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个税改革何时破局?财政专家贾康称短期内难有大作为


来源:时代周报

人参与 评论

个税改革何时破局?

财政专家贾康称短期内难有大作为

编者按

自2011年个人所得税(以下内文统一简称“个税”)法最近一次修改后,个税起征点暂时定格在3500元上。据称这是“考虑了民意的结果”,事实却是无法让人满意。

由于难以对富人的非工资收入进行征税,我国的个税一直被诟病为“工薪税”。近年来,广大民众要求改革个税的呼声日益高涨。今年乃至之前的全国两会上,亦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提出再次调高个税起征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甚至干脆免征工薪阶层个税。而不久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关于“综合所得税”的表态更是让人看到了税改的希望。

不过,来自贾康等财政专家的吐槽则给代表、委员和民众的热情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个税改革目前时机并不成熟,这更多缘于相关综合数据库建设缓慢,因此拖累后续的征管机制、征管措施、法律条文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贾康坦言短期内难有大动作。

如此看来,个税综合改革,乃至对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利好,仍有待时日。

本报记者陈舒扬发自北京

个税改革再次进入公众视野。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答记者问时,两次主动提及“综合所得税”。

第一次是被问及“离婚卖房避税”时,楼继伟提到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不是按家庭征收”的个税,并表示“下一步改革的时候改成综合所得税时要考虑”;第二次是谈到个税起征点是否还有上调的空间时,楼继伟表示“下一步要做的是把分项征收改成综合所得税,简单地提高起征点的做法并不公平,不能体现每个家庭的差异”。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国的个税税制大体分三种: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根据个税课税单位的不同,又分个人课税制和家庭课税制。我国现行的以个人为征收主体的分类所得税制,由于难以对富人的非工资收入征税,被指责沦为“工薪税”,其未考虑家庭负担差异,也被认为偏离了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

事实上,个税税制需全面、系统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也是上世纪就确定的改革方向,此次楼继伟的表态似乎给出了改革启动在即的信号。但个税综合改革的条件仍未成熟。

改革不能“局部修补”

一份“关于个税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的提案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被提出。提案人是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提案举例称,“同样收入的人,由于家庭负担不一样,却要缴纳相同金额的税,而家庭总收入多的人反而可能不需要纳税。比如,有两个家庭,其中一个家庭有三口人:夫妻和一个孩子,却只有一人工作,假如每月收入是5000元。另一个家庭只有夫妻二人,且都有工作,两个人每月工资均为3000元,因而家庭每月总收入是6000元。按照目前个税规定,前一个家庭需要纳税,而第二个家庭却不用纳税。”

其实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李书福也提交了《关于上调个税起征点并推进个税改革的提案》。这份提案除了提出将个税起征点从现行的3500元上调至5000元,亦提出考虑家庭负担、采取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等建议。今年的提案则去掉了起征点上调的内容,突出“推动分类所得税制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改革,为家庭课税制征收创造基础条件”。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自1994年现行个税法实施以来,我国曾三次修改个税起征点,分别是2006年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11年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此外,工资薪金所得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为七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并将最低的一档由5%降为3%。

近几年来,要求继续上调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不绝于耳。2011年初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只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时,其中一大声音便是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而最后提高到3500元,被认为是考虑了民意的结果。

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甚至建议,“在一定的时期内暂时免征工薪阶层个税,实现收入倍增、培育我国自己的中产阶层。”

最近的一次个税起征点调整后,对工资所得实行的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多被评论人士指责过高,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征税过重。李书福在今年的提案中作了比较:“中国目前的个税税率大大高于周边地区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香港是2%-15%,新加坡是2%-28%,马来西亚是1%-29%,加拿大是17%-29%,日本是10%-37%,美国是15%-33%。”

伴随着舆论对个税起征点和税率的争议,更多的财税和经济学者则表达了对个税改革力度的失望。2011年个税起征点第三次修改时,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李稻葵曾撰文,称现行所得税制“设计非常不合理”甚至“弱智”,指出“个税改革不能局部修修补补”。

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行个税制度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资本所得的税负轻于劳动所得;二是分类征收带来的不公平,有多渠道收入来源的人,相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人,税收负担要低。

综合计征渐次推进

“中国个税的改革目标定位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迄今已经跨越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等四个五年规(计)划。作为国家层面所确立的一个税种的改革目标,追求了十几年之久而未有结果,并且,虽一再受阻,但始终未加改变,这在中国税收改革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个罕见的特例。”

