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外资投资沪港通不是没兴趣 还需要时间
2014年12月10日 17:00
来源:凤凰财经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凤凰财经摄影)
凤凰财经讯 由凤凰财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举办的“‘沪港通'契机下的金融改革”主题论坛于12月10日在香港中环举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论坛上表示,投资“沪港通”的海外投资者主要是相对比较灵活的机构和投资人,他们走得更快一些。很多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沪港通”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一些结算或者技术性的问题,可能他们还有一些时间考虑,所以并不意味着他们没兴趣,只不过他们内部的周期还需要一段时间。
以下为朱海斌在“沪港通与资本项目开放棋局”话题中的发言实录:
主持人曾瀞漪:“沪港通”从互联互通来看中国本身内部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改革,中国如何通过“沪港通”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它是不是有这么重要,其实我们要看能不能够切实地落实。据我了解,外资银行在看“沪港通”的时候一般比较理性,而且是存在问号的,跟我看到的内地机构可能不太一样。内地机构看“沪港通”也有另外一种看法,首先问一下海斌,现在对于“沪港通”,外资投进来的还是比较少,他们的疑问很多,能不能谈谈这些疑问当中的一些关键点在什么地方?比如说他们觉得很没有保障。
朱海斌:“沪港通”开通之前,我们专门就“沪港通”开过一个投资者会议,应该说这个会议的反应还是非常热烈,很多国外投资者还是对A股市场有很强的兴趣。可能目前新推出,我个人观察,可能现在海外投资者主要还是一些相对比较灵活的机构和投资人,他们走得更快一些。很多资产管理公司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一些技术性的环节,当然税收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但是其他一些结算或者技术性的问题上,可能他们还有一些考虑,所以并不意味着他们没兴趣,只不过他们内部的周期还需要一段时间。
曾瀞漪:其他三位都在点头,也是这个意思吗?先请张霄岭先生谈一下。
张霄岭:“沪港通”可以看到,开通之后,香港投资者对内地还是非常积极的。初期是以交易性的为多,像快进快出这种类型的,做一些脱离交易,这种目前比较多一些。我们的观察和海斌的观察是一样的,一些机构投资者并不着急,他们可能需要观察它的效果。其中还有一些技术因素,需要批准一下。这些东西据我所知马上就可以解决,所以慢慢进来的机构会多起来。现在“沪港通”显得没有那么热,大家给它点时间。尤其是等到了明年,假设A股纳入MSCI指数,这又是另外一个很大的指数,海外机构对中国的资产配置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明年5、6月份之前,大家又会再调动起来,我觉得会有更多的发展。
曾瀞漪:从国际投资者的反应,我们也许有这样一种感受,投资或投机,刚才讲到套利的部分,知道机会是存在的,所以当初可以短期进出。投资就是更大的国际投资者觉得这个市场可以先观望一下,然后看准了再进去。这个钻其火热部分不完全是投机,因为有的是先行者。“沪港通”方面,还有内地本身,有人说“沪港通”是要促进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当中对内地股票的开放是很重要的。可是,从最近A股的火热看起来,内地A股能够这么容易改变吗?请问周教授,量变可以改变质变,本来要进入香港金融中心这种优质投资方式来改变内地散户多的投资方式和投机方式,内地有可能被别人改变吗?
