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国企面临双重变局
现有垄断国企主导的领域正面临双重变局,一是方向已定、细则未明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逐渐长成的大型网络企业从互联网领域发起的重构经济版图的运动。由于这些变革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走向,也关系着诸多资本集团的利益得失,围绕这些变革展开的政策博弈必然是激烈的。
大型网络企业在原有垄断领域的扩张和冲击,主要矛盾在于政策层面,即当网络企业运用新的运营模式渗透垄断领域并分庭抗礼,管理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认可和容许这些新的模式。以金融领域为例,新兴互联网企业在金融领域刚刚展开不久,已引发多次波澜。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通知,暂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该司指,这一举措主要从客户支付安全角度出发,何时能恢复这两项业务尚不能确定。据央行官员称,支付宝和腾讯发虚拟信用卡产品,并未向央行报备。
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新鲜事物。在1990年代末中小国企的产权改革进程基本完成之后,所谓“傍大款”逐渐成为私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主流形式,即私营资本作为小股东参与国企资本主导的各种运作,例如在山西小煤矿整顿过程中,即有私营资本与国有煤企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收购。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际上是在十余年实践基础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努力。
此前,对垄断国企的批评中有一种流行的误解,即垄断国企自身是阻碍改革的利益集团。这其实是违背常识的,在1990年代以来国企改革的浪潮中,国企管理者一直被各种企业家理论视为改革的中坚力量,在垄断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国企管理者怎么就不是产权改革的中坚力量了呢?在产权改革的问题上,垄断国企的管理者与以前那些参与MBO的中小国企管理者的行动逻辑,并没有本质区别。
而1990年代以来国企改制进程中频发的各种侵蚀国资的腐败现象,在当前反腐败得到广泛支持的社会氛围之下,自然被视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车之鉴。事实上,已有商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私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充满“风险”。如何避免“腐败”,无疑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者面临的主要难题。习近平总书记3月9日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这些话明确指出了要害所在。
垄断国企面对的这两种变局,有着不同的逻辑和路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旧题新篇,围绕它的博弈是老套的,而新兴网络经济的挑战则是三十余年来所未见的变革,它更有可塑性,需要用新的思维来面对。(编辑祝乃娟)
相关专题: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财富派
视频
-
实拍日本“最美玩家”打街霸
播放数:194353
-
国行版索尼PS4主机开封仪式
播放数:124395
-
越南小哥用生命Cosplay火女
播放数:173975
-
杨幂代言手游拍广告曝光素颜脸
播放数:8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