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财经》年会2013:中国,美国与全球财经讨论实录

2012年11月29日 15:50
来源:财经网 作者: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议题一,中国,美国与全球财经【《财经》年会专报】2012年11月28日,“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

以下为《议题一,中国,美国与全球财经》讨论实录:

王波明:现在我们正式开启财经年会2013年的序幕。会议即将进入“议题一,中国,美国与全球财经”。有请主持嘉宾苏尼尔 库马尔及其他嘉宾。

我们今天的正式议题开始,我想讲两句,今年财经杂志首期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来合作,芝加哥大学推出的产品叫世界经济的展望,美国,中国和世界经济。

我想讲一下芝加哥大学产生最多的是什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的嘉宾队伍,有奥巴马到08年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还有美联储的委员,兼全球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我现在把话筒交给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院长苏尼尔 库马尔先生。

苏尼尔 库马尔:谢谢王总,谢谢财经会议今天邀请我们来到中国进行讨论。我介绍一下今天的三个嘉宾,第一位是奥斯坦 古尔斯比,他是商学院的讲座教授,2011年任奥巴马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同时兰德尔 克罗兹纳,他也是我们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他是前美国联邦主席委员会的理事。请大家欢迎。

最后是雷鼎鸣教授,他是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副院长,经济学系的主任和教授。他是我们布斯商学院毕业的,他也是我们最著名的毕业生之一。请大家欢迎雷鼎鸣教授。

芝大第一次和中国正式合作,是1940年,当时在北京医科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进行合作项目培养。自从那以后合作往来一直在发展,我们在北京已经启动一个中心,我们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继续巩固和中国的友好关系。

首先我邀请三位嘉宾来谈一下他们的意见,然后我们就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问答环节。

现在请奥斯坦 古尔斯比教授演讲。

奥斯坦 古尔斯比:谢谢,很高兴再次回到北京,看到一些老朋友。

我觉得我应该说一说关于美国欧洲经济的现状,以及这些现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

我在美国政府就职期间,很多人认为09年10年这段时间,中国和美国关系大大发展,中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经济危机,同时也是因为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复苏非常缓慢。我们已经看到美国的消费者必须要降低自己的个人借贷,增长率也降低了,同时经济复苏过程中是非常缓慢的。

在未来6到9个月内,美国的增长率差不多是超不过2%。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很低,但是也是发达国家中增长最快的。百分之二点几都是发达国家最快的了,这样我们可以了解世界经济恢复的一个情况。

同时我们也能够了解中国的发展速度,另外还有中国扩大内需,我们觉得不光是必要的,而且对全世界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因为世界还是缺少推动力。

我们再来看美国,接近2012年年底了,大家知道,在美国面临一个财政悬崖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砍掉一些财政支出。另外我们又有一些过去的减税政策,包括奥巴马时期的一些减税政策,还有小布什总统减税的政策,也到了到期的时候。

这样2013年就会带来一些财政困难,这种财政困难就需要我们采取紧缩,这种紧缩比在欧洲的幅度还要大。而且规模要比美国的刺激计划还要大2.5倍。我们是7000亿美元,这个要比7000亿美元还要大2.5倍,这就是我们面对的财政困难。美国政界的分析师认为,我们很难翻得过去,我自己也不是很肯定,我也觉得风险很大,能不能对我们的繁荣产生影响,关键是未来的6个月是一个非常充满困难的一个时段。

另外我们再来看欧洲,欧洲又有一个短期和中期的债务问题,也有汇率的问题,又有银行的一些资不抵债的问题,还有竞争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很好解决。

最终德国人要做出一些决策,就是较为富有的国家要做出一些决策,对欧洲提供补贴,或者一些宏观经济的市场力量会把一切打破,这里面有一些不可想像的因素。

接下来我再谈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短期的经济发展的前景。美国的增长是2%,而欧洲的增长只是零,甚至是负数;在目前来说,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停止在了十年前经济增长(水平)。

中国如果继续采取外向型的经济就会有问题,最新的五年规划强调了扩大内需,这样的话跟十一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十二五特别强调扩大内需,当然十一五也强调扩大内需,但是并没有完全实现,这是我们期待十二五能够实现的。

