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IPO改革必须再改革


来源:凤凰财经

人参与 评论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特约作者胡东辉

目前IPO进入空窗期,也打开了IPO再改革的另一扇窗。在第二波IPO大潮来临之前,应该认真总结IPO重启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本轮IPO改革最大的教训就是在市场化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高举市场化大旗,试图让市场因素在IPO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结果乱象丛生。IPO再改革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再把IPO架到市场化的高空落不了地,最终反反复复改个没完。

市场化措施何以走向负面

最近监管部门关于IPO注册制前后矛盾的表述,证明了IPO市场化改革的困境。IPO注册制是个战略问题,必须坚持,而战术上则完全可以先把注册制挂起来,否则让人无所适从。现在高喊几句拥护注册制成了路线正确的口号,大前提正确之下各种荒谬言论纷纷出笼,甚至认为垃圾股也可以发行上市,让市场去判断选择。这显然歪曲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了惟市场化,照此实行,只会给市场添乱。

为了调和市场化与超募这对矛盾,监管部门采取了很多市场化做法,比如老股转让的办法。可是一个奥赛康就让监管部门惊出一身冷汗,突然发现自己被装进了市场化的樊笼里出不来了。IPO乱象其实就源于此,因为要坚持市场化的大方向,同时又要合理合法干预,因此把握起来难免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尺度松一松就让某些公司占了便宜,紧一紧又让某些公司自叹运气不好,这让一些IPO公司只能见风使舵。

市场化的措施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但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首先是拉大了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与一级市场询价机构和个人之间的不公平待遇,二级市场投资者申购新股既要市值又要足额现金,有幸中签新股也只有500股或1000股;而一级市场询价机构和个人申购新股既不要市值,甚至也不要现金,中签新股少则几万股,多则上百万股。严重损害了“三公”原则;第二是侵犯了法律尊严,老股转让明显违反了我国《公司法》。事实证明,老股转让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除了让“大小限”一夜暴富,完全是多此一举。如果监管部门可以轻易违反法律,那又怎么能够要求投资者遵守法律呢?第三,限制炒新措施自欺欺人,不仅无效,反而助推新股炒作,临停措施让炒家只需少量资金就可以达到将新股轻易地推高到规定的最高44%收盘价的目的,因此上市再多的新股也不影响爆炒新股。

丢掉市场化“花架子”

凡此种种,都决定了IPO必须再改革。IPO再改革应该丢掉已被实践证明不起作用的市场化花架子。首先应该取消新股网下配售。A股市场实行新股网下配售是原来在发行超级大盘股时因为发行困难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现在这个历史阶段早已过去,超级大盘股发行已经没有困难,更何况现在IPO基本上都是中小盘股,已没有理由继续搞网下配售。现在的网下配售,实际上就是合法的利益输送,而且是劫二级市场投资者之贫济一级市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关系户之富。合法之下还夹杂着非法之私,由于授予了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权,这给寻租腐败大开方便之门,竟出现了申购新股数量多的获配数量远远少于申购数量少的奇特现象,还有个人不出一分钱却有效申购1400万股新股的咄咄怪事。

其次,取消老股转让的规定。既然老股转让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又何必冒法律之大不韪呢?现在的询价变成了询价机构跟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套近乎、拉关系,千方百计打探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的心理价位,潜规则盛行,搞利益交换,完全走到了市场化的反面,询价的结果荒诞离谱,最后还得通过窗口指导予以修正。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取消询价制度,按市盈率和盘子定价发行。另外,没有必要再让IPO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在股价跌破发行价后增持股份,这实际上是在误导投资者。本轮IPO中只有陕西煤业差点破发,在破发关头,控股股东陕煤化集团立即出手增持股份以维护发行价,结果陕西煤业在发行价关口反转向上,反弹幅度一度超过15%。这给投资者一个误导,觉得发行价是安全的底价,也就是说中签新股包赚不赔。其实破发也是市场所需要的,否则怎么证明申购新股也有风险呢?已经成为市场笑柄的限制炒新措施也应该取消,还不如在新股上市首日彻底放开股价限制,并且实行T+0回转交易,让炒新一步到位,迅速回归常态。

相关专题:IPO正式重启

[责任编辑:wangcong]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