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再掀“国退民进” 这一次谁做勇士?


来源:凤凰财经

人参与 评论

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信任,这让那些试图从国企口中分一杯羹的民营企业家们多了一些想象空间,也让市场派学者们迫不及待地宣布:新一轮国企改革业已重启,国退民进渐成趋势。

让他们坚信这一点的是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公布,在这份“决定”中,市场作用表述由“基础性”改为“决定性”,关键细则则包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然而,从此届“两会”来看,经过近4个月的酝酿,民营企业家们的想象依然停留在想象,与中央及地方政府接力出台政策表现出来的热情相比,民营企业家们更多的是忐忑与观望。

凤凰财经在数月间曾询问近10位民营企业家对这一话题的观点,然而,对参与国企改革抱有热情、认为是投资机遇的寥寥无几。在“两会”中,直面这一话题的仅有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一位。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是民营企业家中对参政议政保持热情的少数者之一。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之前,其有20年全国政协委员、10年全国政协常委、10年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议政”履历。

事实上,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中提到“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凤凰财经去年10月曾披露,这一政策的推动机构即是全国工商联,该机构在当年5月份即曾委托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向政府高层反应了相关问题并在9月得到高层这一允诺。

按照刘永好在此次“两会”中提交的建议,其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经济体制改革,建议除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领域外,均鼓励民营企业充分、深度参与;政府投资平台应让出竞争性的市场;列出一个可由民企参与合作发展的国企清单。

然而,对于国企改革机遇,民企里的担忧者多过乐观者。凤凰财经总结他们担忧最多的三大原因是:1、怀疑政策持续性,民营资本退出安全难保障;2、国企政企未分,自身难有平等对话权;3、资金量庞大,想进也难。

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对此即自嘲:“我没有钱,我也不敢。它的本钱太大,我的太小。它说增资,比如动辄增资100亿,我能占多少股份呢?你抓一头鲸扔到锅里,叫我撒一把盐巴,我没有那么多钱买盐巴啊。”

诚然,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几乎出现了每隔三至五年就进行一次大调整的周期规律,“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即过往轮替出现。

而每当此时,中央政府必定会出台持续的宏观调整政策,毫无例外,民营资本必定是最主要的调整对象,伴随国企改革相应的国退民进也几乎毫无例外的被强势的国进民退所取代。

简单梳理,1978年至1991年整体属于民营经济被认可并在多数行业发展的阶段;而转眼到1989至1991年间,民进收缩,民营企业主甚至出现无偿交给集体的现象;1991年到2004年间,民营经济地位得到制度确定并长足跃进;而2004年至今,在钢铁行业、煤炭行业整体则是国进民退,政府干预下的民企退出频繁出现。目前国内乳粉行业正在进行的所谓行业兼并重组亦是如此。

纵观国进或民进轮替的转折点均起于政府宏观调控或经济低迷,而几乎每次政府主导的“民退”中,被挤出民营企业家均会出现“悲壮”的案例,最为典型的莫过于2004年钢铁行业国进民退中铁本戴国芳的入狱。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大江大潮中,料想定会波澜壮阔,踏入的勇士们总会有幸运儿,也会有跌倒者,唯祝好运。(作者:刘利平)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责任编辑:houwang]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