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走下神坛的GDP


来源:人民日报

人参与 评论

英国《独立报》网站甚至援引法国以大革命为代价消除君权神授观念为例子,论证必须及早摆脱对GDP的错误痴迷。可以放言,能否彻底告别对GDP增长的情感依赖,告别对物质财富的心理急迫,将决定我们能否擘画一条阳光明媚的未来之路。

又到两会时间。在经济换挡、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各省区市纷纷下调GDP增速目标,这个几十年来令人又恨又爱的指标正在逐渐归于本位。

其实,不光中国人有GDP情结,老美也曾喜好用GDP排位“抓眼球”。美国有人常用俄罗斯比较加州,用墨西哥比较得克萨斯,为了更好地形象展示,媒体甚至会把同各州GDP相近的国家直接拼合在美国地图上。

GDP比拼所带来的兴奋,显然不足以抚慰繁荣背后的伤疤。按照传统发展观念的逻辑,经济发展了,一切都会随之改善。事实却可能是,经济蛋糕做大了,幸福感却钝化了,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压力焦虑也越来越大。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生活满意度不升反降。幸福感同GDP增长没有正相关,无论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还是金砖国家的工薪一族,恐怕都深有体会。取景于尼泊尔的电影《等风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起来,GDP已经80岁高龄,从诞生至今却从未能摆脱质疑之声。在经济学家眼里,GDP并不是衡量经济健康的有效指标,不但不能反映出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也无法同社会进步画等号。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对GDP来说区别不大,但对百姓而言,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犯罪率升高会危及社会安全,但随之而来的安保投入却能提高GDP。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同样会推高GDP,但没人会期盼它们发生。GDP“槽点”如此之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用“国民微笑”替代GDP。

然而,GDP仍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GDP增长意味着经济活动增加、收入提高和就业改善,有助于贫穷落后地区消除苦难,在经济萧条时期也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冲突。不仅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网站将GDP标榜为“商务部在20世纪的最大成就”,许多观察家也将其纳入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列。然而,问题就在于,一旦GDP增长占据国家政策的“头把交椅”,收入差距、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GDP催生的负面效应很难得到有效抑制。《外交学者》杂志网站说的很形象,今天你可以站在屋顶上大声喊叫催促实现高增长,但是明天,空气中将会含有太多的污染物,让你根本张不开嘴。

“是时候抛开GDP了!”——这是《自然》杂志日前刊登的文章标题,文章认为,以GDP作为单一衡量指标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危险。英国《独立报》网站甚至援引法国以大革命为代价消除君权神授观念为例子,论证必须及早摆脱对GDP的错误痴迷。如此高声呐喊,正是因为GDP的统治地位并不容易撼动,有惯性依赖因素,也有既得利益阻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力推“绿色GDP”,就因煤炭行业反对而宣告失败。诸如“真实发展指数(GNI)”、“人类发展指数(HDI)”之类的指标,从经济理论到国家实践也有不小距离。探寻一套能够清晰描绘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替代性衡量指标,一直是很多国家不懈努力的方向。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确不可能把GDP完全弃之脑后。比抛弃GDP更现实的是,发展观绝不能被GDP所左右。在人们重新诠释“幸福”的今天,“发展是为了什么”的设问如同一阵狂风吹拂着整个世界,让飘在风中的GDP越来越轻。可以放言,能否彻底告别对GDP增长的情感依赖,告别对物质财富的心理急迫,将决定我们能否擘画一条阳光明媚的未来之路。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责任编辑:zhangzh]

标签:GDP增长 听风 下神坛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