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文魁:消除经济增长的拖累必须要改革国企


来源:凤凰财经

人参与 评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国企改革专家张文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国企改革专家张文魁

凤凰财经讯 1月9日,“长江商学院2014三亚论坛暨高层管理教育(EE)十周年”活动盛大召开。围绕全球治理、国企改革、移动互联和文创产业等热门话题,项兵院长、魏建国、张文魁、沈国军和王长田等多位政、商、学界重量级嘉宾发表精彩演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国企改革专家张文魁在会上表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在于资源在企业间的流动,而非在行业间的流动。对于占有大多垄断行业的国企来说,需要释放资源,提高社会生产率,消除对经济增长的拖累。

混合所有制可能不是国企改革的终极状态,而是中间状态,以后要通过开放型、动态型的股权机构深化民营化的步伐。

以下为张文魁演讲实录:

张文魁: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长江商学院2014三亚论坛。我的演讲主题是“三中全会与国企改革”。为什么要关注国企改革,据我所了解在座大部分是来自外企和民企,但是下一步我们要实现持续增长必须要消除对增长的拖累,国企改革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刚才前面几位都讲到中国崛起充满信心,我也是充满信心的。魏部长还讲到了基辛格的故事,我想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提示,基辛格在上世纪60年代说一过句著名的话,他说只要我们不是眼睛瞎了,我们就能看到苏联崛起和美国的衰落正在成为事实。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做过预测,苏联在80年代末GDP会超过美国,可惜的是基辛格的预测和萨谬尔森的预测多没有成为现实,苏联崩溃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很多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到美国、到欧洲去并购投资,他们非常欢迎。现在美国经济的复苏,它的自我修复能力,它的复苏强劲程度超过了我们很多人的预料,相反,当时增长非常快的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非常明显,中国还算非常好的,我们能维持七点几的增长率。俄罗斯2013年只有一点多,巴西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印度下降的非常快,南非更是GDP零增长。我相信中国能够崛起,我们有非常优秀的企业家群体,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有忧患意识。如果我们想缩小中国同美国的差距,我们算一个数据,美国的人均GDP5万美元,它只要实现2%的增长,每年的人均GDP就可以增长一千美元,我们的人均GDP经过三十多年的追赶现在到了六千多美元,2013年应该接近七千美元,如果我们GDP保持8%的增长,再加上如果人民币每年还能够有2%的升值,那么我们实现人均GDP每年七百美元的增长。很简单,美国只有实现2%的GDP增长就比我们GDP8%的增长和2%的人民币升值还要更高,这就是差距。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当然我们可以像2008年之前那样通过很高的通胀来实现很高的GDP名义增长速度,但是那一种建立在货币幻觉的基础上,自欺欺人的一个增长,我想它就是一种自我麻醉,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不要那样的一个增长。

回到国企这个话题,首先给大家一个非常简短的全景图,国企在中国是什么样子,国企占GDP的比重并没有官方核算,但是我个人经过各种各样的角度估算大概是三分之一,国有部门的产出占GDP的比重大概是三分之一,在工业行业大概有四分之一上下,每年不太一样,每年有一个非常平稳的下降。大家说你刚才说国企不改革对中国的GDP增长有拖累,不过才占三分之一的比重,没有那么重要。是的,其实你看一看国有企业的数量在中国企业数量当中占的比重更小,国有企业大大小小独立法人加起来只有14万多家,而中国的企业一千多万家。但是不要忘记中国的国有企业在那些重要的行业具有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那些上游行业和基础行业它是占有主导地位的。

我们先看一下规模,大家一说国有企业就想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移动、中国电网等等这些中字头的,的确他们是国家队,但是我们还有更多的中小微型的国有企业,大企业在十几万家国有企业里占的比重不到6%,只有百分之五点几。我们看一下行业,它的行业非常重要,我们国有企业在基础行业的资产占56%,也就是说虽然有很多中小微型的企业,但是国有企业的资产绝大部分56、57%是在基础性行业。基础性行业包括哪些?财政部有分类,采掘,采掘矿山、石油、天然气,原材料包括钢铁、有色等等,电力、煤气、水、交通运输、建筑,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一些行业国有企业还是非常有控制力的,占主导地位,如果这些行业不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提高效率,这些对国民经济起很大作用的行业就不能够平稳顺利的发展,对GDP的增长就会形成拖累。

