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M2与GDP增速“不同步” 两者之比近200%冠全球


来源:证券时报网

人参与 评论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组数据则是,M2与GDP增速“不同步”,2013年M2增速为13.6%,而GDP增长为7.7%,两者相差5.9个百分点。回顾历史,近年来,该数据相差最大的年份在2009年,两者相差高达18.5个百发点。2012、11、10年的差值分别为6.1、4.3、9.3个百分点。

M2与GDP增速“不同步”

最新公布的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去年GDP达到56.884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M2/GDP近200%冠全球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布的2013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由此推算,中国M2与GDP之比达到194%,再次创出新高。

尽管,央行认为对M2与GDP之比这一说法本身不科学,但这样的数据仍受到众多关注。央行表示,众所周知,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一个存量概念,而GDP是一个流量概念,用一个时点的存量和一个时期的流量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的比值,并无意义。

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M2/GDP比率的上升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从大的趋势上看,中国经济货币化率的逐年走高是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和金融深化的走势相一致的,是积极的、正面的现象。专家称,广义货币与国民财富的比例会先上升,然后趋于平稳甚至下降。各国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以货币化和金融深化为特征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中外专家学者建议采取金融改革和深化的政策,解除对金融部门的限制和干预,通过金融部门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正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展开的货币改革和金融深化,才造就了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

分析认为,中国M2/GDP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是否会传导至通胀同样需考虑多种因素,而目前的产能过剩制约货币对通胀的传导。

中国独特的经济特点是M2占GDP比重高企的原因

1 中国拥有较高的储蓄率。到2012年末中国国民总储蓄率高达51%,居民户存款已经达到43.7万亿。而高储蓄率所产生的大量存款为银行贷款投放提供了支持。

2 中国直接融资比重仍然较低。中国一直是以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为主,尽管近年来直接融资有所扩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国际经验表明,间接融资比重较大的国家,M2往往也会偏高。

3 2003年以来,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一方面是经常项目顺差方面,由2003年不到50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2年的1931亿美元。另一方面是资本流动顺差继续增加,直到去年才一改顺差局面。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也推高了外汇占款,对银行存款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达12154亿元,创历史新高。

4 企业较低的留存收益。社科院学者余永定认为,企业微薄的留存收益基本起不到作为银行贷款的替代渠道的作用,而企业留存收益比银行贷款所引起的M2增加要少,所以企业低的留存收益水平也是造成中国高M2/GDP的原因。

M2与GDP增速“不同步”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组数据则是,M2与GDP增速“不同步”,2013年M2增速为13.6%,而GDP增长为7.7%,两者相差5.9个百分点。回顾历史,近年来,该数据相差最大的年份在2009年,两者相差高达18.5个百发点。2012、11、10年的差值分别为6.1、4.3、9.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仍然维持了相对较高增速长,金融和经济数据“不同步”的现象引起关注。央行在此前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上强调,2014年货币信贷工作的“稳”主要体现为“总量稳定”,重点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进”主要体现为“结构优化”,通过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加强和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适度流动性,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要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以及信贷政策支持的其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M2增速与名义GDP裂口

M2增速与名义GDP裂口未来走势如何?

安信证券认为,过去两年,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出现明显的裂口。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使得这一问题更加扑朔迷离。各方讨论很多,也产生了各种解释。

以房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高杠杆部门投资的恢复,分析认为是裂口出现最为关键的原因。与制造业部门相比,房地产和基建活动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更高。

这意味着,房地产和基建活动支持的经济恢复,需要更多的银行信用支持,也因此对应着更高的货币增长。

其他诸如刺激性的货币政策、资金“空转”,很难解释高利率环境。同业存款在一段时期内的快速增长,对M2与贷款余额增速背离有一定解释力,但对M2或贷款同名义GDP增速之间巨大裂口的解释力有限。

决策当局维持传统的货币量的调控思路和调控技术,没有很好地意识到经济构成层面的这一变化、并适应M2与名义GDP增速之间裂口的扩大,可能是偏紧货币政策倾向的一部分原因。

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动力来源于均值回归,2013年4季度以来,均值回归的支持动力有所消退,短周期内地产市场可能有所降温,这将带来地产投资和地产行业融资需求的回落。出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考虑,在经济没有显著恶化的情形下,政府基建投资面临下行风险。

合并来看,安信证券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此类高杠杆部门的融资需求将有所回落,这一方面带来短期流动性往积极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间的裂口显著收窄。

M2增速

M2增速将慢下来?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的2014宏观预测认为,2013年货币政策以稳为主,主要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调控市场流动性。同时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4年通胀压力总体不大,为了促进经济去杠杆、去产能,并为推进改革和调整结构创造良好环境,货币政策将会呈现稳中趋紧态势,主要体现为“三稳三升三降”。

预测称,2014年货币政策稳中略紧,社会融资规模稳中持平,预计在18万亿元左右,人民币汇率稳中略升,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在1.5%左右。直接融资占比、市场利率水平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继续提升。M2增速将小幅降至13%左右,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影子银行规模将有所下降。

去杠杆接近完成

中国经济或已接近完成一轮去杠杆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杠杆率还在继续上升,并且“去杠杆”一词也有滥用的嫌疑;实际上,若以M2/GDP的边际增量来衡量,则中国经济杠杆率在2009年三季度达到顶峰,此后经历了2009Q4-2011Q3、2012Q2-2013Q4两轮去杠杆,目前杠杆率已经靠近了2005年以来低点的位置。

当然,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由于表外业务的发展,M2有部分失真的嫌疑,以社会融资总量/GDP的边际增量来衡量,则同样经历了2009Q4-2011Q3、2013Q2-2013Q4两轮,目前已经接近于2008年9月、2011年9月的低点。

浙商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以社会融资规模/GDP作为广义杠杆率的衡量指标,则目前去杠杆已经卓有成效,杠杆率已经明显下降,未来去杠杆的压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29万亿元,是年度历史最高水平,比上一年多1.5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GDP应为30.39%。

浙商证券认为,之所以很多人直观上认为去杠杆压力极大,是因为他们把债务绝对规模的上升直接视为杠杆率上升,或者把金融机构杠杆率的上升视为恶性(实际上影子银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创新的结果),这都是不科学的。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态度也有微妙变化央行的最新表态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央行称2013年基本达到了调控目标的要求,未来一年中,将使货币条件既不太松也不太紧,这比较符合去杠杆末端的特征;二是称影子银行是“市场的产物、金融创新的产物”,将引导其朝好的方向发展,这种相对缓和的定性和去杠杆高峰期对于影子银行的态度明显有区别。

相关专题:聚焦2013年全年经济数据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顺差 安信 增速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