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3D打印局难破


来源:经济观察报

人参与 评论

易欧司光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吴承轩也正在忙于3D打印技术的市场推广。吴承轩说,未来在国内推广3D打印技术,大家太过于专注设备市场,其实从国外经验看,最大市场不是设备市场,而是材料市场。

庞丽静

肖国栋正忙着把他的3D打印产品推向市场,试图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

肖国栋是微深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他的这个想法有望在近期破冰。因为近日国内首台生物植入物3D打印机通过了国家监测和应用研究,进入到了批量生产阶段。这项产品正是肖国栋的天津微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家当地做生物材料的企业,定制了他们100台这样的3D打印设备。

肖国栋表示,这几天公司忙着生产、调试并陆续交货。已经交付了几台。“3D打印产品在企业实现量产,还是首次,这是一个不小的跨越。”肖国栋称。因为此前更多的是为高校实验室做定制产品,批量需求很少。这次的大订单让肖国栋看到了希望,他马上投入到新的市场推广当中,希望能拿回更多这种量产的订单。5月8日肖国栋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正在开会的路上。

肖国栋说,天津微深科技所接的这笔批量订单,从去年10月开始洽谈。经过了半年谈判。客户有他们的难题,无法得到解决。投资了近2000万,也没有解决问题,才开始考虑应用他们微深科技自主研发的3D打印技术。这也给传统产业也带来了契机。如果把3D打印嫁接到传统产业上,就会使得传统产业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者说可以低成本完成这些事情。

3D打印现状

天津微深科技涉足3D打印行业已经有两年时间,他们此前一直做三维扫描和三维打印。肖国栋说,三维技术在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了。不是对于所有产品的一种完整替代,而是在一些范围内具有很大优势。比如生物薄膜领域,用其他方式成膜时并不完美,或者说并不适用,或者代价更高,而用3D打印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成本比较低。3D打印解决了用常规方法无法生产器件的问题,比如一些特殊的内部结构。

易欧司光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吴承轩也正在忙于3D打印技术的市场推广。德国易欧司(EOS)是全球最大的3D打印公司之一。他们2006年进入中国,通过代理商拓展中国市场。但从2011年开始,市场才有明显增长。最近两年的增速达到了100%,这让吴承轩看到了希望。

近年来,易欧司在中国的角色是技术提供者,他们着重培养服务商。通过加工服务平台,给制造企业提供服务,让他们验证这项技术的应用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应用。这几年销售额多是体现在中间的加工服务平台中。

国内的客户分布在无锡、深圳、西安等地,易欧司给这些加工服务企业提供设备,打造一个加工服务平台,为终端制造业生产一些零部件。透过使用3D技术的过程,企业可以开拓一些新的应用,并验证3D这项技术。

这些加工服务平台可以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加工服务,比如帮助了很多汽车厂的研发环节,用塑料打印快速成型,缩短了汽车的研发周期。对于汽车来讲,就可以加速新车型上市,形成竞争优势。

吴承轩称,“易欧司目前主要关注工业类的3D打印技术。但很多人对于工业机能够做什么、能够协助企业解决什么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有教育客户的过程。”“易欧司提供的设备目前在行业内是价格最高的。”吴承轩表示,客户购买,可能会感觉成本比较高。关键是在应用,找到能够发挥其优势的应用,成本就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比如一个很复杂的金属件,用传统方式加工即便能做也会非常困难,困难就会与成本有很大关联。这种情形下,使用3D打印技术,成本就会比较低,这完全取决于应用。使用这项技术还可以快速做出产品原型。复杂度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关键是功能性。但反过来讲,一个零部件用传统方式生产没有问题,如果换成3D技术,可能会加大成本,这就是没有发挥我们技术的优势。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5月6日表示,对3D打印的认识和应用才刚刚开始,包括我们的工程师、专家和科学家。第一代3D打印机是能够将设计的任何作品,很形象很逼真地打印出来;第二代3D打印机就是我们能够打印出我们设计的任何复杂的作品,而且具有很强的功能性;第三代3D打印机就是3D打印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材料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紧密结合。今天,整体上正处于第二代3D打印时代。

艰难棋局

罗军表示,目前全球3D打印行业整体现状处于“小而散”的格局当中,还没有绝对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人物产生。既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引领,也没有有效打开应用市场。原因在于3D打印技术本身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大家还没有找准市场定位,对于3D打印技术认识也有误区,这项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不利于新兴技术发展。

在罗军看来,国内原始创新还不够,真投入、真科研的少,投机性比较严重。有拿来主义思想、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的多。规模效应上差距拉大。发展观念上落后,长期沿袭传统制造业的老路,生产设备卖设备,没有将设备的生产与加工服务和应用市场相结合。国内3D打印产业危机四伏。

