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马蔚华:一季度银行存款减少近万亿 银行不再一统天下


来源:凤凰财经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财经讯  “2014绿公司年会”于4月20日-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21日的“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挑战”分论坛上表示,一季度银行存款减少将近一万亿。

马蔚华称,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融资已经打破了银行一统天下。从负债看,今年一季度银行的存款减少了将近一万亿,九千亿,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托媒,其中也有。同时他表示,“互联网吸引了没有放开利率的这种存款。”

以下是文字实录:

马蔚华:

该讲的上面几位嘉宾都讲了,所以我只能从另外一个角度重复一下和我们这个年代的改变,从现实实现远见相关的一个话题,就是创新的话题。所谓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我想讲一下颠覆性创新和传统银行的变革这个题,最近在市场上,大家都知道有两个企业最火,一个就是小米的手机,一个就是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前者雷军以粉丝的思维、低价的原则,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大众化,所以他三个月就卖了一年的指标。所以市场上称为“屌丝逆袭”。

特斯拉是几个做航天、汽车等在一起改变了传统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他们用节能和酷的造型,使特斯拉红遍全球。市场上叫做“跨界打劫”。

无论是“屌丝逆袭”还是“跨界打劫”,都有几个特征,一个是用互联网卖车,不是用传统的网点4S店,非常注重体验,通过粉丝传播、明星示范,迅速火起来。迭代创新,不停地创新。所以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教授科里叫做颠覆性创新。这是一个新词,平常的创新叫做延续性创新,延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区别在于,前者传统的延续性创新涉及的思想是现有的客户和已经证明的市场,创新目的是扩大客户、扩大市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颠覆性创新比现在市场更便宜、更方便,寻找这个替代品。然后,它是一个全新的一个不同的价值主张,构建一个全新的消费供给的范式,所以颠覆性创新和传统性创新是有非常大的不懂。

在过去十几年,我们可以想象颠覆性的创新屡见不鲜,大家有了苹果,可能没有人再用MP3,亚马逊的兴起断了传统的实体输电的生路,数码相机使我们彩色胶卷灭亡。所以这种例子很多,往往在不经意间,我们被颠覆了,所以通用汽车前CEO叫做埃克斯,他有一句话,历史垃圾箱里堆满了忽视颠覆者的灵魂,颠覆和被颠覆还会不断地上演,我们能否主动地拥抱颠覆性创新,来实现自我的颠覆,我觉得这是一个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企业能否生存的一个命门。

历史上颠覆性创新是什么,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兴起,到今天,中国拥有5亿移动客户的大环境,移动互联带来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大家手里都有移动手机,情不自禁地就摸起来要看一眼,假如没有它,你会百无聊赖,现在人们正在把移动通讯变成可以穿戴的,戴在身上的使用方式,所以现在数字化生存已经变成一个现实,人们已经不是用上网了,而是在线,原来我们说是有虚拟空间,现在虚拟和现实已经不是很遥远,我们只有线上线下的深入,而没有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差别了。

移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30年前托夫勒说过,他预言过,不会有的规模的生产,大众消费和消费娱乐,而是个性化的消费,30年前的预言今天变成现实。移动互联的实现,使选择权更多的在消费者手里,我们体会的很深,所以个性化私人定制,以客户为中心,这个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作为金融业。如果违背了这个,我们节失去客户,改变了人类的商业模式我们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而商业模式是被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地被改写。

我们现在真正从工业文明到了信息文明的时代,我们以前所熟悉的许多规律、规则,现在都被冲破,空间的价值在变小,时间的价值在提升,快公司被受青睐,大规模的市场粉碎成被重视的小市场和碎片化市场,互联网的兴起,使那么多弱势群体、普惠金融、大众消费越来越提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移动互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决定意识,现实中的改变,产生思想观念的改变,我们现在有很多时髦的思维方式,什么粉丝思维,碎片思维,聚焦思维,跨一步的思维等等,这些思维方式怎么产生,移动互联能使大数据在收集、分析、共享方面越来越广,相关性的分析替代了因果关系的分析,所以开放、包容的理念渗透到社会、企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去组织化、结构化、中心化的思潮兴起。

所以现在有一个总结的互联网思维叫做极致体验、迭代创新、跨界平台、解决高效、普惠共享,这可能是我们今天时代追寻的理念。总而言之,互联网改变了一切,那么对于传统的银行冲击是最大的,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个有IT属性的企业,在历史上大家想一想,IT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银行的巨大变化。从乔家大院到电子化,现在零时差,到现在私人定制,背后支撑都是IT发展。我们把互联网金融叫做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从各个方面都形成一个挑战。

从职能上银行中介是融资和自负,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融资已经打破了银行一统天下。从负债看,今年一季度银行的存款减少了将近一万亿,九千亿,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托媒,其中也有。互联网吸引了没有放开利率的这种存款。从盈利来看,传统银行的利息收入,随着网络信贷的分流会减少,虽然不明显,但是是减少的,网上理财、网上保险也会使银行代理费的收益减少,所以包括银行POSE机刷卡手续费影响,第三方支付带来的都是这样,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种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第三方企业绕过银行账户,职业可以切断银行客户的关系。传统的银行是封闭的一个内环,而互联网企业是互联互通、平台开放,可以众筹众创,银行可以跟客户在一个平台上来创新产品,产品更加符合客户的要求。

互联网的企业,互联网比过去的银行高达上更加民主、平等,所以更受到普惠金融的欢迎。所以我们虽然现在被托媒或者分流,份额现在还不是很明显,但是这些未来的挑战,现实的挑战和未来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我觉得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是商业银行传统运行的方式,而不是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融通,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是提高融通效率,所以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都应该是互联网发展特别是移动通讯发展的受益者。

我们现在经常讲,传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颠覆、反颠覆,当然这种冲击挑战对于银行的变革是有利的,可以倒逼银行改革,银行改革发展以后,也会促进互联网企业进一步创新,但是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合作,他们之间的优势互补可能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金、经验,所以人员各种立体网点,银行大数据、网点、后发优势对普惠金融解决方案,互联网时代、移动通讯时代,传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应该深度合作,通过他们的优势互补,使我们的金融覆盖面更广阔,所以我觉得作为传统银行应该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面对今天的挑战,更加积极、主动地注入、融入互联网,我们和互联网企业一样一道为我们全社会更好地接受得到金融服务,而共同努力。谢谢。

主持人:马行长原来是传统银行的行长,但是他下岗以后,说金融互联网带来挑战和创新。我问马行长一个问题,你说一个字,你对互联网金融作为你曾经是传统银行行长,你是爱还是恨?

马蔚华:毫无疑问是爱,爱之深。虽然我过去当了15年传统行长,但是真正帮助我把这个事做成的是互联网,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就用互联网的形式发展我们的传统银行业务,特别是零售业务,我们现在互联网对零售业务的替代率已经超过95%。

主持人:因为姓马吗?马云、马化腾、马蔚华。

马蔚华:有点意思。

相关专题: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

[责任编辑:zhangfj]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