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林毅夫:国内工资不断上涨 中国面临日本60年代情形


来源:凤凰财经

林毅夫现场图(凤凰财经摄)

【达沃斯报道精彩推荐】

李克强达沃斯之旅:用3种交通工具 谈了9个要点

周小川达沃斯讲话传递七大信号(图)

李克强在达沃斯与马云仅隔两人时为何没有握手

马云被美女记者求合影:靠边一点 不要挡住了别人(图)

凤凰财经讯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表示,目前从整个的发展态势来讲的话,中国跟日本六十年代、亚洲四条小龙八十年代的态势是一样的。

“中国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由于国内的工资不断上涨,将会出现像六十年代时候的日本因为工资上涨,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条小龙来,帮助亚洲四条小龙实现工业化、品牌化(的情况)。八十年代的时候,亚洲四条小龙同样面临工资上涨,然后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来。”

同样的,“目前中国达到日本六十年代、亚洲四小龙在八十年代的同样情形,因为国内工资快速上涨,传统让中国变成世界工厂很多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就会出现向外转移的直接投资。”林毅夫解释到。

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于1月20-24日在瑞士达沃斯举办。本届年会主题是“全球新局势”。凤凰财经全程报道本次论坛。

林毅夫以实际举例说,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主要的生产地,像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在八十年代转移到中国大陆来的港资企业、台资企业、韩资企业已经差不多转移出去了。

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阶段。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大外资提供国,将来可能还会更大。只不过,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对中国企业来讲,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是心理准备严重不足,人才准备严重不足。“我们大陆本身的企业利润不断消失、工人也那么难过,你叫他到海外去,但是不敢去,因为这个转变来的太快。”

以下是林毅夫讲话实录:

林毅夫:中国对外投资,传统上是有三个类型,像你说的一个是获取资源,中国是快速发展,又是资源短缺的国家。再一个是基础设施,因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面是有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基础设施。第三个是进入到当地市场。因为在当地投资的话,可以克服一些关税壁垒、进入壁垒。

在过去这三种来讲,我想强调一下都是经济活动互利双赢的。但是如果展望未来,我觉得有两个新的越来越重要的对外投资。一个是到发达国家获取技术,因为中国要继续发展,一定要继续创新、产业升级、技术。咱在不少行业跟发达国家有技术差距,通过到海外通过并购的方式,或者是用购买专利的方式,把这些技术引进来是有利于加快中国自己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发达国家也很欢迎,因为我们知道发达国家从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以后,经济上普遍比较疲软。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也欢迎外国的直接投资,包括中国到那边以获得技术为主的直接投资。

除此之外我还想强调一点,中国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由于国内的工资不断上涨,将会出现像六十年代时候的日本因为工资上涨,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条小龙来,帮助亚洲四条小龙实现工业化、品牌化。八十年代的时候,亚洲四条小龙同样面临工资上涨,然后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来。把中国这三十多年的时间变成世界工厂。

目前中国达到日本六十年代、亚洲四小龙在八十年代的同样情形,因为国内工资快速上涨,传统让中国变成世界工厂很多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就会出现向外转移的直接投资。

而且我要强调一下,这是一个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讲,让他们实现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创造外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窗口。

在这一点上,从整个的发展态势来讲的话,会跟日本六十年代、亚洲四条小龙八十年代的态势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量上的不同,也就是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本整个制造业雇佣的人数是970万人,八十年代的时候韩国整个制造业雇佣的人数是230万人。这一次中国制造业雇佣的人数,按照去年第三次工业经济普查所公布的数字,是1.24亿人。也就是说六十年代日本开始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外转移的时候是12倍,比亚洲四条小龙加起来是22倍。很可能在未来中国的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往发展中国家去转移的时候,可能会带来全世界一个新的工业化的浪潮。这是有利于世界发展,解决贫困问题的,当然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这些都是互利双赢的。

相关专题: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

[责任编辑:zhangfj]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