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11毛基涌现 基金市场惊现一地鸡毛

2011年12月31日 03:4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李新江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1年基金市场,可谓一地鸡毛!

虽然通过高调汹涌的发行潮,年发基金超过200只,基金总量也接连迈过800只和900只大关,距离千只基金时代指日可待,但是包括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纷纷出现业绩缩水,投资者经历了惨淡一年。

与此同时,特别是随着股市下行,不足面值的基金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市场最鲜明的特色,业内人士用“铁打的毛基,流水的兵”,来形容这些绩差基金的业绩和人员流动,这进一步影响基金行业的公信力,也使得基金行业新旧交割之际,如何谋求转身已经分外紧迫。

新基金一年发行超200只 千基时代临近

2011年股市几乎是一年熊市,基金净值亦大幅缩水,令投资基金市场的基民苦不堪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基金发行市场却频频逆市上演史上最疯狂地发行潮,年内新发基金超过200只,基金市场容量也随之将突破千只数量级。

伴随着发行市场单方面火爆,牵涉出基金公司拼营销的种种问题,包括高调唱多误导投资市场,已经开始引起市场人士反思。

年发超200只 千基时代临近

从2011年市场数据来看,年内新基金数量达到210余只,创下年度新基金数量发行之最,相比已经迅速扩容的2010年,增加50余只,增幅超过35%。

得益于此,市场上基金总量首次超过900只,达到915只左右,而在2010年底,市场上基金数量尚只有704只。

目前审批待发的基金数量尚有数十只,如果2012年新基金发行速度能够基本保持稳定,在上半年突破1000只大关几乎毫无悬念。

不过投资者对于基金数量的疯狂增长并不买账,2011年以来已经成立的200余只基金,平均单只基金成立规模仅为13.31亿元,创历史新低。而2010年154只基金合计募集近3300亿份,平均募集规模超过21亿份。

基金痼疾难改

尽管基金公司重视营销,对于基金产品线的完善,以及产品创新等年内均有突破,然而暴露的许多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阶段,包括监管层和托管行在内的机构,可能在2012年推出限制基金发行的种种措施。不过也有业内人士预测,在“圈钱”和“逐利”风气盛行之下,痼疾能够有所改观尚存悬念。

由于2011年市场持续低迷,甚至一度出现“股债双熊”的市场环境,投资者投资热情也陷入冰点。在这一背景下,基金公司营销过程中,重数量、重规模,发行期盲目唱多,令不少介入的投资者苦不堪言。同时,市场对于基金经理不负责任言论的指责也浮出水面。

以2011年上半年为例,年初以来市场反转的言论就比比皆是。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曾表示,短期看,市场仍将维持震荡走势,下行空间有限。一旦宏观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中东危机不再恶性发展,则下半年有望迎来通胀下行、经济增速恢复的有利投资格局;而成长股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跌去20%~30%,估值渐趋合理,将有一个好的介入节点。

不过下半年伊始,“股债双熊”大行其道,以该基金看好的成长股为例,中小板综指在二季度末短暂的企稳后,8月份开始跌跌不休,仅在9月一个月内跌幅就达到12.39%。期间大部分基金都保守操作,上述唱多基金经理也没有大举做多。

29只“铁打毛基”曝光 基民伤痕累累

随着申万菱信深证成指分级进取基金跌到3毛钱以下,创下基金累计净值新低后,“毛基”频现引起市场人士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11年12月中旬,单位净值降至1元以下的偏股基金已经逼近600只,累计净值1元以下的已经超过300只,这一数据同时显示出,投资基金理财,赔本赚吆喝成了大概率事件。

场内“毛基”超过300只

根据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旬,基金单位净值在1元以下的偏股型基金数量已逼近600只,在868只可供统计的产品中,占比近七成。随着市场持续不景气,这一数量呈现出递增的态势。

累计净值在1元以下的偏股型基金数量仍超过300只。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的光大优势自成立至2011年12月28日累计净值仍只有0.6193元。银华内需精选的累计净值也只有0.65元。