世界经济恢复不够快,这样就使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模式动力不足。如果你跟中国政府官员和分析家来谈,他们觉得这种转变会非常困难,我们需要关注哪些内需要进行扩大,哪些产品能够符合内需的需求。

我觉得这种问题并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么大。因为我相信,中国缺乏很多的服务,我们看到医疗、教育、给退休者的服务,都是缺乏的,这方面有很大的内需;他们的需求会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要求更高质量的服务。这块我们觉得中国靠自身成长会有很大的潜力,而且会带来社会的和谐。

我再来谈美国短期的展望。和过去6个月相比,美国的老龄化相比世界其他地方来说严重性不是那么大,而且他们的创新性特别强,他的研发占GDP的比例来说是比较高的。房地产的需求也比较旺,由于前一段经济的衰退,房地产的投入也降低了,因此美国会恢复到正常的增长。

但是中美关系当中还有一些摩擦的因素,一个是汇率的问题,还有一个对美投资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这种摩擦未来几年会有所减缓,因为我们两国之间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这种摩擦是能够减缓的。

当然中国会面对一些严重的挑战,规模上相比其他国家的规模又不一样,比如说城市化,就要吸收三到四亿人口筋道城市来,中国可能还会经历房地产泡沫,但是在美国也有房地产泡沫,还有金融泡沫,产生的影响会对几年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中国的基础非常好,它能够支撑未来的增长。这种增长形式对美国的增长是一种相互补充。中国的问题规模还是可管理的,可控的。芝加哥大学出了很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有一位大家说,他的性格是非常喜欢抱怨的,据说他早晨起来以后盯着镜子,他往往会先皱眉眉,因此他看问题会看得比较严重。

但是我们看中国的问题,我们觉得中国的问题远不像美国那么严重,这一点我们要记得的。所以说我们觉得不会是有很大的问题的。谢谢。

《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议题一,中国,美国与全球财经苏尼尔 库马尔:下面我们要请兰德尔 克罗兹纳教授来发言。

兰德尔 克罗兹纳:重新回到北京感到非常高兴,第一次来到北京是1990年的时候,是20年前的时候。我看到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当时看到是二环三环刚刚建成,现在城市发展大多了,中国的经济(体量)也大多了。我也看到了在中国过去二三十年发生了非常好的转变。

今天我跟大家所谈的话题是中美两国短期的挑战,在我们经济层面上,同时也会谈到一些长期的挑战。

首先我会跟大家讨论美国经济的展望。另外我会对中美两国进行比较,还有对金融危机我会做一些经验的总结。前面大家听到了,从2006年到2009年,我担任美联储的理事,当时美国经济还是表现比较好的,但是这种金融危机我觉得对中美两国都是值得总结的。

下面我们看一下美国的经济,我把美国的经济总结为,看成是一个侧滑的一个现象,至少从去年,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侧滑的现象,我们的经济增长还是增长的,保持在2%,当然明天还会出一个经济报告,可能会比2%高一些。

明年我们也会看到,是保持2%的增长幅度,同时就业率有所改善。但是明年失业率不会有大的好转。

我们现在也面对很多通胀的挑战,在过去几年,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胀保持在2%。在未来一年,我觉得价格方面的压力不是很大,资金的供给会有增长,短期流动有很大的需求。

刚才我谈了价格的压力,还有劳务市场的需求非常的低。因此这是我对美国经济的分析。

为什么美国不能进行快速经济复苏?首先我觉得房地产的问题,前一轮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房地产产生很大的影响,房地产在危机以后复苏会很快,但是这轮并不是这样。这次房地产的低迷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也了解到一些预测,说各种各样的价格未来会有所上涨。但是我们觉得房地产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刚才我也讲到区域杠杆化,也就是要紧缩信贷的标准,而且银行准备金的水准会比以前高,现在是好几百亿的准备金的水平。