肖国栋说,国内市场如果再得不到发展,未来市场将全部被国外企业所占据。“眼下,人们对于3D打印技术是充满热情而又一片茫然。对这项技术充满神秘感。市场推广的难度很大。”罗军称,技术和市场存在脱节的问题。应用市场并没有真正打开。罗军表示,3D打印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应用。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展都必须与应用市场相结合。如果再好的技术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那么这项技术一定没有发展前景。未来三年五年,对于我们3D打印行业来讲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应用市场还不能有效打开,我们未来的道路将更为艰难。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谁最先将应用市场打开,谁就有可能走在3D打印技术的最前沿。目前国内和国际3D打印行业的差距,在技术上、在材料上、在生产工艺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机会还是在我们这边,关键是我们能否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推动3D打印技术在当前艰巨的结构调整任务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3D打印技术只有得到广泛应用以后才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破局与对弈

吴承轩说,开拓市场中,前期都是通过技术交流、应用的探讨,在了解客户需求当中提出一些建议。让客户验证性能精度能够满足要求。通过验证之后,他们就可能有小批量的外包给客户。

“以增速来讲,3D打印技术在国内发展是比较快速的。”吴承轩说。现在是处于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起点。未来3-5年在中国应该会有爆发式增长。有些客户了解这项技术,也会主动找到我们。

吴承轩称,目前易欧司主要关注的行业是航空航天、医疗、汽车、模具四大行业。与全球同步做产品推广。这家企业成立于1989年,是全球做3D打印最久的公司之一,已进入中国8年。在国内销售是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目前就是想建立更多的国内应用案例。累积一定的用户数量和技术应用,希望在国内建立特定行业的应用案例。大家直观的了解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动向,以此拓展市场。

目前易欧司在中国的代理商还没有按区域和行业划分,而是报备客户情况。做到市场不冲突即可。眼下3D打印行业正处于市场拓展阶段。吴承轩说,市场很大。不是哪一家代理商能够做完整个市场。选择代理商条件就是看好其组织架构、客户资源、渠道能力等。目前在全国华东、华北、华南、西南、西北等大区块都有了代理商。已经覆盖至少10个城市。企业客户已经达到70台3D打印设备、分布在50多家客户中。

易欧司在中国不仅瞄准卖3D打印设备,还打算开拓耗材市场。他们在全球整体的销售额耗材大约占比1/3,设备占比还是占大部分。

吴承轩说,未来在国内推广3D打印技术,大家太过于专注设备市场,其实从国外经验看,最大市场不是设备市场,而是材料市场。客户选择了我们的3D打印设备,接下来大部分客户还是会选择我们的耗材。这个市场前景很好,总产值也很大。当3D打印设备总装机数量在不断增长的时候,后面就会带来耗材的增长。现在国内有些企业就已开始投入到3D打印材料的研发。也有的开始测试第三方材料。

在吴承轩看来,虽然眼下行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未来3-5年实现产业化也是有可能的。应用在国外已经是累积了很多年的经验。把这个应用可以在国内铺开。目前企业在稳定持续发展当中。“3D打印技术,如果能够契合市场需求,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不能对接市场需求,就很难发展,新技术必须找到契合的点。”肖国栋说。在契合市场需求上,要了解这个行业本身的需求,提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两年中,微深公司增速达到100%。公司目前有20多人,以研发为主,市场主要是通过经销商和代理商来做。

肖国栋说,成本上主要是人员费用。研发团队搭建的过程也是沉淀人才的过程。未来3-5年,会有一个爆发增长。国内做不起来,国外会把这块市场都抢走。他们相信未来3-5年是3D打印技术的爆发期。

罗军表示,未来3-5年,对于3D打印行业而言,关键是谁能把应用市场打开。世界3D打印联盟正在力推这项技术,通过建立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3D打印在线、3D打印研究院、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总部基地、3D打印产业园等,以及组织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世界3D打印技术博览会、3D打印创意大赛等形式推动这项产业的发展。

一些城市也在抓紧布局。青岛市在规划布局上,把3D打印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青岛市发改委牵头编制3D打印产业发展规划,筹备在青岛高新区和环胶州湾北部区域集中布局3D产业发展带,围绕3D打印软件集成、材料开发、关键器件、应用示范等领域开展研发和应用。

已经落户青岛高新区的3D打印企业包括青岛尤尼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已生产出国内首台可以打印人体心脏支架及骨骼材料3D生物打印机。目前已与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这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可同时打印多种细胞及复合基质的3D生物打印机,细胞成活率为92%。还实现了人工假体、人工组织器官的仿形制造。另外一家是青岛合创快速智造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增材制造(3D打印,也称快速制造),三维测量及检测,快速模具,高速切削等。此外项目还包括海尔“3D打印云服务平台”项目、西交大“3D打印研发及产业园”华中科技大学“青岛3D打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科院自动化所“3D 打印与社会制造产业化”、清华大学机械系“3D打印联合研发中心”项目等。

[责任编辑:zhangzh]

标签:打印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 快速模具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