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金融应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经济观察报

人参与 评论

在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4年货币供应量下调至13%,这意味着紧日子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如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防止债务风险,是摆在金融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3月5日,经济观察报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银监局局长邓智毅。

经济观察报:政府工作报告对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以稳为主,具体到货币政策,“稳”意味着什么?

邓智毅:毫无疑问,经济下行周期里面需要钱。钱一方面通过增量——超发货币,这是一种方式。过去我们曾做过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发现后遗症需要多年来消化,要付出代价。但可喜的是,这届政府突出了一个“稳”字,特别是在盘活存量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文章。去年“钱荒”的时候,也没有超发货币,稳住了市场。此外,政府对产能过剩的一些行业进行了压缩,减少了供求的失衡,相应的增加了一些消费的热点,增加有效的供给,政府报告里面特别提到这点。所以这是去产能化、去杠杆化,整合经济。

经济观察报:金融部门应该走出资金空转的怪圈,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邓智毅:国务院曾专门召开了会议,银监会也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核心的一条就是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过去确实曾有一种倾向,就是以钱生钱,钱在各个机构空转,事实上把整个社会利率都抬高了,但是实体经济又得不到金融的支持。经过这一轮的治理,相对于过去来说,现在更多企业的金融获得性有了新的提高。

对于银行而言,需要考虑信贷政策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如何来配合。我觉得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是有社会责任的,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润,只想赚钱。信贷政策应该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前提导向。所以现在国家的财政政策非常明确,银行应该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来相应的调整,多向实体经济,利于小微、三农、高科技这些实体经济来倾斜。

经济观察报:你是如何看待“影子银行”的出现,以及地方债务的风险?

邓智毅:这几年以来,地方债务增长非常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可以理解的,地方经济要发展、要就业、要财政收益,表面上看没有问题。那么其资金的来源,就必须有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分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体制内的银行贷款,有一些贷款的规模控制,还有资金控制,毕竟有一个量的控制。所以各种名目的表外业务,也就是“影子银行”业务纷纷出来,在体制内、体制外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量。

从这个意义上讲,储户愿意、银行也愿意、政府也愿意,从国民经济的循环角度来看,好像是没有问题,而恰恰里面就有问题。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的投资,特别是地方财政的收入,是严格刚性的,没有钱就会出现债务危机。

回过头来看,如果我们不加节制的任凭这种“影子银行”的发展,迎合这种地方无节制的追求高速度GDP发展,无节制迎合金融消费者这种需求,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就会出现大问题。所以说,“影子银行”要规范,要管理。

从根源上讲,要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跟事权。而且,今后地方的债务都要透明化、预算化。现在都有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审计署里面已经摸清了家底,特别是对负债率较高的地方,实际上已经摸得很清楚了。下一步毫无疑问,要将地方债务的规模牢牢控制住,而对于影子银行,则需要加上相关部门的一些规定,要多策并举。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责任编辑:houwang]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