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企业是市场化的主体


来源:中国经营报

人参与 评论

不进则退、不兴则衰,这是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吉林人参产业面临的困局。也正是这一困局让吉林探索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控量提质、科技兴参、品牌战略、开拓市场。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参业产值实现400亿元,到2020年参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

吉林为何不惜代价振兴人参产业?在吉林“人参振兴战略”中,企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人参实现大规模市场化还需要攻克哪些难关?就此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参茸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连学。

《中国经营报》:2010年,吉林省政府出台《意见》,将人参产业列入当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吉林不惜代价发展人参产业的背景是什么?吉林人参振兴计划将对中国人参的发展带来哪些意义?

张连学:最近几年,为推动人参产业的振兴发展,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也极大促进了全省人参产业的振兴。吉林大力发展人参产业,首先是出于发展山区经济的需要,长白山区具备人参生长的优越条件,在抚松等市县一半以上的农民靠养参种参获得收入来源,政府从政策层面扶持人参产业发展,有助于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另一方面,人参是吉林的一张名片,但无论在生产产值、加工技术还是在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远不如韩国。推动吉林人参振兴计划,可以在不增加人参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使人参产值成倍增加。

中国80%的人参来自于吉林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吉林人参的振兴也意味着国家人参产业走上了振兴之路。

《中国经营报》:振兴人参产业,实现吉林人参2020年参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目标,政府和龙头企业应该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张连学:吉林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参产值过千亿的目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一目标可以实现。在政府和地方龙头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长白山人参”品牌效应和人参质量正在提高,行业产值增长率也处于高位。

应该来说,政府和企业在促进吉林人参振兴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从政府角度看,政府是引路人,在品牌创立、质量监管和财政扶持等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人参产品的市场化则主要靠企业打拼,企业应该成为人参新资源食品走向市场的主体。

《中国经营报》: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指出,要坚持走“科技人参”之路,提升人参产品功效,不断提高人参产品的附加值。在提升人参产业科技含量方面你有何好的建议?

张连学:科技和品牌是促进吉林人参振兴的最主要力量。单靠种植人参不可能种出千亿、万亿产值,这就要提升人参产品的科技含量。但目前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加工设备、加工技术还比较传统、落后,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政府研发新的大型加工设备,同时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改良设备,提升工艺水平。

同时,与人参相关的很多科研成果还没有在市场中应用,建议政府设立科技示范园区,引导企业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设立人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奖金。

《中国经营报》:实现吉林人参千亿产值目标,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人参资源产品实现市场化。在你看来,人参企业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张连学:作为企业,要努力实现精加工产品的市场化,特别是在人参资源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提升和营销手段上提升。

尽管从目前来看,推动人参产品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凉茶、冬虫夏草等的成功案例表明,吉林人参实现千亿产值完全可以实现。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责任编辑:houwang]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