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失独老人”提案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政协委员,作家莫言的提案与其涉及计划生育问题的小说《蛙》相关,重点关注了“失独老人”及独生子女费的问题。莫言建议,所有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应“纳入政府养老医疗体系,让他们优先入住养老院,优先享受医疗资源,给予减免托老费或者医疗费的待遇”;对于“失独老人”,则“应该让他们在60岁以后,就是丧失了劳动能力以后,能够享受到跟国家的公职人员退休后一样的工资待遇。”
从原理上看,政协提案,理应是一个让民生问题进入政策制定者视野,从而形成政策议题、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时机。比起很多不着边际甚至不痛不痒的“奇葩”提案,作家莫言“跨界”提出关注“失独老人”这个社会保障的问题,尽管在具体措施的建议上仍有可完善之处,但他确实是尽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基本责任。唯一要商榷的是,如果旨在关注失独、失助的老年群体,那么着墨之处似乎应该是另外两个关键词:例如“开放二胎”和“养老筹资”。
因为疾病或意外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任何社会都会有,孤寡无嗣者历来都是福利制度的重点关注对象。然而,“失独老人”这个群体之所以大规模出现,根源是实行了三十多年的“一胎政策”;他们以及其他贫困老人之所以孤苦无依,是因为养老服务没有解决“钱从何来”的问题。
早在十年前就研究“失独老人”问题的学者穆光宗指出,即使保守估计该群体的规模也有百万之众;去年学者谢勇才等人的研究发现,单是2011年新增“失独老人”数量就有12.26万,未来几年数量还会进一步上升。诚然,去年年底开始推出了“单独二胎”政策,但是那些已经进入中年的父母,其生育意愿与生育能力都非常低,实难受惠。这些人仍将万般无奈地冒着“失独”的危险迈入老年。因此,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是,即使现在全面放开二胎,“失独老人”群体仍会不断出现,起码维持30年;不放开二胎将会让此现象折磨中国社会更加久。
“失独老人”问题在当代中国之所以要特别提出来,是因为家庭被要求承担起照顾老人的几乎全部责任。然而,从福利多元化的角度看,福利提供本应由国家、市场与家庭三方共同承担。老人积蓄充裕,当然可以从市场购买养老服务;如果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服务,家庭就是老人福利的依靠,例如子女赡养。但是,对于老人而言,子女也会面对不同际遇,遇上个下岗失业,又如何养得起老人呢?这时就会有“国家去哪儿”的问题了。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养老规划文件不断提“9073”的概念——90%的老人家庭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让绝大多数老人依靠家庭,这里的假设是子女总有能力照料老人。
莫言政协的提案关注“失独老人”,提得很对,但可以提得更好。让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优先入住敬老院、优先享用医疗资源,或者领与公务员级别的退休金,不但会有社会权利平等上的争议,更重要的它们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从长远解决人口结构的问题,应该提的是“开放二胎”,要解决家庭无经济能力赡养或照料老人的问题,必须质问“养老筹资”怎么办。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财富派
视频
-
实拍日本“最美玩家”打街霸
播放数:194353
-
国行版索尼PS4主机开封仪式
播放数:124395
-
越南小哥用生命Cosplay火女
播放数:173975
-
杨幂代言手游拍广告曝光素颜脸
播放数:8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