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如何利用和管控地方政府债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参与 评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紧接着中央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非常符合时代要求。下面从三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严重程度;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如何规范、管控地方政府债务。

一、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严重程度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增长快,1996-2010年的年增长速度达27%,其中个别年份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这个数字。其中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债务增长48%;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62%。(2)规模大。如果按照2010年的增长速度,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估计已经达到GDP的29%,远高于1996年的3.4%。相比之下,日本的政府债务虽已相当于GDP的200%,但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与GDP的比例近期一直在40%附近波动;美国同样是联邦政府债务较多,而地方政府的债务率比较低。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率比日本稍微低一点,比美国高得多。(3)债务周期短,2010年还期5年以内的债务占比70%。(4)银行贷款多,2010年占比79%。(5)融资平台公司举借多,2010年占比46%。(6)债务率高。债务率是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目前平均水平已经达到150%。如果计算债务与本级财政收入(不包括中央转移支付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高达250%。(7)债务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债务率达220%。

二、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和扩大的原因

很多因素共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和扩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需要地方政府大展身手。这与我国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客观必须。其他国家在类似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地方政府发债特别多。比如1830年代末,美国州政府的债务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市政府和县政府)的8倍。1842年-1933年地方政府(市政府和县政府)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高速公路、饮用水系统、污水处理等。1900年地方政府的债务是州政府的8倍。(2)地方政府财力不足。(3)不能量入为出,这也涉及政府的政绩观问题。(4)土地财政越来越难。(5)地方政府对中央的依赖。地方政府是不被允许发债的,它的财政赤字应该是由中央政府填平,地方政府发的债都是在预算约束以外的。所以地方政府就存在着依赖的心理,只管借钱而没有考虑还钱的问题。

三、 如何规范、管控地方政府债务?

(1)把部分地方政府债变为企业债。既然是城市投资公司,是否能尝试像公司一样运行,有收益的用收益还债?变为企业债,也许能刺激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2)地方政府发债试点应从省级和副省级政府开始,不要一下做到县级政府。目前省级发债占30%,市级发债占44%,县级发债占26%。可见,发债需求中省市级政府是主体。(3)对地方政府实行硬预算约束。如果预算约束够硬,允许地方政府独自发债,就要考虑地方政府是否可以破产的问题。除此之外,投资者也要反思。金融机构不愿意买中央代地方政府发的债,而地方政府自己发的债很受欢迎。背后隐含的道理是这些买家并不看重债券本身的收益,而是看到其他方面的收益,比如对地方政府的一种讨好、支持或是捧场。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建立硬预算约束。(4)建立地方主要税种。财产税是一个选择。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地方政府没有营业税了,是把增值税的更大份额划给地方呢,还是设立新的地方税种,比如说销售税?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5)提高债务资金利用效率。(6)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7)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偿还能力。经济发展了,基数就变得大了,债务率也就随之降下来了。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来自北大国发院地方政府债务论坛)(编辑王芳艳)

相关专题:审计署全面摸底地方政府债务

[责任编辑:zhangzh]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