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獐子岛:保有底播监测记录 扩张失速多元化遇阻


来源:中国经营报

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公告,公司抽测发现部分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合计影响利润7.6亿元。獐子岛2014年半年报显示,当时存货为28.3亿元,占60.77亿元总资产的近一半;而其他几家渔业上市公司存货占总资产都超过三成。

是谁洗劫了獐子岛的“海底银行”?天灾还是人祸,抑或是财务造假?盖棺定论之前,獐子岛深陷舆论漩涡之中。

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公告,公司抽测发现部分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合计影响利润7.6亿元。獐子岛前三季度由预告盈利转为巨亏8.12亿元。在10月31日召开的灾情说明会上,公司称这是由“几十年不遇”的冷水团异动所致,并公开道歉。

由于投资者“生要见壳、死要见尸”的要求几乎不可能实现,獐子岛的大股东遭受着各种财务层面的不断质疑。近年来,獐子岛存货畸高一度成为投资者们指责的问题之一,而此次受灾事件,更是被部分投资者质疑为借天灾来“抹平”过去可能存在的存货虚增。

獐子岛公司董秘孙福君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存货虚增绝无可能,公司每年一度的底播大会战中,苗种费、看护费、采补费等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大生产,历时70天左右,仅公司直接参与人员就近千人。与此同时,播苗期间作业还涉及公司在大长山岛、小长山岛、海洋岛、旅顺口区建设的4大苗种组合基地、近百户育苗组合,这么大规模的生产行动,要对近千人的作业行为进行造假,谁能做得到?

存货虚增?

10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称,105.64万亩海洋牧场受北黄海异常冷水团影响而遭遇灭顶之灾,獐子岛由盈利乍然变成亏损8.12亿元,存货下滑近10亿元到16.96亿元,变动原因为本期底播虾夷扇贝存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

獐子岛雇佣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称,于2014年10月18日至25日期间对獐子岛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的盘点工作进行了监盘。獐子岛公司在2014年9月末根据2014年秋季存量调查报告,对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的死亡、亩产大幅下降情况,采取了核销、计提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獐子岛2014年半年报显示,当时存货为28.3亿元,占60.77亿元总资产的近一半;而其他几家渔业上市公司存货占总资产都超过三成。

有名为“上善若水”的博主质疑:獐子岛自上市后,虾夷扇贝、海参等苗种的价格约上涨10%~20%。如果养殖密度不变的话,那么单位面积的存货金额相应上升10%~20%。2006年6月末獐子岛播撒在海底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亦可称“在产品”)为2.17亿元,到了2011年末底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为17.98亿元。单位面积的存货金额增加了91%,扣除价格因素,每亩播种密度至少上升了70%,这已经超越了海产品播种的极限。

11月5日,记者致电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针对獐子岛的观点已是两年前的分析,近两年已经没有再继续关注獐子岛,因此不便对獐子岛近期事件再做评论。

对于上述质疑,孙福君告诉记者,这种算法本身有问题。首先,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结构不同,2006年刚上市时,公司的消耗性资产主要是虾夷扇贝,但后期资产结构不同,比如,2011年左右,公司鲍鱼产量占比提升。所以,消耗性生物资产结构中,“多少是虾夷扇贝很重要。”

其次,在种苗方面,刚上市时公司主要采购的是二级苗,现在主要采购三级苗。这几年苗价上涨的不是二级苗,而是三级苗。“刚上市时苗种价格约5分/枚,现在已是8.5分/枚”,孙福君介绍说。

第三个因素是海域使用金,从以前的10元/亩涨至目前的60元/亩。

最后,资本化利息方面,刚上市时规模小,本身没多少贷款,当时的自育苗没有资本化利息,现在的苗都是用贷款购买。

对于大股东是否利用存货虚增来转移上市公司资产的质疑,孙福君反问道,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是由1.5万岛民共同持股,吴厚刚董事长持股比例不到10%,而其他1.5万名岛民均只能享受獐子岛发展所带来的分红,并不能买卖股票,对于这些岛民来讲,公司只有实实在在地扩张渔业生产,才能够获得公司发展带来的分红,因此由1.5万名岛民组成的大股东如何能够在虚增存货的情况下,还能不被公开?如果公司未投苗或者投苗严重缩水,首先会不满的恐怕是这些利益相关的岛民吧?

