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如同“走马灯” 七成基民称将影响业绩
专家称,基金经理变更后,基民不必盲目赎回手中基金
-本报记者 隋文靖
基金经理“弃旧觅新”在行业内早已屡见不鲜。而在基金经理们选择自己新的职业生涯之时,公募基金人才短缺,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使公募基金的发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资讯整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8名基金经理先后从自己原来的岗位上离职,而中国经济网一则“基金经理跳槽调查”的投票结果则显示出投资者目前的茫然失措。近七成投资者认为基金经理的离任会对其掌管的基金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同时,超半数投资人选择在基金经理离任后,将赎回持有的基金。
而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也有各自不同的原因,除了内部调整外,其离职后有更多自己新的选择。《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整理数据显示,在各自基金公司成立后,共计发生679名基金经理变更(若同一人历经多家公司,则跳槽人次重复计算),而在有离任后去向可寻的223人中,125人在老东家离职后,最终选择去往其他公募基金公司,占56.05%;80人在原基金公司离职后,最终选择“奔私”,占35.87%;18人在公司离职后,最终选择去往券商,占8.07%。
某证券公司基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仅有2家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超过4年,而就基金经理个人而言,从业年限占比最高的则集中在不满1年的新人身上。而导致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现象频生的主要原因则主要是就职公司实力、薪酬待遇水平和个人发展考量等。
面对基金经理跳槽
半数基民选择赎回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资讯整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25日,已有2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8名基金经理先后离任,而统计显示这28名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还不满3年。在这其中,有人员内部调整,也不乏挥手告别东家的基金经理,但无论其退出基金的原因是什么,对其掌管的基金业绩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投资者总是想找寻一个有实力,可以让自己手中基金升值的基金掌管者对自己购买的基金负责,而近年来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却让基民茫然失措,大呼“伤不起”。中国经济网一则“基金经理跳槽调查”的投票或许就能揭示基民们无奈的心情。
调查结果显示,13.64%的投资者认为基金掌舵人的频繁变换对基金业绩影响不大,而68.18%投资者则认为会对基金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另有13.64%投资者选择没有什么影响,4.55%投资者认为不好说。而对“如果你手中购买的基金当基金经理生变你将怎么做”一项调查的结果则显示,半数基民选择赎回,13.64%投资者认为如果基金公司和新任基金经理都不错的话,则不会选择赎回,另有36.36%的投资者觉得不好说,视情况而定。
对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乐嘉庆曾表示,基金经理的更换对基金的影响没有必然联系。这点在公募基金上尤为突出,有些基金经理并不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受控于其他部门或投决会给了他很多限制,并不能让基金经理在整个基金投资起决定性因素的。
并指出,基金经理跳槽后,基民不必盲目做出更换。因为基金经理的跳槽并非是瞬间就完成的,多数情况是要经历一段过渡磨合期,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个季度,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基金经理已经完成了一个交接。这一个季度的业绩可能已经是新基金经理的业绩了,所以影响相对不会特别大。基金公司对每个基金产品都有一个定位,基金产品的大方向不会受到基金经理的变更而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很多投资者在购买基金的时候并非很了解基金经理,那么对于那些不看重“明星效应”的投资者来讲,更没有必要盲目更换手中的基金。
投资者认为
基金经理承压能力弱
除了内部调整外,基金经理离职后有更多自己的选择。中国经济网的投票显示,在投资者眼里,26.67%投资者认为基金经理跳槽是为其事业发展着想;36.67%的投资者认为是其不堪承受业绩等各方面的压力;16.67%的投资者选择是由于工资待遇问题;另有20%的投资者认为是其投资理念和文化与公司之间的冲突。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整理数据显示,在自有基金公司成立后,共计发生679名基金经理变更(若同一人历经多家公司,则跳槽人次重复计算),而在有离任后去向可寻的223人中,125人在老东家离职后,最终选择去往其他公募基金公司,占56.05%;80人在原基金公司离职后,最终选择“奔私”,占35.87%;18人在公司离职后,最终选择去往券商,占8.07%。此外,还有79人离职后辗转其他金融行业后,最终选择转行。
某证券公司基金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仅有2家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超过4年,而就基金经理个人而言,从业年限占比最高的则集中在不满1年的新人身上。而导致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现象频生的主要原因则主要是就职公司实力、薪酬待遇水平和个人发展考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有离任后去向可寻的基金经理中,有59人在选择离开老东家后,中途辗转又经历过多家公司,甚至从公募到私募又到券商,均有所涉足,占8.69%。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原博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宋柄山,其2001年4月14日就任博时基金公司,2003年6月18日离职,在该公司仅任职2.18年。在其选择离开博时基金后,曾先后在富国、东方、长盛等公募基金公司就职,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私募尊嘉投资,目前就任该公司旗下尊嘉ALPHA基金掌舵人。
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采访时表示,有的基金经理在职业生涯过程里,先后在多家公司任职,这也是其自身的事业追求。从小公司到大公司、从低职位到高职位、从低薪酬到高薪酬,这都是实现职业规划,尽显个人能力的体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