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学者共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揭晓了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均为68岁的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因其对宏观经济政策动因和效果的深入研究”而在众多角逐者中脱颖而出,共享殊荣。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奖评委会称,萨金特和西姆斯的获奖原因是“宏观经济领域的因果关联”,他们分别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独立提出的理论解释了暂时性加息和减税措施是怎样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的。“今天,他们所获得的成果已成为实际宏观分析操作过程中的关键分析工具”。
评委会总结道:“萨金特的学术成就从根本上让我们理解了系统性政策调整的可能效果;而西姆斯的研究成就则专注于中期观测效果在经济体系内部的传播情态。”
对于自己获奖的研究成果,西姆斯认为央行应用最广泛的是“试图找到货币政策的效用”。他指出,他的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一种弄清利率与通胀水平关系的方法。
中国学者王福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作为理性预期学派权威人物,萨金特早已有资格赢得诺奖,这就象“诺贝尔文学奖终于颁给了列夫·托尔斯泰”。萨金特的理论研究更关注宏观政策在瞬息万变的现实经济世界、在市场和民众对经济有所预期的心态及调整下的动态效果,因此更加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则指出,与保罗·克鲁格曼在2008年、戴蒙德等三人在去年的获奖相似,萨金特与西姆斯能够在今年荣膺诺奖,一定程度上是因其研究领域与现实世界经济领域的广泛关切有紧密联系。“发达经济体正为其宏观经济政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自身陷入多重矛盾之中的窘境而苦恼”。
不过她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萨金特和西姆斯的理论能成为令发达经济体迅速摆脱政策困境的“灵丹妙药”,“但确实能为那些此前只注重短期效果的宏观政策制定者鸣响警钟”。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六次出现由两人分享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情况。根据评奖规则,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三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获奖者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所作的贡献。
自1999年的“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以来,每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都有美国经济学家的身影。截至今年,这一现象已延续13年之久。
瑞典皇家科学院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新闻发布会现场 CFP图片
西姆斯1942年10月21日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1968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银行专业教授。他以“矢量自回归”模型为依据,研究出分析经济状况如何受短期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的方法。例如,运用这种方法检验中央银行加息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发现在加息后,通胀率通常需1年至2年才下降。
萨金特1943年7月19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1968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大学经济贸易专业教授。他研究出如何利用“结构性宏观经济计量学”分析经济政策的持久影响,这种方法可应用于政府或企业随经济走势变化调整自身预期和政策。
2001年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200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贡献突出。
2002年,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卡尼曼成功地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史密斯则开创了一系列实验法,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数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2004年,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这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
2005年,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这两位经济学家通过博弈理论分析增加了世人对合作与冲突的理解。他们的理论目前被广泛应用在解释社会中不同性质的冲突、贸易纠纷、价格之争以及寻求长期合作的模式等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他因为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跨期权衡”进行的深入研究,加深了业内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
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这三位经济学家进行的先锋性探索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础,帮助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体系和投票程序。机制设计理论今天已在经济学的许多领域、政治学的一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他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新理论,有助解释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以及什么是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驱动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2009年,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他们因在经济管理分析方面所作的贡献获奖,值得一提的是,奥斯特罗姆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2010年,美国经济学家彼特·戴蒙德、戴尔·莫滕森以及拥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他们所开发的理论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规章制度和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和工资”,还“远远适用于劳动力市场外的其它领域”。(陈晓刚)
相关专题: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