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品牌打到国外 顾客留在国内
2015年03月12日 07:27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贺同新也指出,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中国制造要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设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其中强调了科技创新,特别强调了工业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专有技术的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泰斗厉以宁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
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
“中国制造”如何升级“中国品牌”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最近,中国游客在日本扫货的“海淘热”报道引起热议,除去购买者的一些非理性因素,中国制造话题再次引发反思,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热议的焦点。“中国制造2025”已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发展中国工业已经被列为中国发展的重头戏。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咱们的产品如何转型升级?何时才能让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品牌,不再出口转内销?围绕上述问题,华西都市报邀请了官员、院士、企业家“问诊开方”。
专家问诊
厉以宁:
制造个性化产品提供人情化服务
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小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泰斗厉以宁说,不久前他到河北沧州肃宁县去考察,才知道那里是中国著名的裘皮城。厉以宁注意到,中国人买裘皮没几个人知道肃宁县,而更喜欢远赴欧洲的意大利。同样一件裘皮大衣,在意大利有了品牌价值,可以卖到十几万欧元,与中国的价差悬殊很大。
中国裘皮城服装业面临的尴尬,其实正是中国制造业尴尬的一个缩影。
“我们皮革的销路,主要是靠俄罗斯市场。”去年,俄罗斯经济下滑,中国的裘皮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思考,他给对方又提出了两句话的要求,“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
厉以宁对裘皮城的寄语,更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中国所有制造业的寄语,他希望“中国企业家们都制造出个性化产品,提供人情化服务,做到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把生意做得更大,创造更多的价值。”
石碧:
创新驱动是系统工程,机制要创新
“现在的企业是不是愿意投入研发?是不是真心愿意做顶尖产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发问。
他眼中的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机制体制的创新,还有传统习惯的改变(比如老百姓小富即安的习惯)、阳光规范的运行、公平竞争等。
他说,现阶段中国制造出现的问题,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开出“要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阳光运行、公平竞争、科学管理”等处方。
谢和平:
“中国制造”升级增强创新自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就中国制造的话题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已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应该承认,我们在科技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我国科技总体正处于“三跑并行”的重要转型过渡期,即在科研领域“跟跑,并跑和领跑”的情况同时存在。
谢和平说,要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增强创新自信不仅必要,而且完全有现实基础。我们要认清科技所处的阶段特征,主动提出、自觉培养和树立“创新自信”,这对于加快这一阶段的转型和过渡,具有关键性意义。
官员支招
李毅中:
标准与国际接轨,掌握核心技术
“在国内买还是到国外买,我们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的看法理性客观,他认为要尊重市场规律。
分析消费者的选择时,他说,“为何大家喜欢在国外买?人家质量更高,价格更便宜啊!”李毅中说,我们要通过消费者的选择来反思自身的短板。比如说,我们的产品质量标准是不是该与国际接轨?我们的税制是不是该改革?我们的诚信制度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加强?是不是应该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让消费者相信我们的产品?”
