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管清友: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很快会落实 廊坊起重要作用


来源:凤凰财经

人参与 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提出七点要求。

区域协同发展,历来难以协调。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学者曾提出过成立中共中央分局的建议,协调跨省区域事务。当然,这也仅仅是个建议。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还是其他跨省事务协调,过去这些年,失败的教训比比皆是。我们预计,由总书记亲自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各方面的政策调整和规划将会陆续出台,落实起来速度很快。

去年七月,我参加了河北廊坊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环京津增长极发展及廊坊路径研讨会,与国内各方面专家探讨了廊坊对接京津错位发展、高端发展所追求的“近中求通,通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好”目标。廊坊是打造河北省打造第三增长极的第一方阵和战略突破口,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廊坊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廊坊可以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京津卫星城、产业承接地。

一、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突破口的廊坊

习近平在这次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思考廊坊市的发展定位,必然要跳出传统行政区划的空间来思考廊坊的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应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去审视廊坊的机遇和战略方向。

河北省已经把廊坊定位为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这一区位得天独厚。河北和廊坊应该以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把本省本地发展战略自觉融入到国家战略当中去,把廊坊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从中央层面来看,应该赋予廊坊更多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任务,让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探索,大胆创新。这个战略突破口,不仅是物理空间层面的,更是制度创新层面的。

例如,河北和廊坊在辖区飞地的行政管理上就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廊坊辖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廊坊北三县是全国最大的省间飞地,被京津两市包围,游离于河北主体之外。河北和廊坊在廊坊市委设置专职的副书记协调北三县,这是现行体制下的一种有益探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索过程中,要鼓励各地在制度上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京津冀城市群有着鲜明的特色优势。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独一无二;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未来也将借助自贸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唐山是传统的重化工业城市。处于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廊坊,要善于借势发展,大胆突破行政的藩篱,迅速释放发展潜力。

二、作为京津卫星城的廊坊

卫星城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多是从“卧城”开始的,也就是人口的工作和文化生活还在主城区,晚上回到卫星城休息。当前离北京较近的燕郊等地区,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兴起已经呈现“卧城”的特征。但交通始终是个瓶颈。

廊坊如果将部分区县的发展定位于北京的卫星城,那这些区县的初期发展没有必要也很难一步到位,发展目标不宜定位在直接建成拥有独立工业和全套服务设施的新区。

北京居住成本高,环境压力大,要想把饱受高房价和交通拥堵折磨的居民吸引到廊坊居住和生活,首先要把交通问题解决,从居住地到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要保证在1个小时之内,而且交通成本要低廉,普通工薪阶层每天往返要承担的起。

从距离上看,比照其它国家建设卫星城的经验,卫星城的规划选址首先要考虑它到中心城市的距离。随城市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卫星城到中心城市的距离也在不断延伸。

伦敦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的城市,其中密尔顿•凯恩斯新城距伦敦以西74km处。韩国首尔所建的卫星城距首尔市中心一般都在30—40km。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在东京、大阪等城市周围都陆续建了不少的卫星城,称之为新镇。东京周边的新镇有7个,它们距东京市巾心的距离多在30—50km,最远的筑波距离东京都中心约60km。

从时间上看,成熟地区中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的通勤时间多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东京的卫星城——多摩新镇与东京间修建了“京下线”和“小田急”两条快速铁路线。从多摩新镇中心直达东京副中心新宿,约需35分钟。城际轨道交通,比如地铁和轻轨,能同时实现快速、运行成本低廉、容载量大这些优点,是解决两地交通问题应优先发展的运输手段。

北京、天津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在快速发展中越来越多遇到承载能力有限的矛盾,这就要求外围卫星城分散一部分中心城市的人口和职能。从目前北京城向东扩的状况来看,通州、亦庄和北京市中心的距离均在17km左右,两个昔日规划中的卫星城已经和主城区连在一起。北京进一步的扩展要求距离更远一些,土地资源更丰富,人口承载力更高的地区来服务中心城区。

廊坊目前打造的“半小时进京入卫,一小时上天入海”这是很好的思路。廊坊市区距北京40公里,天津60公里,天津港100公里,且紧邻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干线穿越境内,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是中国铁路、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中,城际轨道交通的实现互联互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协同发展才具备物质基础。