这样的话未来随着信贷的需求,我们预见银行的放贷也会更加积极一些。从监管来说,还有从财政来讲,从监管来讲,我们看到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现在对不同的行业会有更多的监管要求,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有了新的立法。因此我们有些法律的不确定性,不知道立法是不是最终会被通过。因此在法律方面我们还有一些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企业在招聘新工人方面就比较犹犹豫豫。

刚才我谈了短期会有财政的不确定性,还有财政悬崖的难题。但是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觉得我们不能掉到悬崖下面去,我们会找到解决的方案,这种不确定性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不会翻到悬崖下面去的。

当然长期的财政问题,还有社保的问题,老龄化的问题,长期来说我们并没有找到所有的答案,我们怎么样能够保证我们的增长呢,我们要通过货币政策避免通胀的风险,同时我们也要避免滞胀风险的发生。我们也不能对滞胀太担心,使得我们进入到一种漩涡,使得我们想挣扎出来特别困难。

因此我们要向日本学习一些经验,我们看到日本现在老是对滞胀担心太多,所以日本面临自己的问题。未来我们有有非常好的货币政策,12月12号会开一个重要的会议,这样会对货币政策更加放松,使得我们看到大家对长期证券的购买会减少,短期的证券的购买会增加。

我们看到财政上有些不确定因素,我们还看到,我们经济上还有很多的挑战,我们在谈成本益处的分析,对各种各样的措施我们都要分析一下,我们花费什么,我们获得什么。因此我们有些项目要增加支出,有些要减少支出。

我们要接受建议,来补一些漏洞。现在我们的总统也对税制进行了改革,使得税制变得更加有效率。

我希望长期内我们能这样做。在短期这样我觉得还不会,我觉得美国仍然会慢慢地进行下滑,但是长期我是比较乐观的。

在中国也有领导人的换班,在美国也有大选,所以现在我们有新的机会来看一看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当然中国的增长率比美国要高得多,这是短期来说。但是长期来说也有挑战,比如说人口老龄化,美国和中国都面临这个问题。

最近有些报道,中国可能会改变计划生育政策来解决长期问题,我认为这样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的话,你可以促进更多的增长,你可以有更多的人来进入劳动力大军,更多的人来当消费者。中国面对一个关键的转型,过去五年计划提到中国要转型,但是进步不是那么大;而现在的话我同意必须要进行转型,因为全世界经济放缓,中国必须更加注重消费,在美国消费占到GDP70%,中国也就是35%左右,中国要建立一个中产阶级,就是美国和欧洲在二战后建立的中产阶级。

同时中国贫富差距也很大,必须让收入差距偏向中产阶级,这样才能使经济增长。

我希望中国领导人能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因为信贷通常是央行和国有银行进行的,应该有更多样化的中介,银行业需要有更多的竞争。成主席在今天就是这样说的,利率必须是市场来决定的。基本上中国没有企业债券市场,企业融资是非常困难的。这些在美国来说,对于中产阶级的壮大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历史总结的经验。如果打开银行业对中国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学到的经验,吸取的教训就是,消费者的信贷和公司借贷必须是可持续的,我们已经看到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杠杆过高,所以大家在放开的时候,必须要保持可持续增长。因为中国对利率有控制,在金融部门有控制等等,所以现在会产生一种叫影子银行业,人们使用这种影子银行业来绕过国有银行。

在美国和欧洲,在20世纪头几十年的时候,也出现这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以后,就造成了不可持续的高增长,所以中国必须在这方面吸取教训,同时也要支持更多样化的,更小型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消费信贷,同时提供企业信贷。只有这样做的话,才能够促进经济。

我们必须保持可持续增长,同时还要防止杠杆过高。

在过去几十年,其中包括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未来如果你想要转型,你必须要开放金融领域,金融领域必须要有更多的竞争,必须给小型企业,给消费者更多的信贷选择,只有这样做的话,才能够使中产阶级壮大,才能够成功地转型中国经济。

但是我们必须要避开陷井,就是不可持续的信贷增长,这些都是欧洲和美国经历过的。

今天我要说,昨天李克强说的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认为他们是有决心在接下来五年到十年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的。谢谢大家。

《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议题一,中国,美国与全球财经苏尼尔 库马尔:最后我们来邀请雷教授。