以上是2011年个税法第三次修订之际,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个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建议》的开头。课题组希望借个税调整正当舆论热点之际,提升人们对个税综合改革的关注。这篇建议被称为个税综合改革的“财贸所方案”,是至今为止公之于众的有关个税综合改革的唯一一份具体成文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是,在保持现行分类所得税制的同时,对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试行自行申报和年终综合计征;对于这部分纳税人此前在分类计征下代扣代缴的税款视为预缴税款,年终汇算后多退少补;至于纳入综合计征的收入范围,方案根据征管成本大小提出从易到难的5种选择。最小范围是工资所得和劳务报酬,最大范围接近美国的“大综合”模式,将所有所得项目均纳入综合计征。

事实上,从2005开始,税务部门开始建立个人纳税档案,要求年收入12万以上的个人自行去税务部门进行申报。上述方案即希望以此为基础,做实自行申报制度。

方案的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社科院财贸所)院长高培勇日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方案依然代表其所在机构的观点,即立足国情,在现行分类所得税制要素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以相对较小的征管成本引入综合制因素,尽快建立初始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采取这种“渐进式”改革的原因是,在新的个税征管机制未建立前,保护现行税收征管机制的“底线”不被突破。

申报制无疑是个税综合计征的基础,“但是现在对不申报的也没有处罚,我的一个建议是扣除项目在分类计征时不进行扣除,纳税人申报了之后再予退补,这样鼓励人们自行申报。”刘桓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刘桓也认为,综合计征的范围更可能采取渐进的方式,改革的路径可能是先将劳动所得的收入合并,资本利得、财产转让所得暂时不纳入。因为劳动相关的是经常性的收入,而财产或资本利得的发生更偶然。

配套措施尚待完善

前述“财贸所方案”的主要参与人、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税制改革现在的核心工作是正在推进中的“营改增”。但“营改增”占据了很多资源,而推进改革的资源有限,导致个税改革推进速度受限。

个人收入的申报还只是个税征管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部分,综合征收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完整的个税综合数据库,甚至需要实现税务、金融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国税总局曾在其网站上回答网友关于个税综合征收的提问,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需要相应的征管环境和税收征管手段做支持。例如,建立纳税人单一账户制度,所有的收支项目均通过该账户,严格控制现金交易,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征信体系,个人纳税情况与其贷款、就业、求学、经商、领取养老金等直接关联,税收信息化建设较为发达,全社会纳税意识和协税护税积极性较高,税收违法成本较高等”。

“现在甚至不知道有哪个机构在建设这个数据库,也不知道这个数据库的具体建设计划,不知道具体由哪个部门负责筹划该项建设。”张斌在前述采访中说。并且,“先要做好前期的基础技术准备,将征管数据流的平台搭起来,然后才能谈得上制度的设计、征管的措施、具体法律条文的修订,最后才是实施。”

至于呼声较高的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张斌指出“目前还谈不上”,“我们连按人头为单位归集数据都做不到,如何能做到按家庭为单位归集数据?”而“财贸所方案”也建议,在初始阶段,考虑到征管因素的制约,暂不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申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今年全国两会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个税改为综合征收,仍需要许多配套政策,短期内没有大动作的可能性。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讲了十几年,这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刘桓说,“需要的是突破现有体制。”

“富人税”离中国有多远?

本报记者马欢实习生王宇捷发自广州

“富人税”在国外早已不是新闻,诸如美国不断调整的征税法案,西欧各国的超高税率,而法国更是以夸张的“特别富人税”将不少人吓得出国移民。

相比之下,同样面临着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中国,关于是否要征收“富人税”这一问题,尽管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会讨论,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

根据福布斯最新发布的2014年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国内地上榜富豪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52名,仅次于美国。

而另一方面,时代周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全部个税收入中,近2/3来源于中低收入家庭。随着工薪阶层的生活压力日益加大,关于个税改革的呼声也愈发强烈。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前中国的税负集中在中等收入和中下收入阶层,富裕阶层的税负相对外国来说显得太轻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开征“富人税”、缩小贫富差距,在中国何时才能实现?

