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看处方:智造病友2.0社交圈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人参与 评论

“看处方”定位垂直社区服务及病历信息共享平台,围绕“家庭”,划分为母婴、儿童、慢性病等多个领域。上传的电子病历详细记录治疗过程,既是患者长期保存的医疗健康档案,同时,也给其他有着相似病情的患者用作参考。目前,“看处方”已经累计收集了2万份在线病历。

企业名称:上海爱海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线时间:2013年

创业地点:上海

创始人:沈扬、徐琳、汪院

商业模式:健康互助垂直社区及病历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内外医生合作。

融资情况:获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数百万美元融资。

当重大疾病来临,线下跑遍医院也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案,网上也找不到任何有效信息,这时求教身边有类似经历的患者几乎成了唯一可行的方法。“看处方”就是这样一个患者交流社区,让用户上传并分享自己的看病和治疗经历,上线一年多刚获得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数百万美元融资。创始人沈扬(Mar-tin)对南都记者说,接下来将重点往移动端发展,对接国内医生资源,目前还处于纯投入阶段,短期内不考虑盈利。

社区攒人气

沈扬在澳洲有17年的全科医生经验,谈起“看处方”这个创业项目,他对南都记者说,团队成员都有过家人罹患重大疾病的经历,因此特别了解患者四处寻找治疗方案的需求,而事实上,医生往往无法给出患者所希望的正确方案,选择权还是回到患者手上,而此时,与同病相怜的患者互相交流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沈扬也对国内缺乏主动管理健康的意识的情况深有感触,他希望藉此把人们的健康观念培养起来。

“看处方”定位垂直社区服务及病历信息共享平台,围绕“家庭”,划分为母婴、儿童、慢性病等多个领域。上传的电子病历详细记录治疗过程,既是患者长期保存的医疗健康档案,同时,也给其他有着相似病情的患者用作参考。目前,“看处方”已经累计收集了2万份在线病历。

用户也可以在上面发起与健康有关的话题,平台上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2万条提问和讨论。不过南都记者浏览发现,实际上每个话题的讨论不算热烈,大部分只有寥寥几条回复。对此,沈扬对南都记者坦言,大多数老百姓都喜欢当听众,让他们主动发起讨论不容易。为此,团队推出了一个“马丁医生”的形象品牌,目前平台上已经有不少“马丁医生”发表的长篇健康探讨,既是激活社区氛围,也是增强用户的信任感。“相比那些娱乐、八卦的社区,‘看处方’的用户量可能没它们大,但我们的用户粘性会更高,进来的人都是真正关心自己健康的。”沈扬说。

对接名医

除了社区交流,患者也希望可以获得专业的医生帮助。沈扬认为,引入医生更能让平台的信任度“加码”。藉着平台的用户积累,团队此前推出了一个名为“看处方国际求助”的Q Q空间应用推广,沈扬在国外有医生资源,可以为患者对接顶级专家会诊,目前这个项目正处于测试阶段。

接下来,“看处方”还准备与国内的医生合作,在6月上线一个移动端的项目。据悉,这将是“看处方”未来发展的重心。然而,目前对接患者和医生的应用已有不少,“看处方”有何区隔?此前,有媒体提到“看处方”会涉足患者跟踪管理及定制化的医疗服务,沈扬表示,具体的模式目前还不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自我诊断、医生问诊、挂号服务三种思路,“看处方”都不会做。至于商业化,沈扬表示,暂时不考虑盈利,更多精力将放在用户培养和品牌建立上。

[风言风语]

点评嘉宾:NEA全球合伙人、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蒋晓冬

商业化未明

对于互联网结合健康医疗,无论是做患者社区、医生社区还是医患交流平台,都是可行的探索思路和方向,但怎么落地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怎么打通商业链条,这正是创新的难点和焦点所在,目前都没找到清晰的路径。

分析常见的几种模式,比如搭建挂号预约平台,很多都得靠政府在里头扮演重要角色,毕竟掌握优质医疗资源的三甲医院处于强势地位,没有话语权的挂号平台凭什么去分一杯羹,原本挂不上号的患者不见得通互联网手段就能解决。又比如医生问诊,平台又不是医疗机构,医生在上面给的建议,最后由谁来负责呢?至于看处方可能会做的让医生对接面诊过的患者以跟踪管理,我觉得比起面对新患者,医生可能更愿意服务,这个思路值得探索,但核心的资源紧张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说到底,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跟患者的期望不完全对称———病人当然希望可以经常跟医生交流、咨询,乃至获得诊疗,但医生有自己的考虑,他们本身有执业机构的工作,时间已经安排得很满,用什么激励方式让他们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这些健康平台的服务里?

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医疗这个链条很长,牵涉多方利益。现在做医疗健康的平台仍然处于投入阶段,还没摸索到成型的商业模式,离成规模的盈利就更远。在这个过程里,各种创新的想法都值得探索,最终看谁能更准确地把握现实需求,激活有效的健康医疗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 梁卓慧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医生 患者 诊断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