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在2011年12月14日的单位净值只有0.2762元,益民红利成长泰信先行策略等基金同期单位净值也不到0.5元。鉴于基金可能有多次分红等原因,和单位净值相比,基金的累计净值则更能说明基金过往的运作情况。

易天富统计显示,累计净值在1元以下的近200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近两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占到了109只。由于市场环境的不配合,而且这部分基金由于成立时间尚短,质地是否优良仍需要时间检验。

29只“铁打毛基”

最引起市场人士诟病的是成立多年之后,仍然累计净值亏损的基金,数据显示,在2007年牛市中成立的基金,目前累计净值尚只有1元,或者在1元以下的也有近30只,特别是一些基金累计净值仍在0.5元至0.6元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选择成立三年以上主动投资基金中,累计净值仍在面值以下,折损20%左右,甚至最大折损超过50%的基金中,表现持续低迷的有29只基金,这也是场内基金中颇受诟病的“铁打毛基”。

其中不乏广发大盘成长南方隆元这些大型基金公司基金,虽然早在2007年成立,两只基金目前累计净值只有不足0.6元;上榜“铁打毛基”数量最多的正是南方基金公司,包括南方成份精选、南方隆元、南方盛元和南方全球精选等基金悉数上榜。

嘉实海外、华夏全球精选和上投亚太优势等QDII基金也榜上有名,这是QDII出海折戟受损最多的基金,目前持有人仍然处在被套牢状态。

八成债券基金亏损

作为基金理财品种之一债券基金风险在2011年熊市中风险突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12月中旬,可比债券型基金中仅28只取得正收益,占到总数的不足20%,令希望通过债券基金谋求“固定收益”的基民苦不堪言。

基金遭遇股债双杀

2011年初上证指数在3000点徘徊,二季度以来,持续的市场下跌让公募基金重蹈了2008年偏股型基金全线亏损的那一幕。

来自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15日,股票型基金阵营中,年内收益其平均跌幅超过23%,混合型基金跌幅超过20%,无一取得正收益。跌幅最大偏股型基金,跌幅接近40%。年终排名战又成了比谁亏得少。

通常情况,股债“跷跷板效应”十分明显,股市风险暴露,债基一直被视为避风港。

罕见的是,A股市场2011年上演了前所未有的“股债双杀”局面。6月底城投债违约风险开始爆发,继而引发整个信用债市场的调整,全球债务危机深化导致低等级信用债券遭遇大幅抛售,债券市场品种轮番下跌。

同时,债券基金副业打新,又遇新股破发潮,债券基金一度陷入“最黑暗”的时期。

债基受累基金经理操作自由度

截至2011年12月中旬,市场上共有216只债券型基金,排除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60只基金,仅28只债券型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总量不足20%,另外128只基金出现亏损,占总量超过82.0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1年表现优异的债券型基金多数以国债、金融债等利率产品为主要投资对象,低配股票资产,并且通常利用债券回购的方式提升杠杆比例,融得更多资金参与债市投资。

“债券型基金亏损与基金经理操作的自由度成正比。”日前北京某基金人士向记者笑谈,原本用于提高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的一些操作方法,最终因为基金经理管理能力所限从而亏损严重。这与低风险产品热衷于业绩排名,而忽视市场风险有关。排名之战的影响已经波及到固定收益类基金,这一投资产品线存在的意义实际上也随之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xuzg] 标签:基金 净值 市场 债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股票名称 股吧 研报 涨跌幅 净流入
复星医药 股吧 研报 2.54% 82180.60万元
天山股份 股吧 研报 -2.21% 56006.18万元
京东方A 股吧 研报 3.63% 54386.33万元
隆平高科 股吧 研报 7.90% 52767.97万元
智飞生物 股吧 研报 -2.57% 47914.52万元
天邦股份 股吧 研报 8.00% 47535.05万元
北大荒 股吧 研报 8.85% 45487.80万元
中国联通 股吧 研报 4.12% 43193.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