雷鼎鸣:很高兴来到这里。其他两位嘉宾讲的是美国和欧洲的事情,我今天讲讲中国的事情,特别是我要问大家经常问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会不会持续?不光是短期的,包括长期的。

我现在谈一谈生产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是非常高的,去年的人均GDP增长快会发现,2011年是1978年的16倍,你如果看每一个劳动者的平均的实际GDP,2011年是1978年的11.8倍。

经济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会这么快呢?我在这里做了一些计算,看一看它具体是怎么造成的,看看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经济增长的。1978年到1990年的时候,中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是9.01%,但是劳动力对GDP的贡献只有16.2%,其中一半是资本贡献的,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对GDP的贡献是全要素生产率,差不多是33.8%。

往下看,你可以看到,劳动对GDP的增长一直在下降,中国的劳动力大军的增长规模没有原来那么大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资本贡献对GDP的增长一直在增加,从2000年到2011年的时候有68.3%基本贡献,生产率效率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每一年全要素生产率对GDP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差不多增长3%。2011年的时候,它是29.8%。

现在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快速的基本积累,固定资本2011年是GDP的46.2%,如果把固定资本拿掉,只看资本金形成,差不多是49.2%,它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个全要素生产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看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这么快的话,那么就要担忧以后的效应可能就没那么高了。根据报告我们还是认为,应该是很高的。1994年是24%,但是在2011年仍然是21%,收益率尽管要收益率地建的原则,但仍然还是很高。所以可以看出基本积累,在未来很多年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为什么能够保持这种高投资收益率呢?首先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每个劳动力的存量仍然远低于美国,所以我们仍然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大规模的制造,家庭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以及各个社会制度的改革,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觉得他们在未来也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发生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快速城市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1978年有193个大城镇,2011年有657个,都市人口的比重1978年是17.9%,在去年达到了51.3%,第一次超过了50%,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50%。而绝对数增长了5.18亿,不到30年的时间。2011年增长超过了2000万,这相当于香港总人口的3倍。

这种大规模的城镇化,使得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至于成为庞然大物和无用之物,我们看到造了很多的道路,很多的机场。很多人说这是没用的,但是你想城市人口增长得太快了,很多的基础设施的项目在未来就会有用的,城市中的集群效应也使城镇生产比乡村更有效。所以城镇化在未来会继续支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中国的农村人口如果一直降低到低于10%的话,会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这样的话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仍然要让剩下的40%的总人口移到城市中去,要差不多25年,30年,也许这个数字太乐观了,那就意味着在房地产界,交通体系中的投资,会持续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

为了促进转型,我们就必须要进行土地政策的改革,我们必须要允许农民出售土地,这里有很多优势,第一,来到城市的移民会有更多的资本来投资,国内消费会增长。我们现在认为中国的国内消费不够高,但是如果你能够刺激国内消费,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如果在小村卖土地的农民手里就有钱了,他们就有更多的钱来消费了,允许他们卖地,农村土地使用率也会上升,但是我们必须要保护农民,不能让他们被迫以低价出售自己的土地。

下面是贸易,在过去30年间中国贸易增长得非常快,在2011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下降了15%,但是在今年头10个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大幅增长了45%。所以看起来中国在贸易顺差和出口方面仍然做得还是很成功的。

因为有国际的产品竞争,所以中国自己的企业也开展了改革。但是因为中国非常大,贸易的直接效益可能对中国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这个经济体比较小的话,可能会影响比较大。

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出口商在中国内地可能不那么强了,因为内地的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低的,如果中国的出口商来到内地,劳动力的成本就消失了,所以他们要调整来适应新的环境。

在教育量的方面有一定的增长,但是我对教育质的改变还是有质疑的。在1997年的时候,本科大学的本科生数是100万,现在是将近700万。量是增加了,研究生的入学学生人数也增长了,将近9倍左右。中国学生去海外留学的数量也是很高,仅仅去年中国去海外留学的就有339700名学生。在美国就有20万左右中国留学生。这个数据的来源是国际教育报告。

