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有三大现实考量
2014年11月21日 21:23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李磊
出乎市场预料,央行在11月21日宣布全面降息。
根据央行公告,中央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对于本次降息,央行相关负责人随后给予市场专门的解读,即降息是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减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前央行一直拒绝采取全面放松货币政策,而是采取定向宽松的政策,即所谓的微刺激,即使此次全面降息,央行一直否认货币政策转向,而认为此次降息属于货币政策的中性调整。但是定向宽松政策虽然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并不奏效,以至于今年经济增长率出现“过山车”现象,再加上定向宽松政策缺乏透明度,且带有指令性配置资源色彩,降低了货币政策引领预期的功效,并有违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长期目标,因此并非央行的最优选择。
“这是一种打着点滴的经济增长。”中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
进入四季度以来,随着实体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乏力,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的反弹,市场资金全面偏紧,央行面临全面宽松货币政策的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凤凰财经表示,虽然央行此次降息略显突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早就应该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央行面临调整经济结构和稳增长的两难选择。
“如果推出全面刺激方案,央行担忧此前的结构调整成果付之东流。”曾刚表示。
他认为央行目前无论选择降准还是降息都势在必然,一方面可以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稳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引导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利率的下行。
而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则认为央行常规微调手段失效,保增长压力太大才是这次央行全面降息的主要原因,短期银行间市场利率居高不下就是现实的例证。
11月2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前台交易系统延时30分钟,至下午5:00才结束,短期资金市场利率上行,引起了市场一阵波动,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去年6月份的钱荒再次归来。随后央行在今日表示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需要是央行将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算是给市场吃了定心丸。
此外,央行选择放松货币的手段和时机也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之所以选择降息,而不选择降准,除了降息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更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由于内需不足,贸易盈余大增,央行面临的对冲压力加大。
其次,由于房地产疲软、PPI和CPI连续下行,通胀压力减小,而市场上通缩的声音开始起来,央行此时选择降息有逆周期调控的意思在里面;
第三,为了防止银行存款的进一步流失,央行本次降息在采取非对称降息的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1.2倍,以降息前3%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以上调到3.3%,而降息后,基准利率调整为2.75%,如果银行将利率调到最高点,依然是3.3%,这样可以保持存款利率的稳定。
“央行一方面降低了利率、另一方面推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谓一举多得。”曾刚表示。
央行货币政策下一步怎么走?虽然多有争议,但是本次全面降息也宣告定向宽松政策的结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上月预测明年央行全面降准4次并降息2次,货币条件较今年加快放松。(李磊/文)
相关专题: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29岁小伙恋上62岁老太 称做梦都梦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财富派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