国企的效率给大家报告一下。这个图讲的是工业,红的是全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浅绿色的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它明显要低,然后我们再看看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也是有差距的,浅绿色的是中央国有企业,红色的是地方国有企业,我们看出央企的财务效率好于地方国有企业。为什么?因为央企有一些垄断性的企业,我刚刚提到的石油、石化、电力、通讯这些很多是垄断型的国有企业,而地方国有企业垄断的少,所以效率是比较差的。我这里只是讲到了国有企业的财务效益,实际上经济学的研究和管理学的研究还不是完全一样,管理学的教授很多是研究不同企业的财务效益,有很多问题。其实经济学并不是很看重财务效益,它更看重的是经济效率,譬如说我们可以以生产率来衡量它的效率,而不是财务会计体现出来的利润率。从经济效率方面衡量的话,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比民营企业明显低很多,这样的话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经济增长在过去三十多年,如果在座的诸位仔细回想一下你们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很多是踩对行业发展点的过程,刚才魏部长也讲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从农业转向工业就可以赚钱,像华西村、大邱庄就是脱农入工,从农业转向工业,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我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然后在随后的三十多年跟随行业的发展节奏,我能够追上每一个时段支柱行业出现的时机,我就能赚钱。80年代轻纺工业是当时的支柱行业,只要做肯定赚钱;90年代家电行业;本世纪重化工业和房地产行业,只要我在这个时候适时的踏入这个行业肯定能赚钱。所以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源在行业间的流动,资源不断地从低效率的行业流向高效率的行业就能赚钱。那么,未来的发展这样一个资源行业间的流动来促进经济增长,有没有机会?有没有空间?还有,但是这种机会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我们未来的增长更依赖于资源在企业间的流动,要促进资源从生产率低的企业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这样的话你才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或者说你才能比较好地挖掘你的增长潜力。我们现在的潜在增长率,很多国家算来算去不是很准,大概8%上下,我们能不能实现这个增长率主要依靠资源在企业间的流动。这给我们提出一个难题,不管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识别哪一个行业生产率更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很多在座的企业家一见面就说哪一个行业更有发展机会、更有成长空间,证券行业分析师对这些都很熟练,但是未来我们需要练就火眼金睛,要识别哪些企业效率高,这个就不是很容易,所以我们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都需要进一步修炼,这样才能支撑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

资源在企业间流动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就是国企改革,三中全会中有很多内容,我不多讲。我最看重的是一点,这次三中全会的内容讲了国企改革要加大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力度,要改革薪酬制度,实现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还要管资本,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这些都有。但最核心的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2003年我们讲大地发展混合所有制,这一次重提这个事情我想有它的现实意义,而且后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到有些东西不能抢跑,但是混合所有制可以搞。混合所有制发展的要害就在于我们纯国有企业当中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来建立一种开放性、动态性的结构,实现国有企业走一步看一步的渐进民营化,不但能够引入民营资本,而且能够引入民营机制,通过走一步看一步的渐进民营化实现公司治理的平稳转型。

我们看到很多国企私有化很容易,一个晚上就可以实现,所有权的转移,签一个协议办一个手续就可以转移,但是公司的平稳转型非常难,一些国有大企业最好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来实现间接的民营化,使这个企业能够平稳经营,能够发展壮大,能够实现公司治理的平稳转型,这对于整个企业冲击比较小。我想如果中国的企业这样做是非常有希望的。混合所有制对很多企业来说不是一个终极状态,而是中间状态,以后要通过开放型、动态型的股权机构深化民营化的步伐。

最近的一些新进展,上海已经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方案,国务院、国资委也在12月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做了说明,一个是刚才说的混合所有制,二是国资运营公司,三是更多重组和上市、更多国资注入上市公司,四是管理人员的市场化管理入股激励,五是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划到社保基金。我想这些改革在2014年渐次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对于我们很多的民营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会,我相信国企现在有二三十万亿人民币的国有股的价值,这里面有一些废铜烂铁,其中也包含一些金矿,希望民营企业在吃透国家政策和掌握相关法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中国的国资国企改革,不仅借这个机会使自己的企业发展上个新台阶,也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它的升级版。

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长江商学院2014三亚论坛

[责任编辑:aijx]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