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新得主:我无法解决当下混乱
由于“他们对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及影响作出的实证研究”,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将2011年度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奖项授予来自美国的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萨金特和西姆斯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8万美元)的奖金。至此,本年度诺贝尔奖已经全部花落各家。
从历史上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几乎全都是欧美籍学者,尤以美英居多。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增设的,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
2011年度诺贝尔奖正式颁奖仪式预订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68岁的同龄人
瑞典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0日13点(北京时间19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萨金特和西姆斯。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称:“今年的(经济学奖)得主在解决有关经济政策与各种宏观经济变量——诸如GDP、通货膨胀、就业与投资等之间因果关系的问题上,研究出了方法。”
萨金特和西姆斯两人今年均为68岁。萨金特为纽约大学教授,西姆斯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们分别于上世纪70与80年代独立对上述诺奖评审委员会所说的问题展开了研究。
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一直坚称,他们从不根据近期事件选择得主。诺奖评选委员会新任主席克鲁赛尔(Per Krusell)强调:“奖项和政治没有关系,也不跟随当下潮流,只注重研究贡献。我们评估非常彻底,有可能花好几年,因此从研究完成到颁奖,常有时间落差。”
西姆斯通过电话对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表示,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时,他正在睡觉,他并没有料到自己会获奖。
不过,西姆斯坦承,他的研究并不能给当下的金融混乱带来易捷的解决之道,因为目前的经济问题非常复杂,还在不断的发展,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迅速解决这些经济问题。
“我没有任何简单的答案,但是,我认为,我已经运用过的和汤姆(指萨金特)发展的方法,是找到解决这些混乱的核心。”西姆斯说。
而萨金特的妻子卡洛琳·萨金特则对媒体表示,得知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她的丈夫非常平静,他按照往常的路线出行,准备搭乘纽约到普林斯顿的火车去继续这个学期的授课任务,“我想他大概是被震住了吧,当时他正急匆匆地要去上课。”
为何能获诺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萨金特展示了“结构宏观经济学”如何被用来分析经济政策的长期挑战。
而西姆斯则基于矢量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发展了一种分析经济如何受政策临时变化的影响的方法,譬如利率的增长。
“今天,萨金特与西姆斯研究出的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其颁奖词中称。颁奖词同时指出,这两位经济学奖得主在解决诸如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如何受临时利率增长或减税的影响问题上研究出了方法。
在世界多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仍在为寻找经济困境的出路而烦恼时,尽管萨金特和西姆斯两人的研究成果收获于上个世纪,但今天来看依然没有过时。
“萨金特从根本上帮助我们搞懂了系统政策改变的影响,而西姆斯则让我们看到冲击是如何通过经济传播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称。
据10日斯德哥尔摩的诺奖新闻发布会介绍,萨金特和西姆斯的主要贡献是提供了研究经济发展的工具,叫做“当前以及不能预期的变化”,他们俩一个是研究短期的改变,一个是研究长期的变化。对于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来说,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有一个原因让他们能够共同获奖,就是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经济危机某种程度上是政策危机,包括各国政策的‘以邻为壑’,如何认识政策的作用已经提上一个高度。”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分析说。
相关专题: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