欧洲央行将欧元区主要利率从3.75%提高到4.0%,同为6年来最高水平。

各地为何加息?增长高于预期

促使各地加息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价水平走高等。以欧盟为例,各大研究机构对2007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预期不断上调,已从年初的预计增长约1.5%提高到2.5%左右。日本经济今年第一季度也实现增长3.3%,继续保持了增长较快的势头。

物价方面,欧元区4月份通胀率达到1.9%,超出欧洲央行的预期。英国消费物价水平3、4月份分别增长3.1%和2.8%,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调控目标。德国今年以来各行业工会通过劳资谈判均实现了报酬大幅增长,上涨水平在2%到6%之间,这也将带动欧洲其他地区薪资水平的上涨。

提高利息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防止借贷投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5月份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利率水平低,使得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集团融资成本过低,杠杆融资明显增多,全球资产价格提升,并导致证券市场出现了泡沫风险。

本国利率决策须看他国“气色”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本月也表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利率水平普遍偏低,甚至连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水平也十分低,这让他“感到惊讶”。美国利率自去年6月以来一直保持在5.25%的高位。美国商务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仅增长0.6%,为200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5日表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稳定,这降低了美联储近期加息的可能性。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利率水平保持在5.25%高位且短期内不做调整的情况下,欧洲和日本等国还将不断提升利率,缩小与美国的利差,以期促进各国经济协同增长,共同应对通货膨胀。

而利率调整的时机,也是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增减的关口。例如今年1至4月份美国经济显着放缓,欧洲对美出口无法保障,欧洲央行担心提高利率反而会影响本地区消费,所以选择了6月份美国经济衰退迹象有所减弱的时机加息。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利率决策,也将遵循这样的机制适时进行。新华社

作者: 刘春香张娟娟邹品娥   编辑: 廖书敏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