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数据公布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去年四季度经济扩张明显超越预期,使国内经济复苏中的底部提前度过。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消费、科技创新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同时今年仍将面临通胀压力。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3%,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总额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物价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3%。
虽然2010年12月份CPI涨幅有所回落,但是多数专家仍预测,2011年CPI呈继续走高的趋势。由此,业内人士开始担忧,经济增长恢复之后,鉴于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今年政策紧缩的步伐会不会加大?
-经济走势
去年增速超预期 经济转入稳定增长期
昨日发布的2010年宏观经济数据包括农业、工业、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总额等,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表示,国民经济正处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有所优化,消费和科技拉动作用增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协调性增强。2010年,内需,即最终消费加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在92%左右,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推动更加平衡。”马建堂说。
据介绍,去年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6%,增速比2009年加快了8.9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较高,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中国10.3%的GDP增速仍处于合理的增长范围,从总体趋势来看,中国经济从平稳向好已经转变为稳定增长。
左小蕾进一步解释,GDP增长10.3%是一个均衡水平。第一没有下滑,第二不是过热。如果经济下滑,会造成危机;如果经济过热,也不是好现象。同时,全年CPI涨3.3%也是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所以说“2010年形势大好”。
“GDP的全年数据在意料之中。”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褚建芳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唯有四季度的GDP比预想的要高一点。预计今年的GDP将到达9.5%。
褚建芳认为,受基数效应和政府紧缩政策的影响,预计今年GDP呈前低后高的走势。虽然数据上较去年有一定回落,但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是较健康的。
目前地方政府过高的增长预期不利于控制通胀,左小蕾预计2011年GDP增速控制在9.5%—10%之间。她表示,政府不需要加大投入推动过高的经济增长,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此外,降低的GDP增长速度还有利于调结构。
-通胀走势
物价上行压力未消 预计上半年仍将冲高
昨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6%,较11月份5.1%的涨幅有所回落。2010年全年CPI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升7.2%;PPI上升5.5%。12月份CPI升幅回落显示出政府遏制通货膨胀的一系列措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已采取的措施看,央行遏制通胀毫不含糊。上周五傍晚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继去年两次加息、六次上调存准后的又一收紧举措。
粗略估算,此次上调后,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500亿元左右。这是央行2011年的首次货币政策动作。不难看出,在物价上涨、通胀来袭的背景下,政府防通胀决心是如此强烈。
从2010年至今,央行已经连续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收紧流动性相对应的是,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2010年下半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伐放缓。早在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季度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综述中就表示,“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考虑到价格调整的时机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11月发改委稳定物价的措施出台后,一些地区的天然气涨价计划也被紧急叫停。
“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推动当前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近期政府采取的控制物价的措施起到一定效应,从而遏制了物价的过快上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据了解,发改委还称,春节期间,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中国将及时投放储备。春节假期将于2月初开始。
宏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物价普遍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仍有很多专家表示,去年12月通胀率虽有回落,却不标志着拐点出现。就去年而言,消费价格指数增长3.3%,高于年初设定的3%的目标。作为通胀的主要驱动力,食品价格增长更快,达到7.2%。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在2010年也上涨了将近10%。
昨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正在向正常轨道过渡和演进,但“对于2011年的物价走势不能掉以轻心,从物价上涨的压力来看,也还确实存在”。发改委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同样表示,造成物价上行压力的基本面因素并未消除。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对于上述的判断进一步解释说,去年12月CPI同比增速下降主要是基数的原因。他认为,当月除了蔬菜价格有所回落外,其余食品价格并没有下降,1月物价上涨压力仍很大,CPI增速很可能再超5%,达5.3%—5.5%,超过去年11月的水平。
发改委称,一季度推动价格上涨的数个因素包括: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传导压力加大、市场涨价预期依然较强、节日需求增加等。发改委称,预计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仍将高位运行。
“今年上半年CPI翘尾因素大概为3%,真正涨价因素为2%左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说,预计上半年的CPI会在5%左右,但他认为不会高于2008年上半年的通胀形势。
在祝宝良看来,2010年的货币供给量没有完成调控指标,可能导致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超出预期,进一步加大通胀压力。
-政策走向
加息将是常态 春节前后或有动作
马建堂昨日在公布数据之后,并承诺政府将在2011年成功控制通货膨胀。马建堂说,“2011年,我们有信心将物价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
他补充道,中国已连续7年农业丰收,这意味着政府有能力控制粮食价格。中国政府已经表示,今年将采取“审慎”的货币政策。
的确,经济扩张超过预期,但是,通胀压力继续增大。数据公布后,市场又开始担忧政策是否会有进一步紧缩的迹象。
数据出炉后,股市沪综指周四下跌1.1%,此前于周一跌逾3%至三个半月收盘新低。市场分析认为,加息预期是市场主要担忧因素。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如果说此前宏观政策还有些顾虑,担心过度紧缩会伤害实体经济,那么现在这种担心已经没有了。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错,政策的目标只要对准通胀就可以了。”
央行此前召开的2011年工作会议已经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稳物价,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据此,多位专家表示,今年央行加息或将成为常态。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最大的风险在于通胀和资产的泡沫。谢国忠认为,一季度的通胀压力是很大的,而央行也极有可能加息一到两次,春节前后都有可能。而2011年全年央行可能会加息四到五次。
中国社科院金融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认为,2011年上半年小幅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变为常态,整个上半年的小幅加息次数会多达三四次。国泰君安证券预计,中国2011年的第一次加息时间会在2月上旬或中旬,加息的幅度可能为25个基点。
链接
关于CPI权重
根据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每年对食品、居住等八大类的CPI权重进行微调,每5年进行一次大调。按照当前计算模式,我国CPI构成共分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该八大类商品分别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其中,食品类的比例最大。
-CPI权重调整
食品类降居住类升 CPI被低估可改变
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统计结果因与百姓感受不一致而遭受质疑,由此引发的CPI比重应调整的说法甚嚣尘上。
面对当前的通胀形势,有专家认为,当前央行最缺乏的,不是对抗通胀的手段,而是准确计量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的方法。只有真实反映通胀情况的CPI才更具指导意义。昨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2011年起我国将采用新的CPI权重。
因此市场预期,CPI将因为调整相关权重而改变一直以来被低估的局面,调整后的CPI将更真实反映物价水平。
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也坦言,目前中国CPI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居住类、教育类权重偏低;二是一些非义务交易项目收费调查不完善;三是医疗收费和药品调查项目不完善;四是没有真正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价格走势的基本生活费价格指数。
在本月12日召开的“财经中国2010年会”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就曾透露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调整方向,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将是食品价格比重的变化。
据了解,2011年CPI编制的新权重方案中,居住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价格权重将上升,食品类权重将下降。
近年来房价不断上涨,可居住类支出却一直没有在CPI中充分体现,而食品类价格又在CPI中占比较大,而成为直接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市场普遍认为应及时调整居住支出在CPI中的权重,以准确反映经济运行情况。
盛来运此前针对将调整的CPI权重指出,从动态角度看,房租支出占CPI的权重会不断提高。专家预计,如果我国把居住类权重从目前14.69%调到国际控制值30%,租金上涨无疑会推动CPI大幅度上涨,CPI被低估局面可改变。
除居住外,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都是近年来价格上升较快的类别。如果考虑到这些产品在CPI中权重增加,专家预计极可能会提升CPI。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新的调整方案实施之后,也并不能完全解决CPI与居民实际物价体验之间的差异问题。此外,很多隐形消费支出在统计领域依然是难题。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