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前海金融创新待批 内地有望“品尝”香港低利率

2012年04月13日 01:2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卢丽涛 杨佼 郭兴艳

中国地方金融创新潮流涌动。继3月28日温州获批“金融综改试验区”后,昨日,市场传言将有另一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金融创新——内地香港银行跨境人民币贷款,以“前海金融创新”的名义出台。

深圳市与前海官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虽然“前海金融创新”并未正式公布,但已上报国务院,有望在本月内进入审核程序。业内人士则对本报分析称,该项创新虽对内地利率市场化影响有限,但可令内地企业通过前海这个窗口“品尝”香港人民币低利率。

香港人民币利率由市场确定,通常显著低于内地利率。如中银香港的人民币贷款现行最优惠年利率为5%,低于内地银行贷款基准年利率6.56%,利差为1.56个百分点;在实际贷款操作中,由于内地企业贷款利率通常上浮到7%~10%,实际利差甚至更大。

担心媒体报道影响方案获批

昨日下午,国内某门户网站援引一份题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的文件报道称,深圳将出台系列重大金融创新,特别是该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下称“前海合作区”)将试点开展深港双向跨境人民币贷款。这一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但昨日晚19时,有媒体称深圳市政府一位官员否认了上述报道。

昨日晚间,深圳金融办一名官员接受本报电话采访,亦首先否认了“深圳将出台系列金融创新”的说法。

但在随后的采访中,该负责人表示,上述《意见》的确是深圳市金融办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的一份文件,其中所涉及到的“前海金融创新”还需等待国务院批示,最快将于本月进入国务院审核程序。

就在等待最后审核的关键时刻,“前海金融创新”被媒体预先披露,令官方人士始料未及,且颇感被动。

昨日,前海合作区一名官员也向本报表示,前海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要在金融改革方面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但具体的措施要在国家整体部署之下展开。

“这个文件对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有部署,但还没有到正式对外公布、采取实际措施的时候,应当以正式的新闻发布为准。”该官员称。

本报所获得的一份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关于〈关于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复函》显示:“目前国家部委层面对于前海一揽子优惠政策的征求意见和协调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央行、银监会等部委对于在前海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已取得一致共识。在政策批复后即可正式启动。”

关于前海试点双向跨境贷款,上述前海合作区官员表示,这只是一个构想,有关措施要国家批复后才能实行。如果香港银行机构向前海的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应该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框架下积极研究该措施,入驻前海的银行机构可以探索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

他补充说,这只是一个方向,就算正式批复要落实还有过程,国家需要既积极又稳妥地实施这一措施,以避免套利差和热钱涌入。

他担心,提前流出的消息会令中央层面对下一步金融创新持更加审慎的态度,增大获批的难度。

是否执行境外利率待协商

另一知情人士对本报表示,如果前海试点双向跨境贷款获批,前海将进一步向人民银行、外管局等部门协商具体方案,尤其是香港银行机构向入驻前海的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是否按照境外利率执行等政策。

不过,前海合作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前海的一揽子优惠政策已经得到国家部委层面的支持,预计最快将于本月进入国务院审核程序。一旦获批,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上述前海合作区官员表示,一揽子优惠政策不仅包括双向跨境贷款试点,还包括财税、金融、人才、深港资本合作等方面,其中,财税政策将比横琴目前实行的财税政策更优惠。

前海合作区另一名官员也向本报指出,前海合作区目前仍处于招商引资阶段,正式注册入区企业的首批名单,要待国务院正式批复后才会对外正式公布。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从今年初就开始筹备允许在粤港资企业和广东省内驻港企业通过香港母公司、分公司向香港银行申请人民币贷款用于广东省内项目。

本报记者向该行跨境办咨询此事,得到的答复仅是“目前正在筹备”。

“双向贷款主要应当是考虑香港存量人民币规模和低成本。”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友焕对本报分析称。

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从去年12月开始连续三月减少,目前人民币存款总额为5662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贷款方面,从去年年初时的人民币20亿元增至去年年底的308亿元。

而香港人民币贷款利率水平远低于内地。据汇丰银行2010年3月公布的数据,其香港首项人民币贸易融资的贷款年利率为3.88%,比内地同期人民币贷款利率低约1.3个百分点。

武汉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叶永刚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此前内地企业虽然可以到海外融资,但均为外币形式;人民币贷款因涉及国家外债规模,一直未能放开。此次深圳的探索是一个新动向。

据他介绍,内地企业在香港进行贸易融资的规模非常有限,主要有贸易融资、内保外贷和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三种渠道。贸易融资一般需要有进出口贸易协议的支持,没有进出口背景的企业很难获得,内保外贷(内地银行担保到香港银行借贷)受外管局额度控制,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门槛也很高。因此,内地香港跨境人民币贷款如能开闸,企业受益面极大。

香港某中资银行执行副总裁向本报表示,内地资金面持续紧张,内企到港借贷的趋势一定会增加。除了内保外贷和贸易项融资的正常方式外,仍有其他许多非正常渠道,包括虚假的贸易项下融资、上市企业担保贷款、以及地下钱庄和个人“金主”等,但相对规模较小,如能放开银行双向贷款,有利于香港人民币回流的阳光化。

对内地利率有一定影响

对于能够到前海发放贷款的这一前景,香港银行界普遍乐见其成。

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冯孝忠昨日向本报表示,香港的人民币存贷比率很低,存款部分若有20%能贷至前海“就很开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从去年12月开始连续三月减少,目前人民币存款总额为5662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贷款方面,从去年年初时的人民币20亿元增至去年年底的308亿元。

恒生银行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梁高美懿昨日表示,她期望双向跨境贷款新措施能够落实,增加两地金融业互动,并认为落实后香港银行会提升人民币存款息率,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人民币产品。

但本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前海探索的深港双向跨境人民币贷款,虽可能打开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小口,但影响毕竟有限,其更大的意义是显示中国资本项目加速开放。

基石投资董事长张维认为,深港双向人民币贷款和股权交易、创投母基金等举措叠加起来,会对现有融资体系和利率产生一定冲击。

“深港银行人民币贷款业务如能开展,对推动利率市场化有积极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毕竟能到香港进行人民币贷款的企业可能会有条件限制,而且香港地区的人民币存量和内地比,仍然有限。”黎友焕说。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也认为,境外银行开始直接对境内企业贷款,对于内地的利率会有影响,但前海只是一个很小的区域,且仍处于发展阶段,而地方政府并没有权力涉及货币政策,“不要抱过高的预期”。

刘利刚认为,与前海试点跨境人民币贷款更直接相关的是资本项目开放。此前央行给出资本项目开放路线图,一至三年开放直接投资,三至五年银行贷款可以放开,前海试点下香港金融机构原本的银行贷款金融管制被取消,显示出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大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前海 香港 人民币 跨境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股票名称 股吧 研报 涨跌幅 净流入
复星医药 股吧 研报 2.54% 82180.60万元
天山股份 股吧 研报 -2.21% 56006.18万元
京东方A 股吧 研报 3.63% 54386.33万元
隆平高科 股吧 研报 7.90% 52767.97万元
智飞生物 股吧 研报 -2.57% 47914.52万元
天邦股份 股吧 研报 8.00% 47535.05万元
北大荒 股吧 研报 8.85% 45487.80万元
中国联通 股吧 研报 4.12% 43193.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