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韩正:上海自贸区改革是“革政府的命”


来源:中国经营报

人参与 评论

“力争在今年四季度,运行一年之时,总结推出首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和机制。”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主持上海代表团会议时如是表态。

中央冀望赋予上海自贸区推进各项相关领域的全面性改革,而从韩正主政上海的思路来看也是如此:新一轮上海转型改革,把加快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视为上海改革首务,以此为契机,着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国资国企、文化体制、城乡一体融合协调发展等各项改革。

“两千公务员编制下基层”,是韩正主政上海后在基层人事改革上的大动作。其背后的执政逻辑是,改革推进要下沉,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基础支撑。

“基层解决问题手段有限、资源缺乏、责任无限、力量严重不足。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政策安排上要有新举措。”韩正直言不讳,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事关上海改革发展全局。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的自贸区

在上海新一轮改革中,上海把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视为上海改革首务。

“这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改革开放探索任务,必须立足国家战略抓好推进落实。”韩正介绍,今年上海自贸区建设聚焦制度创新工作,立足可复制、可推广抓突破,自贸区改革将进一步提速。

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意义,韩正打了个比喻,流传很广:“不栽盆景,而是种苗圃。”

“上海的自贸区是中国的自贸区,不是简单的上海自贸区。”在韩正看来,上海自贸区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创新,手段是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最终是要将上海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这些经验成熟一批推广一批。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的次数高达77次,说明了本届政府对于改革的重视程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股票注册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不难发现,其中的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都是上海自贸区所要率先突破的内容。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认为,从国家战略的背景看,试验区的定位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试验区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机制体制创新的高地,要以开放促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

比如,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上海自贸区首先创新试点“负面清单”管理。这一管理创新模式,清晰地划分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一制度的成功经验将来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和领域的改革开放中,将会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

韩正透露,今年准备推出第二个负面清单,比现行的稍短一点儿。凡负面清单以外的,所有内外资享受国民待遇,全部取消审批,采用形式备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本报记者表示:“自贸区强调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表现就是采取了负面清单的监管机制,能够让企业抓住商机,在世界范围内与跨国企业公平竞争,今后,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以及其带来的政府监管的高效率性。”

3月29日,是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半年的时间节点。据悉,上海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要求,对自贸区成立半年以来的进展作第一次评估,通过评估,确定第一批可供复制和推广的改革成果。

目前,已经有20多个省市公开提出建立自贸区的申请,在各地的方案中,势必要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复制、推广一批制度。

此外,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贸区开放创新的重中之重,亦被外界期待。但在自贸区获批初期,迟迟未有实质性突破。

显然,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方面遇到的阻力很大。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叶珺对本报记者表示:“金融触动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金融一旦在一个点上开放,整个资金的流动就很难管理,监管部门对此态度谨慎。”

“金融涉及国家的一些重大改革,金融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韩正说,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四方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跨境贸易结算、外汇管理制度创新。

“这四大块方案会公布,但实施细则会逐步公布,不是一步到位。路,要一步步走。”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金融改革,韩正“慎重”表示:开放、改革、搞活,和防范风险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两会前夕,涉及上海自贸区有关金改制度创新密集出台。

2月中下旬连续两周内,央行上海总部共召开五次发布会,密集出台了5项自贸区金改细则,包括人民币跨境支付、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小额外币利率存款上限放开、外汇管理和反洗钱细则等。

从上述细则内容来看,涉及了“央行30条”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监测与管理”四大项。

自贸区改革是“革政府的命”

“上海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进入了关键突破期。”韩正表示,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以率先探索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协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国资国企、文化体制、城乡一体融合协调发展等项改革。

“自贸区是什么样的改革呢?说到底是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什么呢?是革政府的命。什么叫革政府的命?是提高政府的效率,包括对政府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不是市场起决定配置资源作用的这些环节——进行改革。”韩正在1月19日下午上海市人代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此表示。

在韩正看来,政府管理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监管模式改变,不再审批了,而是在事中、事后过程进行监管。安全审查机制、反垄断审查机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信用管理体系、综合执法体系和部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这六项正是上海目前正在构建的事中事后监管的基本制度。韩正表示,“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就是这六个方面。”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基础支撑。“基层解决问题手段有限、资源缺乏、责任无限、力量严重不足。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政策安排上要有新举措。”韩正直言不讳,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事关上海改革发展全局。

上海今年的大动作,是推动市区两级人财物向基层下沉。由财政供养的编制人员优先向基层安排,市级机关精简出的近1400个公务员编制和各区县将精简出的1000多个编制,都将充实到基层一线。

这一做法在浦东已有尝试。去年底,浦东就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精兵简政、简政放权。具体措施包括:推进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整合,合并成立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索加强事后事中监管,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区级机关大幅“瘦身”,15%的机关编制、15%的内设机构将被核减。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houwang]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