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勿过度纠结于经济增长目标
2014年12月12日 06:5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车玉明 赵超 韩洁 安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环境和条件出现很多趋势性变化。会议作出回答——“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新华社盘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大看点
新华社记者车玉明、赵超、韩洁、安蓓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明年经济发展态势如何?调结构能否保持稳增长?改革有哪些重头戏?民生有哪些新看点?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新动向。
新一届政府着手弱化
经济增长目标值意义
据新华社电 (记者金旼旼)和以往一样,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未给出明年具体的增长目标,但海内外媒体却依然试图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探讨,来预判中国的经济和改革大势。
中国经济从“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对于增长目标下调这一点各方分析人士并无异议。但在明年的两会上政府会将增速目标下调至什么水平,则是仁智各殊。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最可能的情况是明年经济增长目标从7.5%下调至7%。而美国著名智库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则表示:“6.5%~7%的目标区间是合理的。”
这种预测差异并非值得关注的重点,重点在于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我们是否仍在延续死盯增长率目标的旧思维。
不少海外专家表示,不机械地设定一个必须完成的经济增长目标值,既符合国际惯例,也更有利于中国实现经济转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事实上,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已着手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值的意义,逐步引入“区间调控”思路,即从下限保就业、上限防通胀来把握经济的合理增长区间。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保持区间调控弹性,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
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迪说:“中国最终可放弃制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作为过渡,可制定‘指示性目标’,即发布一个经济预测,而非政府会采取措施来实现的目标。”
布鲁塞尔智库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很难准确预测合理的增长速度。并且,中国政府自身也已认识到增长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
(参与记者:郑启航、陈济朋、帅蓉)
看趋势:九大趋势性变化定位新常态
认识形势、研判走势是做好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近一年来海内外始终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会议通过对“九大趋势性变化”的阐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表明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看改革:围绕突出问题推进
会议要求,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环境和条件出现很多趋势性变化。“改革的推进,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提出既针对具体问题、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措施。”
会议提出要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的改革。
“改革要从群众需要出发,让人民分享改革成果。”王军说,基层特别是地方政府,处于经济工作第一线,改革方案的制定要把顶层设计和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结合起来,既要统筹长远和全面,也要尊重自下而上的首创精神。
看区域发展:新亮点不掩老区域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会议将目光投向区域发展战略——“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但会议同时突出强调,“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
“未来区域发展要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新战略为重点,但并不是说以前确定的老区域规划不发展了,而是新老规划共同发展,合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看增长: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同时,提出“调速不减势”“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等具体要求。
会议指出,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对此,专家认为,今后经济发展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对过剩产能的调整会影响增速,而做好新兴产业的加法和乘法则会创造更多增量。
“明年要加快结构调整,意味着新兴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加快。”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速度调整并不意味着少作为甚至不作为,调结构需要花更大气力、有更大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
看民生: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会议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政策托底的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环境均发生改变,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压力。中央强调守住底线,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会议着重强调要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张立群说,做好就业和扶贫,是新常态下中央经济工作的两个重要底线。今后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充分发挥好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针对特定目标和群体精准发力。
看对外开放:“三个平衡”指明新方向
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全球总需求不振,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下,明年对外开放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会议作出回答——“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个平衡’重新定位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市场、贸易和投资结构的平衡,更加注重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薇说。
相关专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财富派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
图片新闻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