周皓:“沪港通”之后,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通过先对外开,然后逐渐倒逼对内。我们既然已经和港股连起来,交易机制的壁垒就会慢慢放开,也会先通过外开,然后再慢慢对内开。
陈爽:我很同意周教授讲的,两地的文化还是有蛮大的区别。操作方面有很多的区别,文化方面也有很多区别。比如说往北走,刚刚讲到的投资者,部分都是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做决定相对来讲就比较理性。比如说国内文化中,我要炒小股票,在香港投资市场机构投资者说你不到100亿市值的股票,机构投资者可能连看都不会去看,而恰恰在内地市场,可能则把它看作一个追捧的对象,我就是要炒这些,市场上流量量本身比较小,我比较容易炒。这是两地文化方面的不一样。
未来我觉得通过这个“通”,解决两地投资之间理念当中的逐步碰撞、对接,以至于在未来两地市场之间的估值等等各个方面能够逐步地统一。这个我觉得必然会实现,不过是时间问题。现在说句实在,比如说内地的很多小投资者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到这里开户,很多机构本身已经在这里开了户,很多的理念我相信未来还是由市场来决定,将来这两个相通的市场为什么价格还有这么大的差距,我觉得不大可能,未来随着市场的打通价格将会有所平衡。现在A股市场干嘛那么多企业在排队?如果两边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一致的话,我当然选择一个对我来讲最方便、最便捷能够有利于我筹资的市场,我去做这样的筹资,为什么非要在那边排三年的队,做那样的事情?所以这样的问题,我想时间能够解决。
曾瀞漪:从“沪港通”目前的时间点来看,也许可以这么说,我们先借力、使力、转力再发力。怎么说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这个地位的利,然后改革内地金融市场目前不完善的情况,再转力,由于把这两个市场结合起来,然后慢慢形成一个大中华市场的影响力,再发力发到国际上去,借力、使力、转力、发力。
问题是我们如何发力,刚刚蔡主席演讲当中也谈到我们要考虑如何对国际上发挥一种影响力。如何对国际市场发挥影响力的部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虽然它只是一个起点,也许还很遥远,但是周教授请您谈谈,互联互通这方面如何产生对国际上的影响力呢?
周皓:“沪港通”刚开始的时候,我个人预期会产生很大的效力,应该有很多国内的投资者通过这个渠道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现在看来这个还很慢,我们还没有打通,我期待作为美国的一些大的机构,大的券商,如果说看到香港作为“沪港通”的一个点,能够使国内的资本感受到,是不是应该有更多的欧美企业同时在香港ADR。你别看现在没有发生,投资中国股市也是一个理性大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采取一个比较谨慎的思考方式,但是从长远来看,“沪港通”会提供这样一个渠道,就是说中国的资本可以通过香港直接辐射到日本、美国、欧洲,而美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在香港发行股票,所以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曾瀞漪:这个慢大概要多久?
周皓:我觉得三年吧。
曾瀞漪:张先生有这么乐观吗?两三年之后中国投资者发挥国际影响力。
张霄岭:借着回答刚才的问题,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还是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中国的金融体系在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跨境投资所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的,而且是双向的影响。现在国内很多的富裕阶层和国企“出口”,说明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投资国了,这个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刚才讲到“一路一带”的策略,我的理解,一方面不仅是做一个贸易,另外是做一个投资,另外我们还要做一个规则制定者,这个影响可能是很大的。另一个方面,海外向国内投资,虽然我们过去一直是直接投资的大国,但是未来我们也会成为海外投资的一个目的地,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再有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这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也非常大。可以预计人民币成为NO.1的储备货币的可能性短期内是不大的,但是成为前三储备货币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曾瀞漪:“走出去”和“引进来”,这是中国企业两个特别重要的通的环节。海斌,刚刚周先生特别提到规则的制定,当中国能够在国际上制定规则,国际上的游戏是跟着中国规则在玩的时候,中国则是真的有影响力了,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达到这个部分呢?有几个环节?
朱海斌:从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理解人民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场合一直推动国际市场的重建,包括怎么样打破美国的垄断地位。在美联储和其他六大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签订之后,美元的地位仍然是有所加强的,这可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还是要一直往外推,整个全球金融市场重组,包括人民银行最近几年在国际货币基金具有投票权,重组已经推动,但是一直还没有兑现,最近我们也在推这个事情,包括人民币如果能够进入SDR的话,可能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人民币与很多国家签订了互换协议,以及清算行的种种渠道,说明中国政府至少在主动地做这些事情。在可预见的将来,人民币可能会进入前三,可能美元第一,欧元第二,人民币第三,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个局面。当然除了刚才说的在国际舞台上的推动,中国明年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明年中国是G20的主席国,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至少加入可以命题讨论范围内。
周皓: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你把它当做一个目的,还是当做一个手段,储备货币是有成本的。一方面我们鼓励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帮助实体经济。中国不能纯粹说就要推它成为储备货币,而是出于对实体经济有帮助的前提下来做,但是在地方政府债务等各种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超前地推,应该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好的事情,但它不是目标,是我们的一个手段。
相关专题:凤凰五道口-沪港通香港论坛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财富派
-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
图片新闻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