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撤离中国掀舆论狂潮 内地关注危险信号
2015年01月16日 08: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朱离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两地的财经媒体高度关注李嘉诚此次的撤资行为,同时亦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引发大量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重组议案顺利实施,对于李嘉诚家族来说,将以和记黄埔的间接控股权得到地产和非地产公司30.15%的股权。
李超人又一次激起了舆论的狂潮。近期,“李嘉诚撤离香港”、“李嘉诚重组长实和黄释放危险信号”、“李超人唱衰中国”等说法在坊间盛传。尽管世人看不懂前亚洲首富的一系列动作到底在干什么,但出于“姜还是老的辣”这一句老话,便引来媒体、乃至公众猜测其近来的动作。
据媒体报道,元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两家公司长实及和黄宣布合并,组成新公司长和、长地。其中,长和将接手原来长实与和黄的非地产业务,包括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零售、基建、能源及动产租赁业务;另一公司长地将持有两个集团在香港、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李嘉诚同时担任长和与长地的主席。有关交易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简而言之,这场交易就是把长江实业资产(控股)及和记黄埔放到一起,然后再分成地产公司和非地产公司。重组完成后的两家新公司注册地均为开曼群岛,而原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则是香港注册公司。
舆情的关注点
这一系列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被舆论称为李嘉诚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老谋深算”。鉴于近期舆论对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有所争议,加之李嘉诚此前数次处理旗下内地资产均被解读为不看好中国经济、撤资逃离,此次重组消息引发内地及香港本地舆论高度关注,媒体大量报道并发表评论,部分观点认为,李嘉诚将旗下公司注册地迁往海外,意为看空中国经济。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两地的财经媒体高度关注李嘉诚此次的撤资行为,同时亦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引发大量讨论。其中认证为“职业投资人”的微博用户@风雨下黄山-黄生以文章《李嘉诚撤资,极其危险的信号!》引发较广的传播范围。文章认为,李嘉诚重组长实和黄实为撤资,是重大风向标,释放极其危险的信号——人民币资产或暴跌。文章分析指出,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危险,很难获得更高的回报,中国经济可能长期缓慢增长,泡沫的破灭可能导致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严重贬值;从政治的角度讲,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和后代。
在港的言论则以经济学者关焯照比较典型,普遍担忧李嘉诚此次做出了不良的表率。他表示,长实与和黄近年不断出售资产,再加上这次重组,“让人觉得李嘉诚可能对香港有少许意兴阑珊,有淡出香港的考虑”。继而,他认为,还需要留意未来长和会否再更改上市地点,也要关注其他华资财团、大家族是否会效仿李嘉诚的做法,将公司注册地改为外国。
也有较为中立的声音,认为李嘉诚此举纯粹是基于公司业务和管理考虑。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杨立强认为,长和系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型跨国企业,其生产布局、资金管理都是从全球视角考虑的,不能决绝地认为是短期经济表现或者汇率风险促使李嘉诚做出了这样的决策,“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对公司战略的判断和调整无可厚非”。
还有言论从重组本身出发,例如香港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相信,重组不会影响海外投资者来港投资的信心。他认为,长和重组并非意味“李嘉诚帝国”意欲外迁,“很多公司都以开曼群岛作为注册地点,这算不上是新概念。长和系尤其是和黄的业务遍布全世界,并且拥有很多海外资产、海外业务,所以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而在内地反腐风暴的大形势下,更多人将李嘉诚的商业行为和政治联系起来。香港人也有自己的忧虑。有官员认为,现时香港社会分裂愈来愈严重,生意人难免对现时社会气氛感忧虑,他估计李嘉诚迁册是想给政府“再这样下去不行”的警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重组议案顺利实施,对于李嘉诚家族来说,将以和记黄埔的间接控股权得到地产和非地产公司30.15%的股权。但对于和记黄埔的股东来说,是否能接受这一方案仍需要拭目以待,但“有钱、任性”的李嘉诚承诺了,如果方案通过,将提高派息率。
重组背后的推测
在长和系重组消息发布多日后,市场仍在揣测李嘉诚此举的深意。近日,李嘉诚的红颜知己周凯旋在以色列会见传媒时称,以“撤资”来形容重组计划“绝对不是一个适当的词汇”。同时,她大派定心丸,强调重组与撤资无关,而是有助于优化及现代化两家公司的架构。而李嘉诚本人亦公开表示,并非因为缺乏信心而决定撤出香港,并指出旗下企业仍将保持在港注册和上市的地位,又略带辩解地称香港逾七成新上市公司均在开曼群岛注册。
事实上,从纵向时间轴上来看,在李嘉诚2013年撤离内地房地产时,就有媒体做了一篇数据较为翔实的分析,如今仍可被视作李嘉诚迁册的参照读物之一。由数据显示,自十年前起,李氏王国就开始把资产从发展中地区向海外发达市场迁移,“长和系”早已迈出走向世界的步伐,原因之一是接班人更适应西方健全的商业体系。
文章称,从2003年11月到2013年10月的10年间,和记黄埔进行了65笔重大的投资收购和出售拆分事项。从不同地区交易数量也可看出,这10年,“长和系”资产逐渐从发展中地区向海外发达市场转移。在这65笔交易中,40笔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中32笔为收购,8笔为出售,且主要集中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对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大的普通法系国家。统计不同地区交易金额则可更直观地观察到“长和系”近10年的资产转移。“长和系”在不包括香港在内的发达地区并购额高达1995亿港币,远远超过在香港及发展中地区并购总和,从新兴市场向海外发达地区的资产转移一目了然。
从横向上来看,李嘉诚此举更有利于增加家族对于公司的控制权,从目前的公司股权关系图来看,非专业人士要看懂实在头疼得很,而重组有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将对和黄的间接控制权转为对长实的实际控制权指日可待。而这一举措亦对资产进行了优化配置,将地产及相关产业等“会坏的苹果”集中到长地,显示出超人并不看好未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地产业,认为这些资产价值或会大跌,而将未来前景较好的港口、电信等资产装入长和,则是将好的苹果装入一个筐里。这样一来,李氏集团可进退自如,既可以在地产转衰前卖出长地股权,又可以通过长和保证未来的融资发展潜力。
所以,《南华早报》的相关评论也说:“对于和记黄埔的股东来说,现在卖出绝对是坏的时机、不划算的价格。而且,和记黄埔股东的‘亏本买卖’在以资产估值的资产置换方案中是可以避免的。”
但无论如何,就像评论所说,李嘉诚在内地市场中获取垄断利润的机会正在消失,却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几十年间,李嘉诚在内地市场取得大量房地产投资机会和港口码头投资机会以及之后的惊人盈利,很多与内地市场的不规范以及行业的垄断有关,随着内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样的机会已然越来越少乃至消失了。
【相关推荐】
相关专题:李嘉诚重组商业帝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财富派
-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
图片新闻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