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以民生为抓手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人参与 评论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有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数字化,也有对民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如“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些要求已然具体到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领域,尽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是冷冰冰的数字,但其背后则是暖暖的温情,是民众可以实实在在感受的民生。这也展示了政府在今年里将加大民生投入,以此为抓手来促进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让中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事关民生的具体要求,其实也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扩内需政策难以发挥实效,推进也举步维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老百姓的钱包不够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得“留有余粮”,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难以让民众敢于消费,扩内需政策也就无从谈起。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对居民收入做出了具体要求,还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要求,这就通过政策兜底解决了民众的后顾之忧,借以激活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则是以市场的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在一些城市中,房地产市场因为供不应求致使房价高企,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则能够补充市场供给,通过平衡市场供需来实现房价回落。同时,“坚决向污染宣战”则是要求了加快经济发展转型步伐,以前那种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自然生态已经发出了警告,要发展而不要污染就需要经济体制在阵痛下改革。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体制改革已不单单是经济体制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政治和社会等领域。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领域的表述也不单单是民生领域努力就能够解决的,这也需要经济方面的努力,在做好民生工作的同时必然就要做好经济体制改革。当然,这些民生领域的改革都是“硬骨头”,也是老大难问题,要想实现民生目标就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见真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已经做出了承若,那就需要实现,否则就是在拿政府公信力开玩笑,也会让民众失望。

“中国梦”是理想,但要想让理想照进现实,就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敢于“割肉”的改革决心,是难以实现政府的庄严承诺的。(雷海超)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责任编辑:houwang]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