“中国制造2025”让李毅中感到了中国工业的任重道远,加快产业发展,首先还是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而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创新、攻关,需要一个过程,“增量做优”是摆在眼前的挑战。
陈小娅:
创新驱动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是关键推力。”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说,只有创新才能助推中国制造业升级,避免中国制造业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
她认为,创新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有政策的支持,有人才的供给,还要有支持创新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否则,创新很难以变现。
“过去,我们国家好的东西总是先满足出口。”陈小娅说,现在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需要有更多企业引导消费者消费质量更高产品的理念。她很高兴地看到,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她相信,未来中国制造业将会有更多企业做消费理念的引领工作。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她相信通过创新驱动会迎来一个好时代,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企业家反思
贺同新:
加强中国制造品牌的打造
“中国制造的能力相当强,但我们的世界知名品牌还不多,规模也不大,我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贺同新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知名度也是生产力,产品的知名度高、美誉度高,销售情况就会更好。
他举例,比如说中国的手机、家电在品牌打造上就比较强,诸如华为、联想、小米等品牌的手机,以及海尔、长虹等家电品牌,在国际上口碑和销量都不错。
“中国的制造业应该向这些企业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国门。”贺同新坦言,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这需要企业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
同时,贺同新也指出,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中国制造要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设计。
在他看来,创新驱动,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动力。他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包括科技的创新、品牌的创新、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新业态创新,新产业的创新。
雷军:
中国制造要瞄准“世界级”
“你只有不惜代价做产品,才有机会做好。”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3月4日接受媒体提问时说,小米的经验就是“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而且追求专注。尤为重要的是,一定要找最优秀的人,找最优秀的供应商合作,然后用最优化的流程,都是世界级的。而且,不惜代价做研发。”雷军说,中国制造要做出好的产品,绝对不能将就说这个产品差不多就上了,做得不好完全可以淘汰。
赵勇:
破除消费者心理魔咒和品牌魔咒
“我们不能怪消费者,只是说我们还要努力,让国人对中国品牌有更多的信心。”全国人大代表、长虹董事长赵勇这样看待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局与破局。
他认为,国人热衷出国购物有一个“心理魔咒”、“品牌魔咒”的问题。首先涉及到中国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概念,而且国家品牌形象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比如说到美国牌子,人们就会想到科技;说到德国牌子,就想到德国企业的严谨,说到日本就会想到质量不错。反过来,国家的形象为什么是这样?也是因为过去品牌的形象,这是相辅相成的。
应该说,中国品牌不仅是在海外市场,其实包括在中国市场,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去提升。赵勇加重语气说,“但是我也想说,其实中国企业现在在很多产品领域,与国外的技术和质量的差距已经不是根本性的了。这个‘以前’大概就是三五年前。”他举例说,那时候他去一些国际知名商场谈产品进场销售,人家都不太愿意,本能地反对。但是这两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商场都欢迎他们的产品摆上货架。因为这些商场已经认识到今天的中国品牌,特别是中国顶尖企业的产品技术、品质和服务水准,已经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或者是另外一种选择。实际上,现在全球都知道,很多知名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
“随着一大批中国品牌逐步突破这样一个‘魔咒’,就会提升我们的国家品牌,也会为更多中国品牌被发达国家接受创造条件。这个时间不会太长。”赵勇说。
追问
为啥去国外买“中国制造”?品牌响质量好价格便宜
电饭煲、鞋子、衣服、包包……中国制造的产品陈列在世界各地的橱窗、货架上,一双双黄皮肤的手将它们取下来,买单,再万里迢迢运回国。本来是中国制造,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喜欢跑到国外去买?
“我就认准了这个品牌”、“质量真的比国内产品好”、“同款产品比国内价格更便宜”……购买者似乎有一万个理由。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在国际上品牌渐响,“高铁”等高科技产品已经在国际上成为新的“中国名片”。
出路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为他国品牌做嫁衣裳,在国际品牌的利益链条上,付出了很多,却只赚取了极其微薄的利润。
中国制造的现状,以及它面临的困局,或许即将得以破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其中强调了科技创新,特别强调了工业制造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专有技术的创新。
李毅中透露,目前,工信部与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所谓‘中国制造2025’就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李毅中说。
反思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还存在哪些短板?
有人感叹,一只马桶盖打败了“中国制造”。“世界工厂”为何难获消费者青睐?
——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缺乏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全国人大代表张华明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制造”解决的是短缺问题,对优质产品探索、研发、生产刚起步,但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已被国际市场逐渐培养,供需之间产生裂痕。
——不尊重知识产权,创新企业遭“山寨”。全国人大代表黄作兴说,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并不缺乏创新能力,但创新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快就被“山寨”了,仿冒的成本太低、劣币驱逐良币。
——品牌“叫不响”,服务难到位。全国政协委员南存辉认为:“现在并非是卖一个或一套产品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来增加产业附加值。”
——制造业质量基石被忽视。浙江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王青说,现在“中国制造”高端低端并存,核心的质量、标准问题仍缺失,夯实基础的工作还没完成。
据新华社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席秦岭王浩野石莉芳李寰马宇北京摄影报道议事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泰斗厉以宁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
◎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贺同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川大校长谢和平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
相关专题:2015两会:创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财富派
-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
图片新闻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