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 非常感谢王志乐先生精彩的点评。他也提到了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看到了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的热情,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十一五”期间,有不少中国企业,从央企到民企有不少“走出去”,走向国际,到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收购。在“十一五”期间,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因为外部市场的危机或者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中国在过去一向倡导的三个最主要的“三架马车”来拉动中国GDP的增长,投资、外贸和消费,其中外贸这块,包括投资这块能够受到一定的影响,外贸从2008年以来受到一些影响,当然现在已经恢复了增长。由于首先客观因素,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扩大内需的政策调整,在加强国内消费方面,请黄海先生为我们做一个点,在“十一五”期间,消费这一块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黄海: 关于“十一五”期间,我想讲两个主题,一是在“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超过了18%,这个增长率比“十五”期间、比“九五”期间都是高的。二是在2005年,在“十五”末的时候,中国国内市场零售总额,按当时汇率可能是0.8万亿美元,相当于在世界上排第三位。但是经过这五年,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超过了日本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现在我们居世界第二位。这两个数据说明“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市场消费的快速增长。
黄海: 这五年的成绩很多,我印象比较深的,而且我认为“十二五”期间需要积极借鉴的有几条:
一是政府有必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直接刺激消费。大家知道,为了刺激消费,从2008年之后,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都是通过财政的补贴政策,政策发挥了非常大的效果。几年累计,大概财政补贴了700多亿,但是带动销售6700多亿。
二是这几年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到现在为止,现在还没有人讲农村问题,这是“十一五”期间最大的两点,这几年通过中央财政的补贴和贴息,我们在农村连锁店已经建立了52万家,覆盖了全国80%左右的乡镇和50%的新农村,政府投资改造升级了740多个农产品的批发市场,覆盖了56%的地级市以上,这对于农产品流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是因为这几年自然灾害的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的泥石流,再加上2008年的冰雪灾害,我国市场供应波动很大。政府建立了一套以监测预警、余缺调剂、投放储备和进出口调节相结合的调控体系,应当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我想如果没有这套体系,像我们这几年的市场肉的波动、菜的波动可能还会更大一些。正是由于坚持了这几个方面的建设,这五年当中对经济的拉动,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零售业大幅度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国内市场零售总额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了16.9%,创造了1986年以来最高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第二高的增长速度,全球都在下滑,但中国的市场一直提升。去年我们按季度来计算,GDP、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工业增加值都是高开低走,但是唯有消费品零售额是逆向而行,一、二、三季度是上升的,这些都为促进消费,为保持我们国家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谢谢。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