让高收入者按月缴税

在目前国际上实行的分类税制、综合税制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三种税制模式中,我国是为数不多的采用分类税制的国家。尽管这种模式符合税制简便的原则,但分项计征使一些高收入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避税,社会也会出现高收入者税负轻、低收入者税负重的不公现象。

事实上,为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我国曾多次修改个税法。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由原先的2000元调高到3500元。

“2011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股息、红利、利息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这四项,占了整个个税收入的94%。其中,工资薪金所得是大头,占到整个个税收入的六成以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介绍。

不断调整的个税征收仍旧没有充分体现公平原则,每年全国两会上,关于开征富人税的呼声依然很高。

中山大学税收与理财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个问题不解决,最终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而推进个税改革及征管模式的转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税体制,从而达到公平税负,为我国市场经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调动一切劳动者的积极性。“个税能够间接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通过调节收入差距来缓和目前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3月6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表示,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做法并不公平,不能体现每个家庭的差异,“一个人一个月挣5000块钱不多,自己生活还不错,但是一个人挣5000块钱同时还要养一个孩子就很艰难。实行综合所得税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要把你所有的收入综合计算,同时考虑你的支出,包括基本支出,也就是说你有没有赡养、抚养方面的负担;有没有再教育的需求,当然你说有需求不行,你得交了培训的学费;有没有住房贷款按揭,这些都可以抵扣,当然三套房子可能就不给抵扣了,自己基本需求的那一套可以抵扣。”

楼继伟称,大部分实行综合所得税的国家基础起征点是很低的,不是3500元,一些国家折算到中国的货币来说可能是350元。所以,简单地提高个税起征点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卫华也认为,目前面对贫富不均的现状,个税征收还是应该选择以个人为单位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对个人经常性所得或者劳动所得采用综合征收模式,按月预缴个税,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西方富人税赋支撑国家财政

对于高收入者或富人的税收课征,一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头疼的难题。为了鼓励投资,作为生财工具的资产,长期以来其税负往往低于薪资,导致拥有资产的富人实质上少缴税。

不过,在财政危机与贫富差距的背景下,西方国家针对富人多课税的声浪越来越高。

2012年,西班牙政府就大幅增加了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对年收入30万欧元以上者,所得税税率由过去的45% 提高到52%。意大利目前也分别向那些年收入高达50万欧元和30万欧元的人群增收3%的附加税。

高收入者是美国个税纳税的主体。据统计,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群体所交纳的税款每年占美国全部个人税收总额的60%以上,是美国税收的最重要来源。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每年巨大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由占人口少数的富人贡献的,而不是占纳税总人数绝大部分的普通工薪阶层。

即便如此,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是于2011年提出了课征“巴菲特税”的方案(由于沃伦•巴菲特指出,尽管作为一个亿万富翁,但是他所缴纳的平均税率比他的秘书还要低)。该方案将针对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富豪,定出最低税率,让富人参与扭转财政赤字。奥巴马称“这只不过是一道数学题”。

2013 年,奥巴马又签署法案,对年收入超过40 万美元的个人和年收入超过45 万美元的家庭,税率由现行的35% 提高至39.6%,而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税率由15%升至20%,遗产税最高税率由35%升至40%。这也是美国自196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增税方案。

法国总统奥朗德更是因为当选后在国内大征“富人税”而引发争议。对收入过百万的富人征收75%的所得税,一度让不少法国名人富豪出逃移民。虽然2012年12 月法国宪法委员会曾裁定奥朗德政府的“特别富人税”计划违宪,但后者随后把这一税种定性为临时性征税,将其改名为“特别互助贡献税”,并把征收时间限定在2013 年和2014 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规避违宪裁决。但法国许多高收入的艺术家和企业家并不相信奥朗德政府的说法,依旧选择移民。

法国富人为逃税而移民此前早有先例。1981 年,法国社会党密特朗政府推出富人税后,当时的法国著名影星阿兰•德龙因此而移民瑞士。此后,法国摇滚歌手约翰尼•哈里代、网球明星诺阿等都因富人税而出走,选择加入瑞士或比利时国籍。

2013年,德国的绿党和社民党也在联邦议会大选时表示,如果获胜,将大幅提高所得税最高税率,同时引进财产税和提高遗产税。两党希望将最高税率由目前的42%提高到49%,将目前每年征收的遗产税44亿欧元再翻一倍,还希望开征富人财产税。绿党试图通过这些措施在10年内筹措到1000亿欧元。

奥地利红黑联合政府虽然没有就征收富人税达成一致,但为了整治国家财政,提出富人应交纳“团结费”。对年收入在18.5万欧元以上者,政府对其工资要征收额外的附加税。

英国工党政府在2010年将年收入超过15万英镑的高收入者的最高税率由40%提高到50%,旨在弥补国家财政,但收效甚微。而保守党上台之后,政策发生了改变。为了重振疲弱经济,政府给富人减轻税赋,英国最高税率又由50%降低至45%。

数据显示,西欧国家针对富人的个税征收平均税率高达46% 。与此同时,许多东欧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采用较低的所得税税率,如波兰的最高税率为32%,捷克为15%,俄罗斯仅为13%,这也导致不少西欧的富豪逃至这里。

相关专题:2014两会:市场闯关

[责任编辑:houwang]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