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范•米尔洛:到2019年 太阳能将比煤更便宜
2015年05月30日 16:14
来源:凤凰财经
凤凰财经讯 5月30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主办的中美创新巅峰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召开。
1366公司CEO弗兰克•范•米尔洛首先解释公司名字来源,因为地球上每平米的太阳能是1366瓦。他表示一方面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太阳能,另一方面从太阳能这边供应的清洁能源只占0.3%。要做到太阳能比煤的能源还要便宜,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他表示,能源确实是文明的血液,不能让能源的价格太高,但又是我们生产的必需品。
他还表示,太阳能也有类似的摩尔定律,显示最后到2019的时间,太阳能应该是比煤更便宜的能源供给。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弗兰克•范•米尔洛:非常感谢您的介绍,讲一下我人生中很大的让我感兴趣的点。1366是一个公司,真的是想要让我们的城市,让我们的星球变得更美好的地方。Direct Wafer在美国是很重要的研究机构,有了很多的创新,告诉我们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创新的经济体,其实很简单。我从MIT这里建立的第一个公司,是十年的研究项目带来的一个公司,然后它从我们大学就分离出来,然后我们带出了一些技术人员,发展了几年,到2005年的时候把这个公司就出售了,这就给我带来了一个经济上的回报,我有了第一桶金,到了2006年的时候我又回到了MIT。
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能源的行业工作,我是觉得能源确实是我们这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主题,下一个公司我就想在能源行业做一个公司。当时我也有了自己的资金,所以我就检查了20个研究项目,跟他们去对话。当时MIT刚开始有了能源的项目,就是为未来建造清洁能源,是一个三亿的研究,是Monize教授离开了能源的项目,然后我就跟刚才我说的这些能源项目的教授们,一个一个对话,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做研究。
然后我发现了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就是有很多很多的太阳能。我们地球每年,每平方米的地球面积得到的是1366瓦的太阳能,考虑到美国确实是缺乏能源,或者说对能源很饥饿。美国在能源方面的需求跟供应,我们需要从太阳能这边供应的能源是0.3%,然后我们就根据每平米的太阳能是1366瓦,然后我们的公司就命名为1366。
硅谷里边都在做太能源,好多的替代材料,其他的跟能源相关的材料。硅谷确实是不缺这种新的材料,我们硅谷阳光、氧气、石头、沙子组成的。我们说硅,它很适合于去吸收太阳能,红外线、光子这边的能源很适合用硅去吸收。我就想用硅制造这个行业,这是我最喜欢的图,这里面现实的是好多好多的,电价和能源的体量。有的人会说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但是这是传统的老一套,大家看这个曲线,确实像摩尔定律,在过去的40年来一直精确的去帮我们预测了计算能力,这是2009年我们国会用过这样一张预测图。这个图显示了到这十年的最后的时间,太阳能应该是比煤更便宜的能源供给。
经济学家可能觉得这是跟市场价格有关的,某种程度上这是正确的。现在有很多工程师都在这个领域做创新,制造业方面的创新在消费品创新的时候,消费品的创新要从零开始做新的东西,但是生产的东西你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显示的都是制造业的创新,制造的创新。硅片,它也是到现在一直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里面在使用的一块,也就是说这块生产创新并没有被很快的替代。
这个是我们的产品,硅片的型号是很薄的,是这样的一个面积,但是它转换太阳能的能力很强。大家可以看它跟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硅的外形很像,但是它制造的工艺更先进,而且它制造的时候耗能更少。
今天我们的硅片,中国西汉的时候,博物馆就已经有这种锯。这个锯的使用确实是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个是人用锯去切这个玉、翡翠,就像你用锯去切这个硅一样。你看2000年前大家就在用锯去切翡翠了,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改进这个切割技术,我有一个小视频来展示。这是一些炉子,就是铸塑炉,放到钢锅里面,90%的工艺都是这样,把这个硅浇铸在熔炉里面,其中一个大硅块,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这个大的硅块放到这个大锯上,有很多锯,还有下一组的锯就是钢丝锯。这是一次性使用的锯,在切这个硅块,把硅块切成了一块一块,一个大硅块切成了25个小硅块。然后是碳硅化物的一个锯,然后把这个块推到钢锯网里面去,成型之后剩下的硅就浪费了。然后成型的硅就变成硅片,变成各种各样的产品,然后这个时候硅被浪费了,切割剩下的硅被浪费了,锯也受到了磨损。
那我们的技术是什么样呢?我们的技术是把硅放到这个斗里面熔化。这个熔化的炉子,比如说这两个桌子拼在一起的大小,然后直接产生的是硅片,没有打光,没有切块,用更少的能源、更少的机械、更少的人工产生一样的硅片,这是完全颠覆性的工艺。就像这种流体玻璃改变了玻璃生产一样,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这是我们的传统流程,这里面每一块都被使用,这是我们的流程,就是一个机器就好了。
我在这里暂停一下,给大家讲一下我们公司的历史,要做这种发明是花时间的。所以我之前的那个公司花了十年的时间,在大学里面做了十年的时间,然后从大学分离之后,又花了七年时间进入市场,所以大多数大型公司都愿意买我们的公司,显示了我们公司的成功。
在这里也是类似花很多的时间从概念设计,一直到完全的生产。首先大家看一下我们的历史,我们先是在低温下面做了一个硅片,生产了硅片。然后显示了这个流程是可行的,之后我们又做了小的炉子。你知道熔化硅很困难,因为硅的熔点跟钢的熔点差不多,所以我们用一个小炉子去生产,当时是10%的效率。然后之后我们又做了一个1:1比例的大熔炉,然后我们做了第一个生产机器,这个生产机器实验成功了,然后又做了一些升级,然后又做了中试的机台,然后又做了商业的量产。最近我们就量的机器开始测试了,可以未来一年我们就可以做商业生产了,非常的花时间,像刚才的教授您刚才说的,发明者靠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创新,这确实是一个误解,因为创新确实是很多人合作的结果。真正的创新的想法,一般的创新都是概念的冲撞和碰撞,在这种冲撞的过程才有完美的东西出来,就是说不同的大脑聚在一起,像大城市跟不同的科学机构的人在一起才有好的创新结果,不同城市的人聚在一起才有创新的可能。
有一本书专门是写的《创新是怎么生产的》,这个书值得读。有很多很多人要花很多时间,要花时间让需要进行碰撞,所以得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然后就会产生一个有革命性的技术。说到清洁能源,比太阳能、比煤的能源还要便宜,但是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在北京有了很多的太阳能的面板,让北京有更便宜的能源,能源确实是我们文明的血液。你不能让能源的价格太高,但又是我们生产的必需品。
我想讲一下我们生产硅片的能耗,因为我们更高效。我们用硅的利用率增加了一倍,因为硅片原来都是说从99.99999%的纯硅里面切出来的。冶金硅的话就要花很多很多的能源。所以我们就把氧从硅里面拿出来,然后我们就把最纯的硅拿出来,这样的话就能生产硅,当然这不是最好的方法。然后我们的团队就说,我们现在用另外一个技术,就是不需要把这个硅里面的氧提纯,不需要冶金硅了,而是说直接把硅做成硅片了。我们不光是支持了清洁能源,同时在支持清洁能源的过程中我们有不少的碳足迹。没有问题我就讲到这里。
相关专题:北大国发院创新活动周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网罗天下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
财富派
战火锻造的富兰克林家族
点击数:1378761
奥巴马拒住的酒店原来是中国人的
点击数:1398712
为什么这个90后是未来的扎克伯格?
点击数:1765508
陈曦:琴与弓的生活美学
点击数:192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