大学学生人数占同龄人的比重是33.6%,量是有很大的增长。你想看看政府和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你就会发现,政府的投入是属于全世界最低的之一。去年才有3.1%,全球平均是5%,就是对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你把非政府的投入加进来只有4.1%。

资本形成占GDP的比率去年是4.2%,所以可以看到政府对人力成本的投入,对实体资本的投入要低得多得多。但是中国家庭非常希望能够为孩子的教育投资,这样的话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投资的不足。

另外一个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国的平均年龄是35到36岁,和印度比是非常高的,印度差不多是25、26岁。所以人力资本的投入就能够降低即将到来的人口赤字现象,和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大家认为在2050年的时候,中国就会出现人口赤字的现象。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比例到2050年的时候会非常高。

我们可以看到,研发的量有很大的增长,但是在质的方面就有些可疑了。我这里的数字指的是质的问题,它占GDP增长到1.8%,当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也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学术的腐败现象是非常猖獗的,在中国很常见。2010年1月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表明,中国有高达三分之一的研究员承认抄袭或者数据造假,这个现象在未来多年内会一直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下面我谈一下政府方面的问题。我是相信市场经济的,我们听到一种说法,说中国是国进民退,也就是说私有企业现在表现得并不太好,国有企业占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有时候占有垄断地位,但是他们的效率又是比较低下的。

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给他们更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我们看中国的开放政策的历史,也表明纠正过去的错误,取得进步。因此我相信中国也可以进行有效的纠偏,能把中国的经济推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因此未来成长的潜力还是巨大的。

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未来还会有多年的保持,当然如果中国有能力识别,同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的话。谢谢大家。

《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 议题一,中国,美国与全球财经苏尼尔 库马尔:下面我想问专家几个问题,然后再请现场的观众来提问。奥斯坦 古尔斯比,你提到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因此我要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大城市的房屋价格也是在上涨,我们从美国的危机能学到一些什么经验,来让中国借鉴呢?关于房地产泡沫的风险?

奥斯坦 古尔斯比:这是个非常大的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美国汲取一些教训,来避免中国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看到中国大城市房地产的价格上涨得非常快,在美国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说像迈阿密,像凤凰城,也是增长非常快。我们后来意识到,这是杠杆率的问题,也就是信贷注入的问题太多。在中国这个杠杆率不像美国这么大,个人的按揭,首付是要求比例比较高的,在美国你付一点钱就可以买一套房子了,其他就利用银行的借贷。

但是我们要注意,除了银行以外,还有其他一些信托的渠道,因此我们就要注意这些信贷渠道,使得信贷的供给是有可持续性的,要保证金融中介的运作不会扰乱市场,我觉得这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也觉得不应该减缓给消费者和公司的信贷,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也表明了,对于中产阶层信贷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现还没有实现这样的一个转变,需要信贷给中产阶层更多的支持,这样的话能刺激消费。这是我觉得中国可以从其他国家学到的经验。谢谢。

苏尼尔 库马尔:下面我问兰德尔 克罗兹纳一个问题,刚才你谈到财政悬崖的风险,这方面对中国有什么教训?

兰德尔 克罗兹纳:我们首先了解过去三年里面,为什么美国的财政赤字为什么会那么大,还有过去很高的利率,现在是低利率,现在利率下降了300到400个基点。首先我们看到美国的财政部还是非常安全,因此你购买美国的资产还是比较安全的。

第二,如果我们看美国政府的偿债能力,我们老龄化的挑战也是比较轻的,所以我的印象我们的市场,或者说我们的财政资产质量还是不错的,不会有什么风险。

苏尼尔 库马尔:第三个问题是给雷鼎鸣先生的。刚才我们听到两个国家的协同,你觉得这种协同效应会发生吗?能不能详细讲讲?