獐子岛公司内部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告诉记者,对于公司投苗业务的数据及流程记录,公司每次底播大会战都有详细的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完全可以证实公司不存在未投苗或投苗不足质疑,不过这些记录是公司的核心数据,因此不会对外公布。

扩张失速

如果亏损如獐子岛所公告是由冷水团异动导致,那么为什么公司对于冷水团异动会导致虾夷扇贝死亡的风险未能有所警觉?甚至在各份年报季报中也未将此风险列出。

对此,孙福君用了“没想到”来回答。孙福君告诉记者,事实上北黄海冷水团本身对于海产品养殖产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獐子岛的养殖产业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北黄海冷水团。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孙福君坦陈,獐子岛过去在10米等深线、20米等深线、30米等深线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对于50米等深线的深水区却并未进行过充分的论证,事实上此次涉事海域的水深已经超过了50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55米。

谈到这一扩张过程,孙福君并没有细说,而是将话锋转向了另一个竞争企业——海洋岛。当年海洋岛本来承诺给獐子岛的海域是80万亩,但獐子岛出于谨慎只要了20万亩。但是,海洋岛要求除了海域使用费之外,还提出让獐子岛拉动当地的扇贝苗养殖。而扇贝养殖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养苗,海洋岛的扇贝苗养起来之后,其扇贝养殖也迅速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发展到200多万亩。獐子岛在扩大海域养殖的同时,也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而孙福君同时提到让其调整步伐的原因——1646工程。獐子岛现在所提倡的“海洋牧场”概念,早在1990年开始运作,1992年,国务院批准“两岛一湾”增养殖开发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以长海县为重点的辽东半岛海洋牧场的发展战略;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 1995年长海县编制了“长海县海洋牧场1646工程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研究报告”,对长海县的海洋资源利用进行详细规划。

孙福君告诉记者,“长海县鼓励企业发展栽培型渔业和技术攻关,打破地域界限,推行集约化、集团化用海模式,大力发展深水底播养殖业,拓展耕海空间,扩大海洋牧场规模,打造‘海底银行’,对深水底播增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给予优惠。”随后的2009年和2010年,长海县又在政府工作报告等多个文件中鼓励深海开发。

在竞争对手的激发以及长海县政府的鼓励之下,獐子岛迈开了扩张步伐,开始向深水区迈进,以至于此次受灾的存货均养殖于50米等深线海域。

事实上,獐子岛的业绩并没有因为养殖面积的扩大让利润攀升,反而不断下滑。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2008年獐子岛开始出现市场低点,公司亩产下滑到70公斤/亩,那一年之后,公司又奇迹般的产能回复,股价又雄起。2009~2010年亩产居然达到了160~170公斤/亩,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公司的虾夷扇贝像打了鸡血一样茁壮成长。2012年一季度产能下降的问题暴露出来,下滑至80公斤,2012年四季度出现全年低谷35公斤,2013年上半年缓慢回升,维持在50公斤左右。”

虽然獐子岛并未在公告中细述利润和亩产下降原因,不过孙福君向记者表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一直在集中精力捕捞2010年底播的40米等深海域,以至于无暇顾及2011年底播的50米等深海域的虾夷扇贝,使得公司不幸赶上了这一轮灾害。

孙福君表示,在研究透彻冷水团异动规律之前,公司将不会在50米等深海域进行虾夷扇贝养殖,现在公司也已经有了新的苗种来应对这一情况,主要就是大西洋深水贝,苗种的繁育现在已经进入到生产化管理阶段,也就是要逐步进行批量化生长,在加拿大,它就生长在40~50米的海域。

相关专题:獐子岛三季报巨亏8亿

[责任编辑:liuqiang]

标签:獐子岛 底播 海洋牧场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