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投行王者不再 三季度赴港上市
2015年05月23日 10:27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夏欣
停滞了N年之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香港上市终于迈出实质一步。资本金之困 对于毕明建来说,2015年必须完成两件大事,首当其冲的是中金公司H股上市,补充公司净资本;其次则是公司的业务转型,再振其投行业务。
停滞了N年之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香港上市终于迈出实质一步。5月16日,中金公司宣布,将于近期完成整体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中金公司已经开始为在香港上市遴选承销商。”一位接近中金公司的消息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进度推算,中金公司H股的IPO申请或将在今年6 月前后递交。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三季度中金公司就能够上市。”
此番赴港上市或令中金公司突破一直以来的发展瓶颈。
迟到的IPO
“目前融资规模还未最后敲定,估计至少超过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在百亿左右。”上述消息人士分析,对中金公司而言,H股IPO,最重要的是补充公司资本金,为开展创新业务铺路。而目前的H股市场是最佳窗口。
“赴港上市对中金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时点选择。在牛市氛围中,处于上升景气周期中的证券业更受基石投资者认可。海外投资者对于境内金融企业的估值相较境内高。”民生证券非银分析师张磊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金募集完成后,中金公司的业务模式设计、经营转型都将受益。
对于中金公司而言,这绝对是一场迟到的IPO盛宴。
早在2006年,中金公司就已经开始酝酿香港上市计划。不过,因中外股东意见不合,上市计划几度延后。此后,因始终无法掌握中金公司的实际管理权,2010年11月,外方股东摩根士丹利将中金公司股权悉数转让,彻底退出。
外方股东撤出之后,中金公司非但没有IPO成行,投行业务反而每况愈下,最后演变成为公司高层人事震荡。2014年10月,任职十年的总裁朱云来、董事长金立群先后主动请辞,令中金公司的IPO之路更加扑朔迷离。
毕明建的回归或成为中金公司的转机。今年3月,中金公司董事会聘请毕明建为公司总裁及管理委员会主席。毕明建代为履行总裁及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直至监管机构核准其任职资格。
作为中金公司的元老之一,毕明建曾参与公司组建,他在中金公司的地位也仅次于朱云来,算是公司内的二号人物。在中金公司曾经的鼎盛时期,毕明建负责公司的投行业务。
业内人士猜测,将投行元老毕明建挖回来显示出中金公司想要重塑投行招牌的决心,同时中金公司也希望由毕明建完成打造“全方位投资银行”的目标,并借上市完善其国际化的布局。
目前,中金公司的7名股东包括中央汇金(持股比例43.35%)、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16.35%)、TPG亚洲(10.3%)、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集团(10%)、中国投融资担保(7.65%)、名力集团(7.35%)和大东方人寿(5%)。
资本金之困
对于毕明建来说,2015年必须完成两件大事,首当其冲的是中金公司H股上市,补充公司净资本;其次则是公司的业务转型,再振其投行业务。
短暂接替朱云来,中金公司原代履总裁林寿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与同行相比,中金公司规模相对比较小,通过上市获得资本金补充,有利于公司扩展创新业务,形成涵盖投行、研究、机构销售、高端财富管理、自营、资管、PE、基金及海外市场的全方位布局框架。
纵观中信证券(600030.SH)、海通证券(600837.SH)等排名靠前的券商,除了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相当大比例的收入来自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
而在海外大投行的总收入中,同样也有相当高的比例来自于资本中介业务。2012年时,全球顶尖投行高盛的资本中介业务就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这也是高盛远远甩开国内券商的最大差距所在。
不过,资本中介业务对资本金依赖度非常高。尚未上市的中金公司受制于资本约束,创新业务乏力。据悉,多年来中金公司的净资本仅靠利润留存,至2013年底积累到43.3亿元左右(证券业协会数据),而截至2014年末,中信证券的净资本已达443.19亿元。
即便如此,为了充足资本金,已上市的券商仍在不停地大举融资,或是发行H股,或者发行债券,或者定向增发。
以中国银河证券(06881.HK)为例。4月末,银河证券H股闪电增发240亿港元。与2013年H股IPO时相比,这一增发股数相当于当时首发的1.18倍,募集资金相当于H股IPO的2.7倍。
如果不打通上市融资通道,中金公司的业务必然大大受限。在2014年年报里,中金公司也表示,作为证券公司,中金公司的融资能力受到了比较大的局限,银行间市场拆借的最长期限只有7天,而银行对证券公司的融资也受到较多的监管限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能力。
因此,对于中金公司来说,利用香港IPO为公司的转型注入资本已经迫在眉睫。
“近几年,大券商几乎完成了通过上市谋求资本金补充。特别是,两融等创新业务对资本金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从监管的角度出发,净资本监管是大趋势。”张磊表示。
能否再造辉煌?
选择眼下这个时点上市,对于中金公司而言,绝对是最佳时机。
2014年,受制于A股堰塞湖,诸多企业转赴香港IPO,中金公司业绩收入达9.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行情转暖,也使得券商2014年整体盈利大幅提升。除了收入刷新纪录之外,中金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均高于券商平均增长水平。
2014年,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8亿元,同比增长60.27%;实现净利润11.1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02.16%。
具体到各业务板块,中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表现最为突出,全年实现净收入2.96亿元,增幅高达94.74%。在投行方面,特别是中国企业的H股上市的投行业务上优势明显,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18.93亿元,比2013年增加8.14亿元,同比增长75.44%。
相形之下,中金公司的经纪业务则略有逊色。由于2014年经纪业务增长较少,其增幅(7.77%)明显慢于同行。
反观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中金公司在行业内却日趋没落,无法与其鼎盛时期相比。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中金2011年~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2.80亿元和2.15亿元,行业排名分别为71位、29位和49位。因此,现在IPO时点更有利。
在证券行业纷纷与互联网联姻触网的大环境下,中金公司也不想落后于人。中金代理总裁林寿康曾对记者表示,中金公司希望通过中金金网在互联网方面的布局达到弯道超车的效果。如果中金金网解决不了问题,也不排除未来考虑收购其他券商的网络。
中金金网是中金公司去年推出的互联网金融项目,旨在为大众投资者打造一个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提供网上开户、交易、理财以及专业研报、财经资讯、投顾咨询等全方位的线上财富管理服务。
“搭建互联网平台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为终端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维护好客户关系,最终体现到对业绩的贡献上才是考察券商服务软实力的关键。”张磊分析。
此外,作为成立20周年、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老牌券商,中金公司在海外市场一向占优。目前,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都设有子公司。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在中金公司成立20周年庆祝酒会上,董事长丁学东表示,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中金公司还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
财富派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