我们还需要关注到一个新的趋势,在现代通信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SOHO工作模式,居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居住或者更加分散,或者同一行业领域的居住更加集中,工作更加具有间歇性,呈现一种分散化集中的城市化模式,这对城市通讯、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卫星城必须是个宜居城市。成功吸引京津地区的人力、物力资源转移到廊坊,要保证城市的宜居性。一是城市要有科学的整体规划,社区密度要适当,密度太低,生活和市政成本都太高;密度太高,降低生活舒适度,还容易使贫困人口聚集引发社会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京津冀联手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刻不容缓。雾霾事件告诉我们,城市的竞争,首先是自然环境的竞争,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切都是空谈。

要探索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模式。解决好户籍和社会保障问题,廊坊比京津两地更有优势。外来人口的涌入,农民市民化,都会对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开放的城市才能更好地接纳转移和推动转型。

三、作为京津产业承接地的廊坊

习近平在调研中明确指出,北京应“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选择,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布局、产业布局相信将会出现很大调整。当务之急是尽快邀请属于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科教文卫机构、金融机构、央企入驻廊坊。

近年来,廊坊市以创新驱动突出发展四大新兴高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郊都市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据统计,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连年保持经济增速的3倍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接近20%。目前廊坊已初步构建了以总部经济、网络经济、创新经济为塔尖,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农业为塔身,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塔基的金字塔形现代产业体系框架。

在看到廊坊市经济发展的巨大的成果的同时,也应还注重到,目前廊坊市还存在着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比较高,产业园区的同质化倾向较重等问题。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廊坊应着眼于以下几个产业发展方向:

一、承接京津的智力和科技优势,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京津地区的智力资源和科技力量,可为廊坊产业发展提供高端研发服务,京津地区众多的央企、跨国公司总部与采购中心,可为廊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分工合作空间。结合廊坊现有的产业优势,可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战略新兴产业。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和高端服务业。北京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廊坊兼具区位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很适合依托北京的消费需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与经济中心,金融、信息、商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高度发达,国家机构、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高度集中,存在着巨大的高端服务外溢效应。廊坊可以选择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会展业务等作为首都经济圈内廊坊的特色服务业。

三、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端医疗业。目前职业教育的缺口非常大,职业教育的就业率远比大学生就业率要好,一个现实的选择是把廊坊的大学城充分利用起来,把廊坊打造成至少是一个京津冀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发展高端的医疗产业,只凭借廊坊现有资源是不足的,这就要开放区域内市场,一条路是依靠国家政策倾斜,将北京地区部分优质医疗资源向卫星城转移,另一条路是向外资和其它资本开放,吸引外资的好处是不仅带来优质的医疗技术,还能学习其成熟的运作产业链的经验。教育、医疗这些产业对于廊坊的新定位至关重要。只有留住了孩子,才能把大人留住;只有留住了老人,才能把青壮年留住;只有留住了青壮年,才能留住产业。

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随着北京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旅游休闲、运动保健等服务需求都将日益扩大。廊坊市可根据自身资源打造生态农业和特色旅游业的品牌,承接京津地区的需求。比如廊坊不妨在整个城市化的过程当中,采用一些逆城市化的方式,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企业打造一批乡间小镇,吸引特定人群,成为京津的后花园。

五、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廊坊是出宰相的地方,对于廊坊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利用京津地区传统的文化产业优势,推广廊坊地域文化,用文化去标识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设计、推广,非常重要。廊坊可以借鉴通州、顺义等地的做法,在吸引产业的同时,也可以做一下吸引人群的细分。吸引人群要比吸引产业更加重要,只有人来了,产业才能随之而来。

当前,在产业转移和承接过程中,还要注意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一靠政策规范和行政手段干预,二靠市场机制进行自主调节。政策规范方面,由于以重工业为主的产能过剩与污染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淘汰落后产能可以通过加强环保准入管理,完善区域限批等措施来推进。开展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动态监测,对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措施。政府可以牵头整合分散的产能,推动企业搬迁,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压缩产能。要想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要依靠市场自主调节的力量,舍得和敢于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容忍经济增速的适度下滑。

作者系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责任编辑:yuran]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