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

2013年03月02日 05:50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金碚

0人参与0条评论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当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只有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推进城镇化进程,才能有效解决制约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镇化和工业化如影随形

工业化和城镇化彻底改变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一般意义的城镇化是指由于人类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所导致的农村居民不断集聚而形成的市民居住点。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和消费;城镇化就是为集聚化生存的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提供适宜条件的过程。与分散于农村的生产和消费相比,集聚于城镇的生产和消费不仅数量更大,质量更高,而且具有极大的创新倾向和进步能力。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将近二三百年的工业化时期,就是人类生存方式发生最大变迁的阶段。进入工业化时期,工业发展促进成百上千座城镇的崛起,城镇的发展又对工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城市工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数科学发明都是以工业和城镇为载体,运用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总之,工业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伟大革命,城镇化同其如影随形。工业化创造了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城镇化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动人类发展进入最辉煌的时代,创造的财富超过以往数千年的总和。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工业创造了城市(或者将以往的“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城市聚集了工业,创造了财富。在此过程中,产业发展、园区开发和城市建设,成为各地区大多数城市共同的经济发展路径。招商引资、农民进城、工业强市、新城崛起、老城改造,成为大多数地区相似的时代故事。

农民进城务工不仅为城市工业输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成为农村家庭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可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彻底改变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以人为本是城镇化成败关键

无序的人口集聚和城镇的管理不善使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不便利。

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城镇化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造,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世界地理的面貌。这是人类理性的伟大实现,也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创造出来的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成就。但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类也可能迷失方向,偏离城镇化本应向往的以人为本方向,而走向歧路,产生异化现象。例如,

产城发展变得结构失衡。产业和城镇的盲目发展可能会破坏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同关系:或者是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居民难以就业,成为“穷城”“睡城”“空城”;或者是进驻企业因为没有高质量城镇化基础的支撑,而难有长期竞争力,表现为工业生产貌似繁荣、粗放增长,但却留不住人才,产业既不能扎根于此,也无力攀登技术制高点;再或者是城镇的包容性差,边缘人口长期无法融入,利益矛盾突出。总之,产业和城镇似乎在发展,但是结构和质量均处于低水平。这样低质量的城镇化往往导致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实现集聚却变得很不便利。人口向城镇的集中原本是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无序的人口集聚和城镇的管理不善却使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不便利。生活成本提高过快,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供应不足,且水平低下,城市内部以及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不畅。生产和生活充斥着无尽的麻烦,居民感觉办事难、出行难、就医难、处处难。

规避风险却变得危情四伏。人口进入城镇原本是为了减少灾难和风险,“城”的本意就是对人和财产的护卫和防止祸害冲击。但是,由于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不善,却使城市生活的安全缺乏保障,反而成为高风险地区。例如犯罪、车祸、工伤、火险、环境污染、疾病传染、安全事故以及饮食不卫生、群体性事件等,居民感觉生活在高度风险的环境中,农村居民进城更觉缺乏安全感。

吸纳人口却变得阻碍融合。城镇化原本是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城镇具有吸纳更多人口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但也可能由于种种物质上和制度上的缺陷,城镇化却反而阻碍了社会一体化,导致人口社会性分裂和城乡差距扩大,等级压抑、制度歧视、贫富不均现象严重,由于公平公正的缺失而引发民众不满。

创造财富却变得失去幸福。工业化和城镇化原本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伟大创举,但是,低质量的城镇生活却并没有让更多的居民更加幸福,甚至反而感觉不如乡村生活,尽管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但也不像城市生活那样使人抑郁、焦虑甚至愤懑。

城镇化是喜剧还是悲剧?完全取决于是否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寻梦,最终的结果是实现市民化梦想,还是陷于被边缘化的窘境,也取决于城镇化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政策取向。

增进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精髓

城镇化进程实质上就是让更多居民成为享受幸福生活的市民的过程。

城镇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性构建,向城镇集聚是现代人类的向往。因为,城镇可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集聚地,而且能够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政治影响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统筹的“两型”社会。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居民基本活动的空间状态是劳作、休闲、居住和通行。所以城镇化必须给居民提供更适宜的创业就业条件、休闲文化场所、居住房屋环境以及人车交通便利,为此,需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包括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劳、闲、住、行提供公共产品的供应保障。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周期性的,在其幼年、青年、壮年、老年的生命周期中,对于劳、闲、住、行的生存空间需要是不尽相同的。特别是人类还有不可回避的弱点:生、老、病、死。所以城镇化的实质应是为满足居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物质、精神和空间需要提供更完备的条件:哪些由居民家庭自己解决,哪些由企业或者非营利机构解决,哪些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的公共服务系统解决?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有系统的规划安排、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人类具有长久记忆的需要,城镇是人类文明记忆集结之地。每一座城镇都有其历史、现状和未来,并形成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构成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年轮。因此,城镇的历史遗迹、文化博物、标志性建筑等,都是最宝贵的人类财富和永久记忆。毁坏城镇的历史年轮,就是消灭人类的文明记忆。所以,城镇化应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文化建树的创造过程,而决不能成为损毁文明记忆的历史遗忘过程。人类惧怕遗忘,遗忘是最大的不幸!

当前,许多城市都在努力创建“幸福城市”,幸福城市必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城镇化进程实质上就是让更多居民成为享受幸福生活的市民的过程,即不仅城镇市民更加幸福,而且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后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最终体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yizb] 标签:城镇 人类 工业化 居民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登 录注 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股票名称 股吧 研报 涨跌幅 净流入
复星医药 股吧 研报 2.54% 82180.60万元
天山股份 股吧 研报 -2.21% 56006.18万元
京东方A 股吧 研报 3.63% 54386.33万元
隆平高科 股吧 研报 7.90% 52767.97万元
智飞生物 股吧 研报 -2.57% 47914.52万元
天邦股份 股吧 研报 8.00% 47535.05万元
北大荒 股吧 研报 8.85% 45487.80万元
中国联通 股吧 研报 4.12% 43193.26万元