雷鼎鸣:我觉得这种合力是在两国之间的潜力是存在的,但是目前来说,我想这两个国家要增进彼此的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

奥巴马总统他们有了一个美国留学生到中国来的计划,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

中国目前也有20万留学生在美国,当然中国本身是个大国了。这两国所形成的合力会发生,但是不能靠政府坐在办公室里面拍脑门来做设计。我们需要各方的参与。

首先要增进了解,包括彼此商界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种合力在两个国家之间发生。

苏尼尔 库马尔:刚才我提了几个问题,下面我要谈两个国家的老龄化的问题。从长期来说,老龄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怎么样降低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奥斯坦 古尔斯比:在中国我们要改变人口政策,现在中国也在讨论计划领域的一些改变,在美国的挑战和其他国家的挑战,允许更多的移民让更年期的人口进美国。我们必须现实一些。我们的老龄化是存在的,适龄人口比较少,同时我们要增加退休年龄人口的福利,同时又要抵抗通胀的风险。因此我们要探索解决这种问题的不同的可能性。在美国我们有老龄化的社会,我们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这些承诺就很难实现。

我们看到在中国,如果美国也像中国经济增长9%,这样的话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水准的提高,我们压力就不大了,即使面对老龄化的问题。

我们可以回忆我们自己的父辈。我们强调内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要想解决老龄化的问题,我们也需要一些内需,内需能够使得给子女带来很好的教育,给父母提供很好的照顾,这都属于内需的范畴。

雷鼎鸣:我觉得中国老龄化的影响,是中国的储蓄率会下降,中国有点像日本,年轻人的储蓄率会比较高,但是老年人储蓄率就不会那么高。同时我也说,计划生育的政策也应该做一点调整。

我们看到在大城市,我们甚至看到有一些妇女已经到了4、50岁还没生孩子,有些大城市的妇女还没利用独生子女的政策。因此城市和农村的政策,是不是应该能够做一点区别。因此我建议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能够做一些修改。

苏尼尔 库马尔: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开放让大家都提问了。但是我想我们的这些嘉宾是不是还有最后的结论的话说,然后我们结束这节的讨论。先请奥斯坦 古尔斯比。

奥斯坦 古尔斯比:我们谈了很重要的话题,中国跟美国是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这是短期来说;但是长期来说,我们挑战是相似的,关键是要开放我们的金融行业,不光允许大公司发展,而且要允许消费者跟企业家,他们可以把自己发展成一种非常有能力的中产阶层,如果有这种竞争力的金融市场的话,你就能够为中产阶层带来非常好的成果。关键就是要允许这种转变平稳的发生。

当然我们也强调平衡的问题,信贷增长,还有信贷利用,要采取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让经济更加平稳地发展,使得我们更有效地控制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话也给我们一种能力,能够保证一个人借贷也能给他一定的回报。

因此我们对利率,要对信贷在一定的控制,这样的话能够为经济带来更好的资本效率跟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样的话就会对中产阶层的发展有非常好的支撑。

我们希望中国的消费者将会消费更加积极主动,怎么样吸引他们消费更多,一个方法就是对教育更多的投资,对农村人口进行更多的教育投资,这样的话能够提升中国的社会流动性。

当人们有更多流动性,他可以到更高的社会地位上去的话,他们就会赚得更多,花得更多。我觉得短期的财政政策来说是会更有效的,我觉得对教育的投资,对农村人口教育的投资,长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投资现在还是非常缺乏的。

兰德尔 克罗兹纳:我还要加一句,我觉得中国50%上的人口都城市化了,但是中国并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城市化的国家,我们看到城市化的进程非常快,任何富裕的国家都是城市化的比例非常大的,中国也是在朝这个方向发展,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引擎。

苏尼尔 库马尔:这样我们就结束这节的讨论,这个阶段我们非常有意思,很受教育。好,这阶段我们就结束了,我们也祝财经年会2013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

[责任编辑:liuxd] 标签:杠杆化 财经 信贷增长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财经》年会2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登 录注 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股票名称 股吧 研报 涨跌幅 净流入
复星医药 股吧 研报 2.54% 82180.60万元
天山股份 股吧 研报 -2.21% 56006.18万元
京东方A 股吧 研报 3.63% 54386.33万元
隆平高科 股吧 研报 7.90% 52767.97万元
智飞生物 股吧 研报 -2.57% 47914.52万元
天邦股份 股吧 研报 8.00% 47535.05万元
北大荒 股吧 研报 8.85% 45487.80万元
中国联通 股吧 研报 4.12% 43193.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